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殿伦:茶山作证

2017-06-22

遵义 2017年12期
关键词:坝村湄潭老支书

何殿伦:茶山作证

在茶乡贵州湄潭,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与改革开放三十年有关,与湄潭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关,与数十万亩茶园有关。多少年来,中央、省部级领导初访湄潭,必到的地方一定是他的家乡——核桃坝村,必见的人一定是他——何殿伦。

2008年10月12日,核桃坝村群山静穆,湄水无言,沉沉的悲恸压在人们的头,压在一望无际的茶山上。

老支书何殿伦却在这一天离开了人世,从此湄潭少了一张珍贵的“城市名片”。一时间,湄江河畔一片浩叹。在其遗体告别仪式上,数千人自发前往核桃坝村为老支书送行,场面悲壮,震撼人心!

何殿伦,这个在湄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是有资格让整个湄潭为他的逝去长吁低泣的!是他,把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小山村变成了全国闻名的小康村;是他,带着全村人乃至全县茶农走上茶业致富路;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惊人的胆识与独到的领悟能力,在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每一步进程中,都能极快地适应并对接政策、市场与经济,在湄潭的改革与发展中,他总能成为率先走出第一步的人。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全国劳模”、“全国十佳茶业风云人物”等诸多殊荣,并当选为十四大党代表,被称为“天下第一老茶农”。

大集体时断穷根:老支书带领大家辣椒汤驱寒筑坝引水解水荒

“核桃坝、几大湾,十年中有九年干;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不少男的往外走,姑娘不愿嫁进山;一年辛苦无收成,大田变成放牛山”。

这是上世纪60年代核桃坝村的真实写照,也是核桃坝人一生摆脱不了的苦曲。

核桃坝村,位于湄潭县城东南角,距县城10公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核桃坝是全县出了名的穷山村,村外的姑娘不嫁核桃坝人,村里的姑娘也不肯嫁核桃坝人,情愿往外面嫁。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何殿伦认为,“缺水”是核桃坝穷困的根源,要拔掉“穷根”,就只有解决水的问题。从哪里引水呢?最近的水源是湄江河,但湄江河水位远远低于核桃坝。时当壮年的何殿伦绕着湄江河走了几大圈,最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筑坝!引湄江河的水解决核桃坝“十年收成九年干”的难题。

农历1965年冬月二十八,在何殿伦的带领下,全村群众冒着严寒,打响了改变核桃坝命运的关键一役——筑坝引水。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屋檐上的冰条都有一尺多长。但这没有动摇核桃坝人改变命运的激情。在何殿伦的带领下,全村人分工负责各施其职,用土办法搬石运土筑坝,而他们用于驱寒的,就仅仅是那一锅河岸边热气腾腾的辣椒汤!在全村人团结一心的努力下,核桃坝人仅用了97天便筑起了一座长57米、宽7米、高5米,能装12台水能泵的堤坝。

堤坝修好的第二年,核桃坝村的粮食产量由50万斤,一下增加到了150万斤。从此,核桃坝人告别了“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的生活历史。

何殿伦从这一年起,眼光逐渐变得深邃而锐利。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场漂亮仗,事实证明,只要敢想敢干找准路子,再大的困难,也是能走过去的!

后来,头脑灵活的何殿伦又向县里有关部门争取在堤坝上装上了发电机,让核桃坝人率先在湄潭农村用上了电灯。虽然灯光有点昏暗,但正是这盏昏暗的灯光,不断的指引着核桃坝人迈向小康富裕的生活。

改革路上领头羊:老支书带头种茶为民寻找致富路

虽是深秋,走在不知何老支书走了多少回的,蜿蜒在茶园中的水泥路上,仍是满目葱绿,处处生机盎然。不时从葱绿的茶园间,露出新修的黔北民居农舍,好一幅祥和宁静、美丽富足的新农村新景象。

“没有何老支书,就没有核桃坝现在的面貌,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核桃坝村民这样铭记着何老支书的业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脑子活泛、点子多思路广的何殿伦坐不住了。他在心里暗暗把核桃坝村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地下没有矿产,发展三产更不可能。唯一能做文章的,还是面前这一亩三分地!可是靠种粮食,再勤劳苦干,也锄不出金娃娃来啊!恰在此时,省茶科所看中了何殿伦的开拓精神,提出与他合作,在核桃坝村开展茶树良种研究,在何殿伦的认真配合与参与下,茶树良种培育科研项目取得了成功。何殿伦眼前一亮,认准了这棵“摇钱树”,自己率先种了3.5亩茶树,并“强迫”另外3名大队干部试种了2亩。也就是说,当年的核桃坝只有5.5亩茶!可时光荏苒,几十年光阴逝去,就是当年这5.5亩茶,改写了核桃坝村的历史!走在核桃坝数千亩茶园中,你无法知晓哪一处才是最初的那一捧茶!也正是当年这5.5亩茶,带出了今天湄潭16.5万亩优质茶园的农民致富的大产业!带出了屡次荣获金奖的“湄潭翠芽!”

