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主题活动《火把节》实践案例

2017-06-23云南省昆明市教工第二幼儿园方迎花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1期
关键词:火把节三弦斗牛

云南省昆明市教工第二幼儿园 方迎花

一、活动背景介绍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在不断地上演、传承、创新,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逐步走出村落,走向外省,走向世界。同时民族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也充分的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出来,民族文化不仅是本民族的文化,在教育传承的过程中赋予了民族文化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被更多的人认可、传承,文化本身的精华也大放异彩。

石林是撒尼族的聚居地,阿诗玛的故乡,最能体现撒尼文化的要数远近闻名的“火把节”,“火把节”是撒尼人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其隆重程度不次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火把节”蕴含着很多教育内容,如:“火把节”的来源、节日的风俗、民族服饰、“大三弦”舞蹈、歌曲等。由于本人是撒尼族,对撒尼族文化及“火把节”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大班系列主题活动《火把节》,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了撒尼族的“火把节”及相应的民俗风情,增进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

二、实施过程

(一)挖掘“火把节”的教育内容,梳理主题活动网络图

在开展大班主题活动之前,本人根据“火把节”传统节日的特点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火把节”蕴含的教育内容进行初步梳理,形成图1-1“火把节”主题活动知识网络图,挖掘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为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社会活动,初步了解“火把节”

为了让大班幼儿初步了解撒尼族的“火把节”,本人开展了大班社会活动《热闹的火把节》。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观看撒尼族火把节当天的活动视频,让幼儿了解撒尼族火把节的起源以及节日当天通过祭祀、摔跤、斗牛、斗鸡、跳大三弦舞、点火把等方式庆祝火把节。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1.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感知去了解七月“火把节”的相关知识,懂得“火把节”的由来、风俗习惯等。

(2)在活动中感受“火把节”的热闹气氛,提高幼儿了解撒尼族文化的兴趣。

2.活动准备

撒尼族“火把节”的相关图片或录像,撒尼族服饰一套。

3.活动过程

(1)教师身穿撒尼族服饰扮演“导游”让幼儿坐上“旅游大篷车”进行“石林风情旅游”,引出主题。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撒尼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相关知识。

提问:

①他们哪个少数民族?

②他们在做什么?

③你知道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吗?

小结:这是撒尼族族人的传统节日叫做“火把节”,一般在七月(农历六月二十三到二十五)举行,节日当天通过祭祀、摔跤、斗牛、斗鸡、跳大三弦舞、点火把等方式庆祝火把节,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点火把,天一黑就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把大家的火把堆在一起,点起熊熊大火,然后撒尼人便围着火堆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3.了解撒尼族“火把节”的由来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述撒尼族火把节的传说,让幼儿初步了解撒尼族“火把节”的由来。

4.活动结束

教师邀请幼儿跟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跳舞,结束活动。

社会活动结束后,幼儿对彝族火把节特别感兴趣,于是教师让幼儿自主分组,收集与“火把节”相关的图片(摔跤、斗牛、斗羊、大三弦舞、撒尼族服饰等等),并且将这些图片投放到活动区,幼儿对火把节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

(三)开展音乐表演活动,学习“大三弦”舞

继社会活动结束后,很多幼儿对大三弦舞特别感兴趣,嘴上哼着大三弦的节奏,一会抬脚,一会拍手,跳的很有节奏,只是很多孩子还没掌握“大三弦舞”的要领,跳的不是很好,这时候有个孩子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老师,您能不能叫我们跳大三弦呀”,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音乐表演活动《大三弦》。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学习了大三弦的基本动作及队形变化,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孩子们对大三弦舞进行了创编,形成了舞蹈《快乐的大三弦》。

(四)开展系列美工活动,制作撒尼族盛装

幼儿自创的《快乐的大三弦》跳的火热,孩子们觉得应该在家长开放日当天跳给爸爸妈妈看,但是没有相应的撒尼族服饰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想自己制作撒尼族服饰,可是不知道撒尼族的服饰特点,于是所有的孩子主动收集了很多撒尼族服饰的照片,教师将所有的照片整理出来,形成了一面“撒尼族服饰墙”。

孩子们会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仔细研究这些图片,发现女孩的服饰主要包括:包头、上装、下装、披风、围腰、背包;男孩的服饰主要是:麻褂、裤子、包头。每种服饰上都会有一些刺绣图案,花样齐全、颜色各异。如何将这些图案表现出来呢,有的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将图案画下来,有的孩子则用剪纸的方式将图案剪出来,用的请父母将图案彩打出来,然后将其剪出来,孩子们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废旧材料、衣物制作出一套自己的撒尼族服饰,准备表演的时候穿。

(五)加入摔跤、斗牛等活动,丰富“火把节”活动

孩子们觉得只是表演“大三弦”太单调了,于是决定将“摔跤”、“斗牛”“点火把”等游戏活动加入进来,形成小型的“火把节”。为了让“摔跤”“斗牛”游戏活动更加公平,孩子们制定了“摔跤”“斗牛”的游戏规则,还为活动准备了很多小礼物(撒尼族背包)。表演当天孩子们身着自制的撒尼族服饰,给家长展示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火把节”活动,活动结束后得到家长一致的好评。

三、亮点特色

(一)以小见大,重“文化”

本次主题活动以撒尼族的“火把节”为切入点,旨在促进幼儿了解撒尼族文化。“火把节”是撒尼族文化的一个缩影,蕴含着很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如:撒尼族传统节日的由来、撒尼族的服饰、撒尼族的音乐舞蹈及传统活动等,通过开展大班主题活动“火把节”,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以幼儿为主体,促“发展”

整个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紧紧围绕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理解撒尼族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幼儿制作、舞蹈创编、活动组织、分工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巧“结合”

整个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以“火把节”主题活动为载体,将民族服饰、传统节日、特色歌舞、传统活动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主题活动不仅有社会活动、美工活动、音乐活动等,同时也有科学活动(如撒尼族服饰及图案的对称、平移等)、语言活动等,将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巧妙的整合起来,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四、运行成效及发展展望

(一)运行成效

本次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历时一个多月,活动内容涉及到幼儿发展五大领域的内容,幼儿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对撒尼族的民族风俗、民族服饰、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制作撒尼族服饰、编排撒尼族舞蹈等,最后上演了“热闹的火把节”,此次活动等到了幼儿园教师及家长的一致认可,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发展,撒尼族的文化在活动的过程中被逐步渗透、传扬。

(二)发展展望

此次活动可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拓展其深度。如“火把节”的由来可以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火把节的传说,并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展示幼儿收集到的信息;撒尼族的传统活动(摔跤、斗牛等)结合到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同时可以收集撒尼族其他的民间竞技活动,将这些传统活动渗入幼儿的一日活动;撒尼族服饰上的图案也是大有学问,可以开展系列活动认识撒尼族民族服饰的图案以及图案蕴含的意义……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会有很多关于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因此可以借鉴此次主题活动的开展方式——“以节看文化”,以某一个传统节日为切入点,以此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猜你喜欢

火把节三弦斗牛
爷爷的三弦
有头斗牛不爱斗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火把节的情歌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火把节之夜》中阮演奏与琵琶演奏的比较
西班牙斗牛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