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为了人民满意的改革

2017-06-22文丨

遵义 2017年11期
关键词:命案质效遵义市

文丨 魏 星 戴 彬

一场为了人民满意的改革

文丨 魏 星 戴 彬

现行“两抢”破案率从2011年的16.94%上升到2016年的97.85%;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侦破率100%。这些骄人的数字,正积极回应着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待。

高投入低产出,伤了谁的心

2014年上半年,遵义红花岗、播州、道真、习水等地陆续发生多起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近百万元。高发频发的侵财类案件,人民群众惩治犯罪、打击犯罪期待的眼神,给遵义公安机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立下军令状,限时破案。

经基础工作后,确定犯罪嫌疑人系福建籍杨某夫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立即成立7人专案组,赶赴江西赣州蹲点守候,实施抓捕。

“在江西赣州,出于隐蔽考虑,住在条件极其差的小旅馆里。加之水土不适,饮食不习惯,大多时候都是吃方便面,喝矿泉水。”当时专案组成员,现任市局刑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的牟勇回想起在赣州工作时的场景,感慨不已。

耗时1个多月,专案组成功将福建籍犯罪嫌疑人杨某夫妇抓获,追缴涉案资金1.9万元。

涉案金额近百万元,成功追缴1.9万元;7人专案组,耗时1个多月。警力、精力、时间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正比的案件,让疲于奔命的民警如何面对受害群众期待的眼神,劳民伤财的事实面前,到底伤了谁的心?

“前些年,没有一个常态性的打击犯罪工作机制,量化考核指标不科学,民警只能见招拆招,疲于应付,打击工作形不成合力,大投入低产出,一些案件没有持续经营侦办,一些突出治安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同时,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出台后,对办案质量要求更高。”遵义市公安局副局长申剑说。

“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对于公安机关来说,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点瑕疵,或证据不足、不全,形成不了完整的证据链,都可能导致违法犯罪分子逃之夭夭,得不到法律应有的制裁。

遵义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姜何卫说:“这既要求我们办案民警具备过硬的法律素养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在实现打击犯罪数量、质量和能力高度统一,但凡一项落后,将会产生‘短板效应’,对人民群众极其不负责任。”

2015年以来,遵义市公安局先后与遵义市人民检察院、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就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和提高打击数量、质量等事项进行了广泛研讨。作为打击犯罪尖刀的公安机关,必须改变传统打击模式,刻不容缓!

破题改革,小动作撬动着群众的安全感

2016年以来,遵义市公安局党委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的实际,主动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给打击犯罪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犯罪”的思路,提出“打击质效”这一概念,以打击犯罪数量、质量、能力的“数据化”来向各地公安机关“施压”,从而扭转案件高发态势,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实现发案少、秩序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刑拘数297,逮捕数210,起诉数248......”这是遵义市道真自治县公安局2016年打击质效数据,排在三类地区第二位。

这组看似枯燥乏味的一组数据,但对于道真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李想来说,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局党委提出的以打击质效考核为龙头常态化打击工作,不搞‘一刀切’、‘大呼隆’式的专项行动,做实、做精、做强公安主业,通过以打开路,以打促防,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打击质效,赢得了驾驭社会治安的主动权。同时,给我们一线民警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自己的专业工作。”

方向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2016年初,《遵义市公安机关2016年度打击质效考评办法》经市局党委研究出台,各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牵引,以改革为动力,以提升打击质效为龙头,强力推动严打整治常态化,持续发力、均衡发力、精准发力,初步探索出一条驾驭遵义治安局势的有效路径。

破题改革,需要勇气,更需要实绩检验。2014年以来,全市现行命案全破,同时侦破命案积案15起,抓获命案逃犯10名;现行刑事案件、八类案件、多发性侵财案件、“两抢”案件、盗窃案件、诈骗案件破案率同比分别上升7.81%、10.21%、8.06%、30.43%、9.46%、5.42%,打击效能全省领先,成功侦破了11•02假食盐案、12•20盗窃团伙案、9•13侵犯知识产权案、6•16全省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等系列大要案件。与此同时,全市刑事立案同比下降6.5%,全市现行抢劫、抢夺、八类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5.42%、63.74%、10.66%,特别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两抢”案件从2011年的3531起、月均发案294起下降到2016年的243起、月均发案20起,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击“黄赌毒”满意度测评中,遵义从2015年的52.75%上升到2016年的77.5%;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6年中国30个最安全城市中,遵义在西部城市中排名第三,连续三年进入前12位。

通过近两年持续不断推动打击质效提升,遵义社会治安从社会广泛关注和担忧的“热点”到出现持续向好的“拐点”,从饱受争议的“难点”到形成广泛共识的“亮点”,在解决“道”和“魔”的关系上逐步赢得了主动权,广大民警对“打击犯罪是人民警察天职”的认识不断升华、职业成就感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得到实实在在提升。

“遵义是红色革命圣地,历史地位特殊。作为公安机关必须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最安全市州、西部最安全城市、全国一流地级市公安机关’这个总目标,推动打击质效全面提升,社会治安持续向好,警务运行机制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叫响的‘平安遵义•满意公安’品牌”。遵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晓渝语重心长地说。

术业专攻,获得感背后的喜悦

2016年10月21日凌晨3时,杭瑞高速公路湄潭县永兴镇境内1536公里+100米(铜仁往遵义方向)处发现一名女性死者。经公安机关现场研判,初步判定是一起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事故。案发后,遵义市公安局紧急抽调刑侦、交警、治安等警种力量全力开展侦破工作。根据现场痕迹物证,办案民警初步确定了肇事车辆类型和事发时间段,并从肇事时间段内100多辆车中,精准筛查出重点嫌疑车辆3辆,办案民警远赴辽宁、河南、四川、重庆、贵阳等地行程15000余公里开展调查取证,仅用3天时间,成功侦破10•2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

2017年4月3日19时许、20时30分许,红花岗区银杉桥附近一巷道内、红花岗区老城捞沙巷连续发生两起小孩手机被抢。案发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两抢当命案破”工作机制,经多警种协同作战,于4月4日10时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当场从其身上搜出2部涉案手机。

两起看似极为寻常的普通案件,为什么能在较短时间内破案?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是公安民警的天职,特别是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案件必须保持“零容忍”,必须做到快侦、快破。打击质效论证之初,遵义市公安局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要求,对标创建“平安遵义”的职责任务,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提出了“两抢”当命案办、疑似被侵害失踪警情当命案办、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当命案办等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机制深得人心,群众普遍叫好。

今年3月1日,红花岗区一男子在微信、微博在朋友圈中发帖称88岁外公喻某某,从早上10点多钟离家至今未归。接到警情后,红花岗公安分局立即启动“疑似被侵害失踪警情当命案办”工作机制,指令刑侦大队、治安大队、消防大队、辖区派出所等警力,全城找人。直至次日下午2时许,历经52个小时,终将身困涵洞里的老人找到。见到安全无恙的老人,微信发布人肖长铸泣不成声,说道:“真的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微小举动,能让公安机关动用这么多警力。”

现如今,无论是在寂静清冷的深夜还是在雄鸡报晓的黎明,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车站还是在人烟稀疏的郊区,无时无刻不能见到公安民警巡逻防范的身影。正如一位市民这样说道,即便再晚回家,也不会担心安全问题了。

猜你喜欢

命案质效遵义市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提升航天产品报审价工作质效的思考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用好“六脉神剑”,提升全媒体宣传质效——以“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宣传最佳实践”为例
拓宽信访渠道 提升监督质效
盘山公路局的命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投毒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