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感知下的城市户外空间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认知研究

2017-06-22罗雨雁王霞

风景园林 2017年3期
关键词:游戏场成人公园

罗雨雁 王霞*

景观感知下的城市户外空间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认知研究

罗雨雁 王霞*

儿童喜爱在自然中游戏,户外亲自然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缺失及与自然隔离等问题,以景观感知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并统计分析,从而定量得出成人群体和儿童群体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偏好及差异,以及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在功能性和审美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再结合对成都市主城区户外儿童游戏场实地调研,提出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该研究能为国内儿童游戏空间发展提供依据,促进城市儿童游戏场自然化更新,满足儿童游戏过程中接触自然的需求。

风景园林;儿童游戏场;景观感知;自然式;城市户外空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得以快速提高,但是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发展相对落后,规划配置较少[1]。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其基本诉求不容易表达,儿童游戏场的设计趋于器械化和室内化。考虑到安全问题与责任的归属,设计者过度依赖成品游戏设施,使设计过程成为成品设施的简单堆砌[2],儿童游戏场趋向于标准化、统一化的“KFC式”(Kit, Fence, Carpet)游戏场[3],即“器材—围栏—铺地”式,通常被描述为模式化游戏器材的组合物,它们周围伴有栅栏,并铺设地毯或橡胶地面,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儿童游戏场发展阶段的设计如出一辙。户外游戏活动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但简单重复的器械式游戏不能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仅限于达到体力锻炼的目的。尤其是当前儿童游戏空间趋于室内化,与自然的隔离使儿童“泛灵心理”(把物体视为有生命、有思想情感的心理倾向)受到抑制[4],易出现学习障碍及感知能力弱化。事实上,接触自然元素的游戏活动在儿童的成长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有着全面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更好的心理健康、积极的环境价值观念、优秀的认知能力、强烈的学习欲望、更少的生理疾病和更快的康复速度[1]。

LUO Yu-yan, who was born in 1994 in Jiangxi, is a undergraduate student in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

王霞/1980年生/女/四川成都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设计(成都 610065)

出于对自然环境积极作用的理解,设计师们开始重视儿童游戏场与自然的融合,并提出“自然式设计”、“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等概念。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设计要点是自然元素的采用。在自然式设计中,设计师们会更合理地运用地形地貌的变化,会更多地采用自然要素,如树木、水体、石头、沙子和木材等,来处理场地的空间围合、景观节点、道路联系,并搭建游戏设施等[5]。并且特别指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这种自然式的方法可以帮助软化硬质的城市景观[6]。但既往研究中多着重于自然式设计原则及自然的促进作用,例如“综合运用传统的、现代的、冒险性的以及创造性的设计手法,提升自然要素的游戏吸引力并激发儿童游戏行为,创造自然情景式的场地环境”[1],“高度自然化的公园设计能让儿童直接感受到空气、土地、沙石、山体、流水、植物,使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充分接触自然”[7]等,而使用者(包括儿童及成人)对于“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认知情况却极少探寻。本文将此类“自然式儿童游戏场”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其在城市环境中的认知程度及功能价值。

1 研究方法及理论

本研究基于定量研究的方式,探究公众对于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认知程度,以景观感知理论及儿童5种能力发展为理论基础,设计问卷,利用excel软件及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景观感知理论简单来讲是研究人对环境的感知、人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19世纪50—70年代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独立理论,它结合景观美学理论共同研究人对环境的满意程度和人们对环境的偏好[8]。内容识别法是测度景观感知的重要方式,其过程通常为:照片取样—对象测试—偏好统计—参与者态度—规划与设计建议[9]。问卷采用筛选图片向调研对象展示不同类型的儿童游戏场环境,进行偏好选择,分析选择结果,得出偏好特征。

