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维修工的匠人情怀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强

2017-06-22文丨龚琴

遵义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张强五一车间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龚琴

一个维修工的匠人情怀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强

文丨 全媒体记者 龚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强 (龚琴/摄)

一个记录本,成就一生的舞台;一个工具包,盛了一世的追求;一身工作服,圆了一辈子的梦想。

为了不耽误生产进度,为了每样产品最终的完美展示,遵义天蕴纺织厂的维修电工张强将冰冷的机械设备当做“孩子”来细致呵护,将枯燥的维修工作当做“爱人”来全心倾注,近二十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维修工作的一线,只因痴心不改的匠人情怀。

匠 心

张强的老家在金鼎山大板水,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但以前交通并不是很便利。1996年,大板水早已通电,但电压并不稳定,生活中除了电灯,基本上没有接触其它的电器。有时,看着昏黄的灯光,张强总想,再亮点儿就好了。大山里的张强很难想象,除了照明,电,还能有哪些用途?

那一年,张强初中毕业,为了早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成绩不错的张强放弃了高中,决定选择中专。在选报专业时,看着那么多听都未曾听过的专业,张强犯难了。他的班主任建议他选择机电一体化,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张强一头撞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大门,再也未曾离开。

进入中专后,张强才发现,电,有如此多的用途。除了照明,它还可以让如此多的设备运转,那轰轰的响声,让张强惊叹,也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至此,张强与电器设备结缘。

然而,设备万千、如何能轻易弄懂。为了弄懂专业,张强像海绵一样吸收着专业知识,《电机及其应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及其应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力电子与电机调速技术应用》等课程,让他系统而理论地接触了这门学科。学校老师精彩的讲解为这门稍显枯燥的学科注入了活力。

翻阅张强的人生简历,简单而清晰。

1998年,张强中专毕业。成绩优秀的他被分到了遵义纺织印染厂工作。主要工作就是对全厂的电器设备进行维护。那时,厂子还是国营企业。作为刚刚毕业的学生,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操作能力,国营企业里的老前辈大都端着一副架子,张强也吃尽了苦头。也许是好学的性格注定了张强会有今天的成绩。工作起来,他不分昼夜,虚心请教前辈,一有空闲他就在车间里摸索各种电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问题设备的维修方法。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他成为了厂里的技术骨干,连老前辈们都为他竖起大拇指。

2003年,遵义纺织印染厂改制,转入了收购遵义纺织印染厂的遵义天蕴纺织有限公司,自此,张强从一名国营企业员工变为了私营企业工人。

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带给张强太多的困扰,相反,给了他更多的前行动力。

张强坦言:“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以前上班没那么大压力,现在私营企业的竞争力明显大了,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不被淘汰。以前在学校的那些书籍,我现在又重新拿起来看。技术水平的提升确实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是会坚持学习,提高自己。”

张强的主要工作是生产车间设备电器、空调除尘等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

清花、梳棉、细纱、併条、粗纱、普络、捻线……纺织有10多个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许多不同的设备,全厂一共有数百台电器设备。这些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就是维修部的主要工作。

维修部有三个人,张强是其中一名。因为是24小时工作制,维修部的工作时间为三班两倒。一个月,张强最多有四天的休息时间。

因为生产车间里的机器是24小时运转,所以,遇到突发状况时,工人们首先会想到张强。张强的技术过硬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生产车间的正常运转。

2012年,按照市里“退城进园”计划,天蕴公司从桃溪寺搬到了如今的南部新区湘江工业园区。厂子搬迁的工作量特别大,既要保证按计划搬迁,又要保障正常生产,在电器维护方面,张强功不可没。那时厂里电工有7个人,后来只留下了3个,张强就是其中之一。3个电工需要维护近300台机器的正常运转,工作量之大并没有让张强退缩,相反,他迎难而上,解决了厂里的一切电器方面的技术难题,给厂里争取了效益,也让领导和同事们再次刮目相看。“这次张强获得劳动奖章确实是实至名归,他不仅技术过硬,还经常给同事们灌输正能量,所以大家对他都是无可挑剔的,在推荐他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职代会上也是全票通过。”生产车间蔡师傅高度评价了张强。

