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一分三向”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

2017-06-22杨春晖

智富时代 2017年5期
关键词:安顺城镇化贵州

杨春晖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贵州之美在山地,山地特色城镇化能让人感受“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和谐”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安顺;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

一、安顺山地特色的涵义

所谓山地特色,是指城镇化进程中结合山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特佂,采取因势利导、科学高效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针对贵州而言,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实现城镇化的条件相对不成熟,不能跟随一些平原省份“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应走符合有山区特色的、贵州省情的、新型的城镇化道路。

安顺山地特色的内涵首先体现在“绿”,要正确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等“四型”绿色产业。安顺山地特色还体现在“小”,不能走“摊大饼”的道路,即便是规模较大的城市,只能“蒸小笼”,采用组团式、点状式、集群式的布局。安顺山地特色还体现在“连”,要着力实现城镇体系内部的通达性。山区交通不便是城镇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要通过高效便捷的通道实现这些城镇的空间连接,即使规模较大城市,穿过一个隧道,跨过一个桥梁,就是一个城区;也可能是城市当中还有田园,有山水,甚至还有经过改造提升的特色乡村。安顺山地特色还体现在“美”,山地特色能实现城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贵州之美在山地,山地特色城镇化能让人感受“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和谐”的居住环境。

二、安顺“一分三向”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实践经验

一是坚持走特色城镇化道路。安顺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山地多、平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安顺的市情;同时,安顺是我国第一批旅游型城市,旅游资源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2%,黄果树、龙宫两个国家5A级景区,以及另外6个4A和30多个A级以上景区在市域均衡分布,这也是安顺的市情。在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安顺没有简单的借鉴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而是另辟蹊徑,突出强调以山地特色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不断强化“一分三向”的基础条件,通过推进城镇和美丽乡村路网、标准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和乡村的联动,有序引导农业人口转移,逐步形成城、镇、村三级共同发展、聚集人口的良好态势,从而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这是“一分三向”安顺模式的最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是这一模式成功的基础。

二是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作用。回顾以往旧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只见政府,不见农民,只见被动,不见主动,只见城镇,不见人,忽视了农民自己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能动性。所以,乡愁没了,“空壳村”出现了,农村治理面临无人可用,无人可治的境地,同时,进城务工人员又无法被城市接纳。对此,安顺“一分三向”模式,坚持以“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的就地城镇化为重点,在吸引务工人员返乡的同时,又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产业带动等举措,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问题,逐步形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彰显山地旅游城市特色的“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安顺模式。

三是重点攻坚民生难题。群众们反映:“搬得出不是最大的难题,最大问题还是要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城镇化最大的难题不是如何把农民请进城,而是要能将农民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安顺在攻坚民生难题上,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坚持抓好人居环境建设,坚持抓好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同时,对群众进行职业培训,开展订单式的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进厂,使“农民”转变为“工人”,实现了企业与群众双赢,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安顺“一分三向”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建设完善路径

(一)由“增长导向”向“民生导向”转变

早在2011年,中国城市蓝皮书就以“聚焦民生”为主题,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迫近50%的临界点,发展模式应由“增长导向”转为“民生导向”。安顺市当前城镇化率也已迫近50%的临界点,必须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转变城市发展的理念,回归城市发展的本质,走民生型城镇化之路。要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而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不仅仅以经济效率为标准,而更加关注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更加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要以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为目的,更加强调城市原住民和新进城人口、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共享城镇化的文明成果,推动实施真正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二)以“五型”城镇化促进“一分三向”城镇化

“一分三向”的核心是通过城市文明的延伸、产业带动和民生保障,吸引农民就近或就地城镇化,重在城镇化量的提高。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镇化则重在城镇化质的提升,没有量的提高,“五型”城镇化就没有载体和基础,没有质的提升,城镇化对农民就缺乏吸引力,城镇化率也无法保持稳定。所以,“五型”城镇化和“一分三向”城镇化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提并论。通过“五型”城镇化的实施,可以促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城镇村”的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就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村”间路网通达性进一步提升,可以为城镇化人口向市区、向县城和重点镇、向美丽乡村三级城镇化载体集中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以“三权”改革促进“一分三向”城镇化

一是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稳定农民承包权,推进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构建一个“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

二是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布、政策咨询等服务。

三是鼓励承包农户运用土地经营权入股建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以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四是指导农业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积极申请各级各类“精准扶贫项目”;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增设向农业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倾斜的“精准扶贫基金”。

五是加强对农业资金和土地承包方面的扶持力度,对于土地入股的生产经营农业的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公司,在依法取得法律资格后享受国家农业补贴的基础上,新增购买农机具、农场基础建设、扩大经营资金等财政补贴“精准扶贫项目”。

六是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协会,政策支持农业服务企业的成立,为农户提供科技、市场、教育等方面的服务。

(四)以户籍改革机制促进“一分三向”城镇化

一是建立以身份证为主的人口登记制度,将常住人口落户中小城镇的人口迁移制度由管制性变为服务性。

二是对于区县、乡镇的常住人口全面开放落户政策,建立自由、自愿的迁移制度,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解决人户分离现象。

三是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吸引转移人口。建立农民工培训财政补贴,对就业困难的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扶贫工程”;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区内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落实农民工与城市职工同工同酬待遇,依法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平等地享受劳动就业、职业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社会救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爱民等.把城市建到山水间——贵州省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之安顺探索[J].当代贵州.2016(6).

[2]聂娟.社会空间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J].学术研究.2016(7).

[3]汪阳红等.贵州省"十三五"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5(25)

猜你喜欢

安顺城镇化贵州
安顺学院获批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乡村振兴·安顺宣言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贵州,有多美
寻味贵州——安顺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