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波反映梦境产生时刻和内容

2017-06-21张羽佳编译

发明与创新 2017年21期
关键词:脑电波眼动脑区

文/张羽佳编译

脑电波反映梦境产生时刻和内容

文/张羽佳编译

图/东方IC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想揭开梦境的神秘面纱。人什么时候会做梦?梦的内容是什么?不久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报告称,通过分析大脑电波信号可解读梦的秘密。

人们通常认为梦产生于大脑高度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但调查显示,70%从非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的人称自己做了梦。为确定梦的产生时刻,研究小组邀请39名志愿者在睡觉时佩戴仪器,以获取他们的脑电图并监测大脑活动。期间,研究人员会多次叫醒志愿者并询问他们是否做过梦。

在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后,专家发现,“后皮质热区”(位于脑后部,由研究人员命名)中低频脑电波(1Hz~4Hz)的出现与梦的产生有关。人在做梦时,该区域低频脑电波减弱。通过该区域的脑部活动判断志愿者是否在做梦,准确度可达90%。

为了进一步知晓梦的内容,研究人员分析了7位志愿者睡觉和做梦时的脑部电波信号,并发现高频脑电波(25Hz~50Hz)与梦境内容紧密相关。梦的类型不同,高频脑电波出现的区域也会产生变化。例如当梦到人脸时,日常负责面孔识别的梭状回脑区中会出现高频脑电波。做梦时各脑区的功能与人清醒时几乎相同。(据环球科技)※

猜你喜欢

脑电波眼动脑区
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后小鼠大脑响应区域初探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基于ssVEP与眼动追踪的混合型并行脑机接口研究
脑自发性神经振荡低频振幅表征脑功能网络静息态信息流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能感应人的脑电波并自动关机的电视机
脑电波情绪分类算法的研究
基于脑电波传感器的智能轮椅控制系统
国外翻译过程实证研究中的眼动跟踪方法述评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