在蔡师傅的记忆中,厂子刚刚搬迁那会儿,厂里的纺织机经常出现电路故障。一条生产线一般是由一台纺织机主机和7-8台纺织机组成。一台主机出问题,会影响后面7-8台纺织机的正常运转。“我们厂的机器是24小时运转的,根本不敢停,只要停下来,这个月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每次机器一出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张强,因为他技术过硬。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不管是休息还是上班,张强都会尽快地赶到现场处理问题,最快的时候是他一个小时就把故障处理好了,那一次,他给公司挽回了上百万的损失。后来,公司提倡节能减排,张强也在如何为公司节约成本这个问题上拿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这些措施给公司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益,这样一来,员工们的福利也就跟着好起来了。”蔡师傅为自己手下有这样一名得力干将显得有些洋洋得意。

匠 情

2003年1月遵义纺织印染厂改制,张强留了下来,受聘于遵义天蕴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其间,张强也曾有机会“出走”。

2003年,工厂改制后不久,有同学介绍他到赫章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但工厂刚改制,有不少老师傅离开,如果他也离开,工厂的运作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望着为之辛苦了这么久的工厂,张强摇了摇头,拒绝了同学的邀请。

几年过去,张强早已适应了身份的转变,这会儿,又有一家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张强回到车间,摸摸车间的设备,这些设备,就像张强的朋友一样,每天和它们相处,虽然它们并不能言语,但带给张强的满足与获得感却是许多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就这样,张强再一次拒绝了离开。

既然选择了留下,就要做到最好。

或许匠人的性格中多少都带点“偏执”,张强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维修电工,张强心无旁骛地沉浸在钟爱的维修事业里,夜以继日地精进技术。

张强把平时的维修工作视为提高技能的学习平台,每遇到一个技术难题,他就会反复钻研、反复思考。他还尝试多渠道多角度的技术解决方案,使技能技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甚至没日没夜废寝忘食。

张强是一个有心人,他随身携带着一个记录本,对每次维修过程做记录和总结,空闲时便拿出来研究。

不只维修机器,在长年的维修工作中,张强也不断地总结、创新。2014年,张强建议对公司空调室进行改进并引导细纱工序热风至清钢联工序。一举解决了困惑企业多年的生产工序温湿度不均问题,从而使生产车间不管春夏秋冬,各工序都能保证相应的温湿度平衡。这不仅提高了生产车间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减少了车间员工的工作量,使生产能非常顺利的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凡匠心,必定超凡

维修工张强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语言,他对工作的理解简单而朴素:既然选择了做这份工作,就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最好。

做到极致,这不正是一个匠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吗?

年轻人追星,崇拜偶像,张强也有自己崇拜的人。张强的偶像是老支书黄大发,他被黄大发的精神感染着:“我这点累算什么,看看人家老支书黄大发,那样的精神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厂里的职工,我始终认为厂兴我兴,厂衰我衰,年轻人们都该把黄大发式的精神带到工作中,努力工作,不忘初心,才能提高自己未来的生活质量。”

多年来,张强的努力大家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收获了无数荣光。

2009年获企业优秀党员称号,红花岗区优秀党员称号;

2011年获遵义市企业职工技能竞赛优秀奖;

2012年获红花岗区“百万职工奋勇当先”第一届职工技能竞赛鼓励奖;

2013年在“双爱双评”活动中评为爱企业的优秀员工,遵义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

2014年获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遵义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获遵义市茅台杯首届职工技能大赛维修电工项目一等奖;

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张强多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肯定,也是对他的匠心的最大鼓励和鞭策。

猜你喜欢

张强五一车间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山间采茶忙 车间制茶香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王夭一先胜张强
张强:转身后的感悟
张强:“求包养”何来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