此外,研究通过确定评价因子并进行重要性等级评估,量化人们对于自然材料的接受度及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对儿童能力发展促进程度的认知情况。自然材料考虑水体、沙石、地形、植物、昆虫及小动物共5项评价因子[10]。儿童能力发展理论参考英国研究者海伦·伍利(Helen Woolley)与日本研究者仙田满的研究。伍利将儿童游戏场应达到的发展主题确定为“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身体锻炼(physiological)”、“社会交流(social)”、“创造开发(creative)”、“认知教育(educational)”[11];仙田满总结出儿童通过玩耍开发的5种能力:“身体性”、“社会性”、“感性”、“创造性”、“挑战性”[12];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研究以伍利提出的5种发展主题为基础,通俗化文字形成5项评价因子——体力强健、社会交流、感性、创造性、智力开发。

2 问卷设计

2.1 问卷结构

整个调研问卷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为偏好选择题,采用功能及游戏方式基本一致的图片进行偏好选择(图1、2),确保足够多样的儿童游戏场类型和景观状况在样本中得以表达,并且在最终的样本中每种类型都有一些重复[9]。图1为不同类型儿童游戏场,图1-1、1-2为非自然式、图1-3、1-4为自然式,图片信息中的重复内容为滑梯这一游戏功能;图2皆为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分别展示了由低到高的自然材料利用程度,重复内容为原木桩构筑物。第2部分为等级评价题,正式答题前,预先通过图片及简短文字对其进行基础的客观性介绍,让被调查者理解“自然式儿童游戏场”,从而避免被调查者从字面上产生误解;进而基于上文所述理论,共选取10个因子,以1~5分的等级让调研对象进行评估选择。第3部分为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同时询问其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冒险性和审美方面的看法。

2.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分为儿童群体与成人群体。成人采取问卷发放的方式,儿童对象采取面对面访问记录方式。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只针对4~6岁儿童进行第一部分偏好选择题。儿童调研对象的选取基于以下3点原因:1) 4~6岁儿童本身的身心特征,处于幼儿与少年的过渡期,有基本的认知能力,自由玩耍的条件和较旺盛的求知欲望等;2) 4~6岁儿童生活范围较大,他们的独立性较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多,游戏是年龄段儿童的主要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游戏形式的多样性更丰富[13];3) 在成都市各公园的儿童游戏场前期调研中发现,能够在户外游戏场有较多时间自主玩耍的儿童大部分在4~6岁(小于4岁需要父母陪伴指导;6岁以上处于学龄期,时间较少)。

3 研究结果

儿童访问数246人,回收问卷246份,有效率100%;成人访问数210人,回收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98%。通过spss17.0信度分析,首先验证数据的可靠性,剔除第3部分调研对象基本信息等无实际研究作用的边缘信息,综合其他12项信息,得出信度检测alpha值为0.891(大于0.7),证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WANG Xia, who was born in 1980 in Chengdu, is a MA in Landscape Desig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lecturer i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Sichuan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Urban Public Space Design, Urban Outdoor Children's Playground Design (Chengdu 610065).

1 不同类型儿童游戏场Different types of children playground

2 不同自然材料利用程度的儿童游戏场Different utilization of nature materials in children playground

3 儿童对图1选择结果The children's selection result of Fig.1

4 儿童对图2选择结果The children's selection result of Fig.2

3.1 偏好分析

3.1.1 儿童群体结果统计

图3结果显示儿童对图1的偏好类型选择依次为图1-3、1-1、1-2、1-4,其中图1-2、1-4选择率相同,表明最受4~6岁儿童偏好的游戏场模式是以木材、沙等为自然材料,并带有引导性易于辨识玩耍内容的游戏场(图1-3);图1-3、1-4共62%的选择率,图1-1、1-2共38%选择,表明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在儿童群体的接受度高于器械式游戏场。图4结果显示儿童对图2的偏好选择依次为图2-1、2-4、2-3、2-2,表明在用自然材料营造游戏场时,儿童更偏好内容清晰简单、自然材料利用程度较低的游戏场。在统计选择原因中,喜爱攀爬及探险、喜爱树木与花朵、有很多小伙伴、干净、不危险是几个主要因素;多数儿童表示水体及沙石是他们偏好的材料,另有部分儿童表示“没有去玩过”图2-4类型游戏场,个别儿童表示害怕森林及昆虫、不愿有强烈的阳光等而不选择自然式儿童游戏场。两组图片选择可以看出,虽然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亲自然心理(选择图1-3、1-4共62%),但对高度自然化环境认知水平较弱。由于对于自然材料利用程度较高的游戏场不能辨识玩耍内容,且4~6岁儿童一般只对事物的表面感兴趣[13],故可能对结果存在一定影响。

