巧用多媒体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06-23郑碧贤
郑碧贤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的整合研究开拓了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课标》指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虽然这种论述未免有绝对化之嫌,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例如在教学《生命生命》这一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情境创设——初读感悟──品读想象──诵读积累”。上课伊始,先播放花卉开放,小草生长,蚕蛹化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在师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话锋一转,转而介绍本文作者杏林子悲惨却有价值的一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一堂课的开课,犹如小提琴演奏,第一个音符就定下了乐曲的音调,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影响阅读的内在因素。而在以往“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虽然尽量以引导法为主,但学生的参与性始终不强,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调动学生的方式也是单一的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而多媒体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灵活的表现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如,《两只小狮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在本堂课的设计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感受。尽管文中对小狮子练习捕食的动作做了生动的描绘,但只靠教师的语言进行说教,有的学生还是难以感知的。如果我们把一只小狮子练习捕食的情景通过视频播放出来,那效果就会不一样了。通过清晰的画面展现小狮子在练习捕食时的滚、扑、撕、咬等情景,再加以声音的配合,你会发现,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生怕漏掉一个动作。这时,我们适当地加以讲解,并提出问题“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就能较快感悟这只小狮子练习本领的勤奋刻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多媒体,再现场景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反映的是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描写特定的民族风情,反映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甚远,单从课文的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有其局限性。这时多媒体的模拟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既能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增加课堂信息量,是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
例如《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英雄壮举,距离学生生活遥远。为了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我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还原战争场面,丰富孩子们的表象,帮助他们走进红军战士的内心,体会他们身上那战胜一切艱难险阻的决心。在教学“抢时间”一段,为了让学生了解红四团行军途中所遇到的困难,播放一段“冒雨行军”录相,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仿佛来到那个战争年代,以加深对红军战士崇高品德的认识。同时设置如下思考:红军在行军途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大雨浇灭了火把,敌人宿营了,红军为什么还继续前进,这说明了什么?领悟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视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评改
在传统教学中,无法通过投影等设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的知识缺漏和不足。而利用多媒体,对学生书面作业进行精批细改,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个人“专利”或主要任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是任课教师指导评改,可以是学生自评自改,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互评互改,甚至是网络平台上的家长评改等,真正实现了作业评改的多渠道开放。学生在自改或互改的过程中,视野开阔了,诊断评价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还能充分享受自主评改的乐趣,体验沟通的快乐。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增长。但现代教育技术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却又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负面影响,对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并非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需要用多媒体,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实施都需要用多媒体。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本身,锻炼发掘学生的想象力。语言文字的最大魅力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即留出一片空间供读者或听众去想象、去领会。经过大脑的再加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像,再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和形象,这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促进者和指导者,而不能滥用多媒体,成为机器的操控者,因为多媒体永远不能替代教师富有激情的创造性工作。只有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才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