何殿伦指导浙大学生社会实践

翻开历史的相簿,倒退二十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破釜沉舟的何殿伦!一个把一腔热血全洒在茶业路上的硬汉子!当年党员示范带头种下的5.5亩茶成功了,可是,群众却苦于没有本金,眼睁睁看着致富的机会将在面前错失而逝。人们只好又把眼光投向了支书何殿伦,在他们眼里,不管有什么困难,何支书都能帮大家解决的!面对群众信任与焦灼的目光,何殿伦拿起笔,和有关部门立下字据——由部门帮助群众解决资金困难,如果不成功,债务由他一家来承担!何殿伦在多年以后说到提笔那一刻时,仍是感叹万千:不签吧,就办不成事;签吧,那可是白字黑纸。到头来,要用全部家当来赔的!!!咬咬牙,也就签了。回家挨骂了是当然的,做做工作嘛!

筹到了首笔资金,何殿伦亲自出马,认真核审,买来了优质茶苗发放给村民,并允许村民在第二、三年收到效益后再还付茶苗款。在何殿伦无私的帮助与辛勤的管护培育下,核桃坝的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的产量也不断增多;本来到了这个时候,何殿伦该松口气了,然而何殿伦没能轻松几天——随着产量的增加,茶叶堆积量较增,卖茶叶成了最大的难题。这时候,何殿伦把眉头一皱,带上干粮、背着茶叶出门了,他以一个农民的踏实与憨厚,凭袋中茶叶的优良品质,一路走过遵义、贵阳、重庆等地,风餐露宿,每天到机关单位、车站码头到处推销宣传核桃坝的茶叶。1986年,中国评酒会在贵阳召开,何殿伦瞄准商机,带着茶叶便直赴贵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把茶叶送到了参会人的手中。这一送,居然把核桃坝的茶叶一直送进了中南海!并引来了当时中顾委的领导前来湄潭参观。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们也纷纷前来考察,并撰文盛赞核桃坝茶叶。《求是》杂志刊登了署名文章《中国的地表开发起始于核桃坝》,一时间,核桃坝声名远播。

湄潭县核桃坝采茶图(胡志刚/摄)

商海浪中掌稳舵:老支书80高龄带领大家走产业化之路

1989年,核桃坝村荣获中央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6年、1998年又先后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小康村”。在核桃坝村的陈列室里,数十块从中央到县乡的奖牌,记录着何老支书带领核桃坝人奋斗的艰辛历程。

如今,核桃坝茶园的发展已成规模,全村茶园面积达6300多亩,人均茶园面积达1.9亩,户均茶园面积7.8亩,种茶户从原来的4户到如今的户户种茶,成为贵州省茶叶无性繁殖良种基地。村里的人均年纯收入达4600多元。

尽管已过古稀之年,但何殿伦认为,虽然核桃坝茶叶已名声在外,但那是茶叶名声在外,而不是茶业名声在外,建好了茶园不是最终胜利,十多年前背着茶叶进京卖茶的经历还在何殿伦眼前挥之不去,这让他深刻意识到,不把茶叶产业化,那眼前的数千亩茶海,最终有可能变成其他商家的“原材料殖民地”,要让茶农真正得益,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就要走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为此,他下定决心带领村中的农民,投资数百万元,办起了股份制茶叶加工企业。2008年6月份,“贵州湄潭核桃坝四品君茶业经纪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何殿伦亲自出任董事长。该公司也成了湄潭县第一个由茶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茶叶公司。而在该公司正式成立之前,山西太原清亮光茶叶公司就已经向其抛出了“橄榄枝”,与其签订了500吨干茶叶的大单。

……

茶山作证!历史作证!老支书何殿伦走了,但他的精神会留下来,留在茶乡湄潭山山水水间,留在茶乡湄潭每一片茶叶的清香里,留在茶乡湄潭每一步前进的路上……

(胡奉军)

猜你喜欢

坝村湄潭老支书
乡村老支书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老支书
40年种茶,我们过上了想要的日子
用脚步丈量民情
湄潭茶园
脱掉我的高跟鞋!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