3.1.2 成人群体结果统计

成人群体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认知度也是重要研究内容,他们在引导儿童游戏的过程中,起着决策作用,尤其对低龄儿童。统计成人对两组图片偏好选择的结果中都以图1-4、2-4为选择众数。图5显示成人对图1-1选择最少,仅14%成人认为器械式更适宜儿童玩耍;图1-3、1-4为自然式儿童游戏场,成人偏好程度相似,共约63%,与儿童选择率62%相近,表明两者对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偏好程度都大于器械式游戏场,但儿童具有更明确的偏好类型(图1-3)。图6结果显示成人对图2的偏好程度依次为图2-4、2-3、2-1、2-2,约56%成人选择自然材料利用程度高的儿童游戏场(图2-4),显著高于儿童选择率,表明成人对高度自然的环境更为偏爱,认知更清晰。

5 成人对图1选择结果The adults' selection result of Fig.1

6 成人对图2选择结果The adults' selection result of Fig.2

表1 自然材料重要性评价结果Tab. 1 The evaluating result of the importance of nature materials

表2 自然对儿童能力发展促进程度等级评价结果Tab. 2 The evaluating result of the nature's function towards children's development

3.2 等级评价

3.2.1 效度分析

评价针对自然材料接受程度及自然对儿童能力发展促进程度的各5种因子建立系数矩阵表,进行KMO及bartlett检测,得出自然材料接受程度KMO值为0.833、自然对儿童能力发展促进作用KMO值为0.896,均大于0.8,bartlett检验P值为0,说明选取的因子效度非常高,可以很好地反映变量特征。

3.2.2 结果统计

在自然材料的接受程度中(表1),均值皆大于3.5,重要等级最高的为散布的沙石和可亲近的水体。调研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中,水体与沙石被认为是可亲近、能掌控的,最适宜于儿童游戏的材质,其次为起伏的地形、昆虫及小动物、多样的植物。在自然对儿童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中(表2),体力强健、创造性、智力开发、社会交流、感性及同情心开发所得均值都大于4,选择率均大于50%,即大部分成人认为接触自然材料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3.2.3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探寻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了解各变量间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尤其是成人对于自然式游戏场材料及功能价值的等级认知,及其与偏好选择结果的相关性,对指导日后具体设计提供参考价值。通过spss软件的相关性检测,得出各题选项之间相关性结果有以下4个特征:

1)成人两组偏好选择题结果上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287**,表明两者正相关,即图1儿童游戏场类型中选择图1-4的成人对象更容易选择图2自然材料利用程度高的儿童游戏场,儿童两组偏好选择题无明显相关性。

2)图1偏好选择题与等级评价题的部分因子存在相关性。与自然材料接受程度中的水体、地形、沙石三者正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371**、.335**、.326**,表明水体、地形及沙石被认为是最易于展现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形式;与自然对儿童能力促进作用中的社会交流能力及创造性提升正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363**、.360**,表明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被认为对儿童交流能力及创造性提升最大,其余相关系数皆小于0.3。图2自然程度偏好选择题仅与评价因子中昆虫及小动物、水体、感性同情心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242**、.178**、.149*,与其余因子皆不存在相关性,表明水体及昆虫更易于营造高度自然化的环境,且自然材料利用程度较高被认为对感性及同情心促进最强。

3)图1偏好选择题与冒险性接受程度也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197**,表明选择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调研对象更倾向于接受冒险性相对更强的游戏活动。图2自然材料利用程度偏好选择与冒险性接受度无显著相关性。

4)全部调研对象基本信息中,只有教育程度与两种偏好选择题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261**、.164*,即教育程度越高,越好于自然式的儿童游戏场。

7 成都市各公园儿童游戏场分布情况The distribution of parks with and without children playground in Chengdu

