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垄栽培对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7-06-22陈宇
陈宇
摘要 水稻粉垄栽培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措施,进行了连续2造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粉垄栽培对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结实率都有提高,与常规栽培相比,粉垄栽培水稻中粉垄当造、粉垄后免耕栽培第2 造可以显著提高单位面积稻谷的产量,产量分别增加1 540.1、1 330.1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4%和15.3%。
关键词 水稻;粉垄栽培;分蘖动态;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015-02
粉垄栽培是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措施,是应用粉垄机一次性将稻田耕作层土壤垂直旋磨粉碎并自然悬浮成厢,回水软土时直接抛(插)秧的栽培技术。其最大特点是操作简单易行,免除了传统灌水后犁、耙、沤等整田工序,由“水耕”改为“干耕”,耕层适当加深而不乱土层,营造了适于水稻根系好气性的“土、水、肥、气、热、菌等全新而协调”的土壤环境,有利于贯彻水稻“以根为本”的栽培理念[1]。本试验通过与常规栽培下种植水稻相对比,研究粉垄栽培对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6年早、晚2造试验,在北流市塘岸镇凉亭村的水稻田进行,土壤为潴育性砂壤土,pH值6.6、有机质25.9 g/kg、全氮1.72 g/kg、碱解氮153 mg/kg、速效磷34.7 mg/kg、速效钾90.4 mg/kg。前茬作物为晚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早稻为天优3301,晚稻为Y两优087。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氯化钾(含K2O 60%)、复合肥(15-15-15)、有机肥(含有机质30%)。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粉垄栽培和常规栽培,以常规栽培作对照(CK),3次重复,采用对比法设计,小区面积50 m2。小区四周设保护行。
1.4 试验实施
粉垄栽培,2016年2月在干田上使用专用多钻头粉垄机械粉垄,平均粉垄深度约28 cm,插秧时回水软土后直接抛秧;常规栽培,2016年3月在插秧前采用传统拖拉机翻耕浆耙,耕层深度约18 cm。
2016年早稻采用343穴孔塑秧盘浆播覆盖薄膜育秧,3月6日播种,3月31日抛秧,抛植24万穴/hm2,每穴双苗。浅水抛秧,5~7 d保持浅水层,回青分蘖后实行干湿交替直至成熟。基肥施有机肥3 60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分蘖期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幼穗分化期施复合肥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措施同一般生产田。
2016年晚稻采用343穴孔塑秧盘浆播育秧,7月8日播种,8月1日抛秧,抛植24万穴/hm2,每穴双苗。在移栽前10 d田间喷施除草剂,然后在移栽前5 d回深水浸田软化土层,无水层抛秧,浅水促分蘖,当苗数达270万株/hm2时排水控苗,浅湿抽穗扬花,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基肥施有机肥4 20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分蘖期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幼穗分化期施复合肥1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攻胎肥施尿素90 kg/hm2、氯化钾75 kg/hm2。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措施同一般生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蘖动态
由表1、表2可知,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明显。早稻粉垄栽培的成穗率较常规栽培(CK)高2.4个百分点,晚稻高1.4个百分点。由于水稻常规栽培的整田为旋耕浆耙,耕层浅薄,土壤呈浆糊状,通透性差,晒田时土壤板结,田面裂缝大。而粉垄是利用螺旋型钻头垂直旋磨耕层,其土壤呈粉碎与块粒相混状,厚度平均较传统翻耕浆耙增加7 cm左右,回水软土后直接抛秧,整个生育期耕层土壤保持颗粒状结构,土壤通透性能好,容易达到水气平衡,且肥、土、水不易外流,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植株群体的协调发展[2],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2.2 穗粒结构
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粒重、结实率四者共同决定。杨建昌等[3]研究指出,水稻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一般无显著相关,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由表3可知,2016年早稻粉垄栽培与常规栽培(CK)相比较,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分别增加40.8万穗/hm2、3.8粒、0.1 g、0.9个百分点,粉垄栽培水稻的产量也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增加1 540 kg/hm2,增幅达19.4%;晚稻粉垄栽培与常规栽培(CK)相比较,有效穗数、穗总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分别增加21.6万穗/hm2、3.4粒、0.2 g、2.1个百分点,粉垄栽培水稻的产量也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增加1 360 kg/hm2,增幅15.7%。表明粉垄栽培水稻可通过增加库容量来提高稻谷产量。
2.3 产量
由表4可知,2016年早、晚稻粉垄栽培较常规栽培(CK)的产量分别增加1 540、1 360 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4%和15.7%,差异显著。表明粉垄栽培水稻,干田粉垄,深耕而不乱土层,速效养分增加;回水软土后直接移栽,稻田土壤呈海绵状,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植株与群体生长协调,具有“增源扩库”而实现水稻产量提高的效果[3]。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粉垄栽培可以利用耕作层及其以下土壤资源,具有深耕深松而不乱土层、激活土壤速效养分、稻田土壤呈海绵状等特点,有利于土壤氧气的通透性营造,保水保肥性能提高,当造和第2造都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植株群体的协调发展,增穗增粒,使稻谷产量提高,可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和降低劳动强度,对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6]。
4 参考文献
[1] 申章佑,韦本辉,甘秀芹,等.粉垄栽培水稻经济效益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8-10.
[2] 韦本辉,刘斌,甘秀芹,等.粉垄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9):3946-3954.
[3] 杨建昌,杜永,吴长付,等.超高产粳型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7):1336-1345.
[4] 杨建军.粉垄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析[J].农技服务,2016(9):38.
[5] 付金寧,张志刚,蒋正萍.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产水平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增刊2):114.
[6] 韦本辉,甘秀芹,陆柳英,等.水稻粉垄旱种苗期根系性状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