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耽美文化流行语境中的女性主义浅析

2017-06-21杨婷婷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受众青少年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女性主义引起了受众的瞩目,对耽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对耽美文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带来的社会影响入手,探究女性主义在耽美文化中隐藏的审美心理和女性诉求。

【关键词】耽美文化;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68-01

一、从女性主义谈耽美文化盛行的原因

(一)满足女性内心审美需求

在耽美文化当中,女性角色从中消失,由男性代替女性,通过创作者的刻画和描写给人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传统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在耽美文化中转化为男男同性之爱。创作者是女性,通过创作将自己内心对于理想恋情和恋爱当中的两性关系得以体现和想象,与此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传统爱情观与婚姻观的宣泄和释放。

接受和创作耽美文化的女性大多是80后或者90后的城市女性,多为独生子女且家庭条件较好。她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叛逆和不甘命运安排的心理,将自己的这种反叛情绪投射到带有耽美色彩的作品当中,极大地满足了内心男性化的一面。另外,在她们当中,有的人长期忍受着来自工作、学习等各方面的精神压力,通过创作耽美文化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比如说,网上会有关于耽美性质的同人小说论坛,里面大多是一些高中生和大学生发布的原创小说,这些学生群体平时学习压力很大,又处于青春叛逆期,创作同人小说可以缓解她们内心的不安和烦躁,所以说,耽美迎合了女性的审美需要。

(二)现代女性追求男女地位平等

耽美文化日益风行寓示着女性意识的崛起,将不再被传统所束缚,不再甘于男性地位之下,追求的是一种公平待遇,力求在现代社会中男女地位平等。近年来,网络上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耽美系列剧作,受众大多是女性。她们之所以喜欢耽美作品,与她们的社会地位需求和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封建社会当中,女性是一直趋于男性之下存在的,男权主宰一切,女性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但是,在耽美作品当中对人物角色的设定是一次大转变,女性否定与男性之间的差异,男性被注入了女性的元素,构建男性之间的恋情,也就不存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不平等。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在当代社会里,中国的女性正在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不甘被传统所禁锢,也不愿束缚在男权社会当中。

二、耽美文化盛行带来的问题

(一)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在21世纪,互联网的主要用户为青少年,他们也是耽美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耽美文化之所以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青少年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大,休息时间又很少,他们会借助网络发泄压力。耽美不是主流文化,男性之间的爱恋描写会让青少年更感兴趣,所以伴随而来的是青少年亚文化的盛行。另一方面,青少年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于“性”感到好奇,迫于学业和父母的压力又不能早恋,一批女学生就将自己的情感浇筑在男男同性之中,加上这个年龄的女生追星现象泛滥,对于男性偶像团体的喜爱会上升到希望彼此产生爱情。虽然这些因素推动了耽美文化的盛行,但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三观”。

(二)低俗信息的传播扩大

由于耽美文化的广泛传播,“男同”情节逐步渗透到受众的思想领域当中,大众在审美进步中也不免出现了色情化和娱乐化的偏差。一方面,耽美文化当中存在着情欲和情色的部分,尤其是青少年,会很容易陷入到色情化的幻想中。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大面积的传播,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不利于正能量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耽美文化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风潮,女性地位以及审美的提高,成为耽美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积极规范和引导,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宋佳,王名扬.网络上耽美文化盛行的心理学思考[J].黑河学刊,2011(8).

[2]张欣慧.国内耽美文化流行语境下的大众审美变迁研究[J].东南传播,2015(9).

[3]林岳鑫,罗月华.当代中国耽美文化盛行现象原因的探究[J].邊疆经济与文化,2013(10).

作者简介:

杨婷婷(1993-),女,山东省潍坊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2015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受众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