4 现状问题与策略

4.1 存在问题

依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除综合性公园以及社区公园明确要求设置儿童游戏场,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没有要求专门设置。因此,在针对成都市主城区进行的城市户外儿童游戏场的现状调研中,主要以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为主,及少量的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调研包括成都市主城区中的52个城市公园,包括17个综合公园、26个社区公园、6个街旁绿地和3个带状公园。其中,要求建设儿童游戏场的43个公园(综合公园与社区公园)中,有20个公园未设置儿童游戏场(图7)。目前,成都市户外儿童游戏场构建类型有以下4种特点:1)以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等为代表的年代较久远的公园,其儿童游戏场以收费的大型电动组团式游戏设施为主;2)以大源公园、江滩公园等为代表的新建公园,其儿童游戏场以起伏的塑胶场地及小型组合器械式游戏设施为主;3)以锦城湖公园、绿轴市政公园等为代表的大型湿地公园或中央公园,其儿童游戏活动以多样的自发性游戏为主,无专门设立的自然化游戏场地;4)设置在街区小型绿地或三环外的公园,前者大部分以健身器材代替游戏设施,后者基本未建设儿童游戏场。

4.2 解决策略

为了优化城市空间中儿童成长及发育的环境,结合城市现状调研及感知研究结果,笔者针对城市户外空间儿童游戏场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4点改进策略:

1)城市户外空间应保证足够数量及面积的儿童游戏场地,尤其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公园,必须建设一定比例的儿童游戏场地。目前,成都市建设有儿童游戏场的公园仅占47%(26/55),以塔子山公园为例的个别综合性公园甚至未建设儿童游戏场,城市户外儿童游戏空间不符合规范要求,也远不足以满足需求。

2)城市开放空间儿童游戏场设计应尽量做到接触自然。可充分利用自然材料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尤其是接受度最高的水体、沙石两者材料(均值分别为3.80、4.09),易于广泛运用在社区公园、街旁绿地的小型儿童游戏场。此外,水体、昆虫及植栽给人以高度自然化感知,适宜应用于城市综合公园儿童游戏场设计。

3)本研究表明对于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尤其是自然材料利用程度高的儿童游戏场,成人群体的认知度高于儿童群体。此外,在审美上,成人群体认为其“较美观及非常美观”的对象比例高达90.1%。但目前成都市已建的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却寥寥无几,这显示出人们的需求与城市实际建设存在较大偏差。因此,除了提倡建设更多的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还应倡导成人对儿童亲自然游戏的引导行为。

4)城市公园儿童游戏场,尤其是自然式儿童游戏场,针对其指导性玩耍的特性,建议可在公园管理者或条件允许下另设专职人员。研究指出,作为游戏的指导者、安全的管理人、游戏的传承者,游戏领队在公园的作用十分重要[12],特别是在自然材料利用程度高的游戏场中,儿童对其认知程度较低,游戏领队更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结语

本研究采用景观感知的研究方式,分别从成人及儿童角度出发,其结果可以证明,儿童群体对自然环境的显著偏好、成人对自然材料的广泛接受度、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对儿童成长的助益功能等。此外,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当代保护环境的情感动力[14],自然式儿童游戏场在审美认同、环境友好的充分肯定下,在城市户外空间中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尚且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存在照片样本不足等问题,在后期进一步的研究中,可适当增加多组基于不同类型与不同自然式的照片样本用于测试,进行更加全面及客观的研究。自然式儿童游戏场的认知研究具有的前瞻性和引导性能对这方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有所启示,使儿童游戏场走向多样化、生机勃勃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为儿童创造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的设计意愿。

注释:

①图1中的1-1引自网站https://www.baidu.com/;图1中的1-2、1-3、1-4以及图2引自参考文献[15];图3~7为作者自绘。

②表1、2为作者自制。

[1]鲍鲁泉.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自然化设计探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3(6):38-40.

BAO Luquan. Naturalizing Design of Children's Outdoor Playgrounds[J]. 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2013(6):38-40.

[2]符晨洁.公园儿童游戏场自然互动式设计例析[J].城乡规划,2012(7): 28.

FU Chenjie. The Case Analysis of Park Children Playgrounds Nature Interactive Design[J].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2012(7): 28.

[3]海伦·伍莉.是什么决定了户外游戏乐场地的价值[J].景观设计学,2012(2):28-34.

