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称近75%年轻人到父母家蹭饭“不沾锅”族应交伙食费

2017-06-23李菲

乐活老年 2017年2期
关键词:伙食费小家儿媳妇

文/李菲

调查称近75%年轻人到父母家蹭饭“不沾锅”族应交伙食费

文/李菲

如今,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夫妇不会做饭,去哪里吃饭成为每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调查显示,他们中74.46%的人会到父母家蹭饭,另有10%左右选择叫外卖或到餐厅就餐。

跟60后、70后比起来,80后、90后显得我行我素,更追求自我。他们对待做饭的态度大相径庭,30%赞成自己开伙做饭,50%表示反对,这部分为“啃老一族”的主体,20%认为无所谓。90%的60后、70后女性则认为“拴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拴住男人的胃”,会做饭、做好饭是家庭和睦的重要保障。80%的男性则认为,自己会做但是不常做。

丈母娘 女儿女婿不开灶我理解

女儿、女婿都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一天的吃饭过程是这样的:早晨上班的路上,找一家小吃店一起吃早餐,然后就各自去上班。中午,夫妇二人各自在单位食堂吃。下班,就到我这或亲家家里吃,一周5天能有3~4天是来我这。周末的时候偶尔会在自己家里弄点吃的,但有时候也懒得动手,要么出去吃,要么还是到我这来。

孩子们的状态我和她爸都很理解,这一代的孩子没成家时就都几乎不干家务,更不会做饭。当初要结婚买房子时我就希望能住得近一些,互相有个照应。其实如今社会上有不少80后、90后小夫妻都跟我女儿女婿一样属于“不沾锅”一族,他们白天工作太忙,晚上5点半下班,买好菜回到家就快6点半了,洗菜做饭一通折腾,饭菜上桌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吃完饭后还要搞卫生。平时工作都已经很忙了,为一顿饭还要忙活许久。我和她爸都退休在家,白天没啥事,日子也过得平淡至极,他们回来吃饭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反正我们也得做饭、吃饭,他们来了也就是加添两双筷子的事儿,享家庭团聚之乐多好啊。要是几天他们不来,我们老两口还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呢。

准婆婆 不会做饭的儿媳妇不能要

关于做饭问题,我一直坚持,不会做饭的儿媳妇坚决不要。在我的“强硬态度”下,儿子也不得不开始逼着媳妇学做饭,为此,儿媳妇还跟我儿子闹过不少别扭。我告诉儿子,饭都不会做,自身的基本温饱生存都解决不了的人有什么资格谈工作?还想当妈,简直是开玩笑。

其实,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啥样我不是不知道,我也不是不开明,而是出于现实的考虑。现在儿子儿媳可以来家里“蹭饭”,不会做饭看似也没关系,但老人不可能帮他们做一辈子的饭,他们现在自己学会做饭,等到将来有了孩子,在家吃也健康卫生得多。

长期依赖父母做饭、做家务,是另一种形式的“啃老”,我觉得,“不开灶”族就像没有长大的孩子,虽然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小家,但还是想着依赖父母,父母还能做多少年呢?总有老得做不动的那一天,那时候还能依赖谁呢?我觉得做父母的就要给年轻人做出正确指引,不能太过溺爱。柴米油盐是一个小家最基础的东西,若连一顿饭都解决不了,那今后又将如何度过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老公公 蹭饭可以 但应该交伙食费

我和老伴都是国企退休员工,儿子是公务员,儿媳妇开店做生意。小夫妻和孩子每晚回我这吃饭,每月给我们1000元伙食费。一开始,孩子他妈不要,说一家人要钱太不像话,但这两年物价上涨飞快,米、油、菜价节节攀升,我们的退休金就那么多,拖家带口来吃,就算我们不张口,做子女的也应该主动给。

说句心里话,他们不来,我们老两口晚上就凑合一口,而他们一来,每顿饭我和老伴要忙活大半天,早上就去买菜,中午就开始拾掇,每顿饭至少得4个菜吧,还得荤素搭配,有汤有甜食的。家里还得买水果和零食,这些都需要钱。

其实我们老人也不是斤斤计较,但给钱是他们孝心的表现,我们也不会乱花,剩下的都攒着,最后还都是他们的。6楼邻居老王家也是这情况,他儿子媳妇除了每月交1000元伙食费,水电煤气若超支,他们得另外支付。

社会学家 家庭和社会教育“缺位”造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认为,自独生子女在中国出现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只是让孩子从小好好读书,却把最基本的日常生存本领给忽略了,很多小夫妻根本不会做家务。其实年轻人在组建家庭时,做饭不但可以锻炼生活技能,同时也能培养双方感情,增进对生活和家庭的理解。做饭看上去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有助于维护夫妻关系的作用不可小觑。夫妻本来白天就分头工作,而一起烧饭做家务则成了夫妻关系的润滑剂,有利于夫妻间建立更紧密稳定的联系。“不沾锅”族夫妻面临的问题就是,一只脚迈进了自己的小家,而另一只脚还留在父母家中,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其实都没有度过“断奶期”。所以,对于那些“不沾锅”小夫妻们来说,还是应该尽早食些“人间烟火”。

猜你喜欢

伙食费小家儿媳妇
儿媳妇比女儿还贴心
聪明媳妇
“大家”“小家”同奔小康
聪明的姑娘
伙食费
伙食费
加法
我多么想和别人一样幸福
小家难成气候?
称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