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战场上的“兴奋剂”
2017-06-23
细说战场上的“兴奋剂”
运动员在赛场上作弊令人不齿,但士兵们在战场上为了生存而使用各类兴奋剂则全世界通用。
战场上枪弹无眼,在重压之下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然而,要时刻清醒并且生龙活虎地作战,这对极度疲乏无暇休息的士兵来说实在勉为其难,这时就需要借助于兴奋剂来振作精神了。军事用途就要求兴奋剂使用后见效快,使用方便不受太多条件限制,而且效力要达到一定要求才行。最方便的是药丸和片剂,吃一颗马上就继续战斗,打针输液什么的要等有条件了才能用。
酒 俗话说酒壮 人胆,适量的酒精对缓解压力、忘却恐惧是有作用的,这种方法已经使用了千年以上。古代战争,士气的高低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而酒,就是影响士气的精神战剂。用得好,就是一碗下肚豪气冲天,提刀上马直杀敌阵;喝得多,就变成烂醉如泥,面对对手的冲击毫无招架之力。举个例子,朗姆酒也曾列入英国军队的配给品里,直到1970年,它居然在近现代史上“服役”了百年以上。酒的作用不仅仅是使人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暂时的松弛,对很多受伤战士来说还是急救前的放松品、情急之下的麻醉剂、对抗寒冷的利器。
安非他命类药物 这是现代军用兴奋剂的主流。安非他命这个名字是苯丙胺的英译名,它有很多的改进型化合物,例如甲基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的硫酸盐或是盐酸盐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冰毒”。
甲基苯丙胺最先由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发现,在二战中不仅被德军和日军用作兴奋剂,甚至有披露美军和苏军也用。它作为近代开发的药物,比鸦片更容易获得高纯度,效力更强。
它的突出优势在于对动作敏捷性毫无影响,不会有恍惚的感觉。成年人在使用之后警觉性提高,更加兴奋。在运动能力上,还能提高无氧运动的耐力,缩短恢复时间。不过其副作用也是明显的,剂量过大会使部分肌肉分解,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并引起中毒,而且严重损坏神经系统。之后需要的剂量越来越大,药效过后出现幻觉和妄想,精神错乱以致死亡。
莫达非尼 这是法国医药公司最初生产用来治疗嗜睡的药物,但是美军的研究计划要在其基础上开发新的兴奋剂,能让士兵大约在两天内清醒,而且要比安非他命的毒副作用小很多。法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就已经把这种药物加入了飞行员急救包,以便紧急时刻使用。
据《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