Helen Woolley. What Value Children Play Ground[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2012(2): 28-34.

[4]李改,陈丽艳.抓住“关键期”培养学前儿童的亲自然情感[J].环境教育,2013(4): 67-69.

LI Gai, CHEN Yanli. Catch the Key Period to Cultivate the Nature-Loving Emotion of Preschool Child[J]. Environment Education,2013(4): 67-69.

[5]杨滨章.快乐的天地 成长的乐园——丹麦儿童游戏场地设计艺术探析[J].中国园林,2010(8):61.

YANG Binzhang. Ground for Fun, and Paradise for Growing— Analysis of Design Art in Danish Children Playground[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0(8):61.

[6]王霞,(英)刘孝仪.自然式儿童游戏场设计——以英国小学为例[J].中国园林,2015(1):46-50.

WANG Xia, (UK)Hsiao yi Liu. The Design of Natural Style Playground—A Case Study of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UK[J].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5(1):46-50.

[7]刘冠兰,周晨,欧阳丽,等.浅析“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规划与设计[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62.

LIU Guanlan, ZHOU Chen, OUYANG Li, et al. Analysis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hildren-friendly” Park[J].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12(12): 62.

[8]邓位.景观的感知:走向景观符号学[J].世界建筑,2006(7):47-48.

DENG Wei. Landscape Perception: Towards Landscape Semiology[J].World Architecture,2006(7):47-48.

[9] (美)帕特里克·米勒.刘滨谊,唐真译.从视觉偏好研究:一种理解景观感知的方法[J].中国园林,2013(5):22-26.

(America)Patrick A. Miller. Translated by Liu Binyi, Tang Zhen. Visual Preference Research: 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Landscape Perceptio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3(5):22-26.

[10]刘冰颖.浅析城市儿童游戏场地设计元素[J].技术与市场月刊,2005(7):18-21.

LIU Bingying. Analysis on the Design Element of Urban Children Playground[J]. Technology and Market,2005(7):18-21.

[11] Helen Woolley & Alison Lowe.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pproach and Play Value of Outdoor Play Spaces[J]. Landscape Research,2013, 38(1):53-74.

[12] (日)仙田满.究竟怎样的环境才是健康培养儿童的良好环境[J].风景园林,2012(3): 148-149.

(Japan)Mitsuru SENDA. What i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s Growth[J].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2(3): 148-149.

[13]刘敏,朴永吉,查玉国.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活动种类选择的差异性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4): 25-30.

LIU Min, PIAO Yongji, ZHA Yuguo. Analysis of Different Choice for Children's Playing Environmental Type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J].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9(4): 25-30.

[14]董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风景园林,2012(5):56-59.

DONG li. Planting Design in the Creation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J].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2(5): 56-59.

[15]朱望规.欧洲城市儿童活动场地景观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0).

ZHU Wanggui. European Children's Play Ground Design[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2013(10).

(编辑/邵珊珊)

Research on Children Playground of Natural Style in Urban Outdoor Space Based on Landscape Perception

LUO Yu-yan, WANG Xia*

Children like playing in the nature, outdoor play in natural space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children’s life. Considering the deficiency of urban outdoor playground and the isolation from nature, the paper follows a questionnaire based on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statistic analysis, thus quantify the pre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adults and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cognition degree of functionality, and aesthetics about the natural style children playground. Combining the on-site investigation in central urban area of Chengdu, it rai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children playground in the urban outdoor space. The research findings can offer evid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layground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a renewal of natural outdoor playground and to meet the natureloving demand for childr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ldren playground; landscape perception; natural style; urban outdoor space

邮箱(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wxia@scu. edu.cn

TU986

A

1673-1530(2017)03-0073-06

10.14085/j.fjyl.2017.03.0073.06

2016-08-08

修回日期:2017-04-06

罗雨雁/1994年生/女/江西永丰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012级景观建筑设计本科生(成都 610065)

猜你喜欢

游戏场成人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林间游戏场
在公园里玩
在我们的秘密花园, 只需安心做一个孩子
成人不自在
下棋
Un rite de passage
一见如故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