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仿射变换的应用

2017-06-21姚金江朱萌

科技资讯 2017年13期

姚金江++朱萌

摘 要: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利用变换去解决问题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仿射变换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变换,是从运动变换向射影变换的重要手段。根据仿射变换的性质,可以把特殊图形的重要结论直接推广到一般图形,达到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求解。

关键词:仿射变换 仿射不变性 单比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a)-0156-02

仿射变换是几何学中一个基本的变换,图形在变换中保持许多不变性质和不变量;这些不变性质与不变量为人们解决复杂几何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仿射变换基本的不变性质与不变量有:同素性不变,即把直线变成直线、点变成点;平行性不变,即把平行直线变成平行直线;共线三点的单比不变,两个三点形的面积比不变。

结论1[1] 两个多边形的面積之比是仿射不变量。

结论2[1] 两个封闭图形的面积之比是仿射不变量。

根据以上性质我们得到:三角形变为三角形(正三角形或斜三角型)、圆变为椭圆、等腰梯形变为一般梯形等。

1 应用方法

正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特殊的几何图形,有明显的几何性质;它们的某些性质可推广到一般图形中去,并可以利用相关结论解决实际几何问题。例如正三角形3条中线把正三角形分成6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根据仿射性质知道,一般三角形也有这个结论。对于任意的一个一般三角形,在适当的仿射变换下,它可以变为正三角形。因此,我们要证明有关三角形的结论时,若题目中的条件都是图形的仿射性质或仿射不变量,那么我们只需要证明这个结论在正三角形中成立即可。

任意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合适的仿射变换,它可以转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因此要解决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符合仿射性质或数量的结论时,可以考虑正方形,只要这个结论在正方形中成立,那么它在原平行四边形当中也成立,从而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

一般梯形在仿射变换下能转化为等腰梯形。因此要解决关于梯形的符合仿射性质的题目时,可以将这个命题转化到等腰梯形中去解决,只要在等腰梯形中成立,那么它在原梯形当中也成立。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仿射变换在梯形中证明线平行和点共线的应用。

椭圆与圆是仿射对应图形,在仿射意义下二者等价。在解决关于椭圆的命题时,可以将此命题放到对应圆中去解决,只要命题在圆中成立,那么在椭圆中也必定成立。在高中阶段,圆锥曲线问题是普遍困扰学生的一部分内容,掌握仿射变换会使一部分题目变得明朗许多,这对于数学师范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2 应用举例

例1 设在中,为中边上的高,直线交外接圆于点,点是的垂心,证明:。

证明:如图1,做适当仿射变换使变为正三角形,相应的点、、变为、、。显然,点是外接圆的圆心,因为,所以平分。

因为,

所以是正三角形。

因此,平分,即。

由单比是仿射不变量知。

因此。

例2 在底边为和的梯形中,过点引平行于边的直线且交对角线于点,而过点平行于边的直线且交对角线于点,证明:直线平行于梯形的底边。

分析: 该题考察梯形变为等腰梯形的仿射变换,经过变换,可以变 (是直线与的交点)为等腰三角形,因此在关于中垂线的对称下点变为点,所以直线和平行。命题得证。

证明 如图2所示,在适当的仿射变换下,梯形对应等腰梯形,点分别对应。

易知点与点关于梯形的中垂线左右对称,所以

因为直线的平行性是仿射不变性,所以在原梯形中,

证毕。

例3 设椭圆方程为,求椭圆内接矩形的面积最大值。

解:如图3所示,做仿射变换,使椭圆对应圆。设圆的半径为,易知在圆内内接矩形面积最大时,该矩形为正方形。

椭圆的面积公式为,

根据封闭图形的面积之比是仿射不变量得,

即,

因此矩形最大面积为。

利用仿射变换的定义、定理以及相关性质解决问题,是理论应用实践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题目运用仿射变换解决要简单和方便许多,运用仿射变换可以使一些抽象的、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用仿射变换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首先,要判断要解决的题目是否涉及仿射性质,能否利用仿射不变性(或仿射不变量)来解决。一般来说,涉及到共线共点、线段或面积比问题的这类题目可以运用仿射变换求解。而涉及线段长度、垂直、夹角大小等,不能用仿射变换去解决。

参考文献

[1] 姚金江,任庆军,孙洪春.几何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波拉索洛夫.俄罗斯平面几何问题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金卫雄.谈仿射性质在初等几何中的应用[J].高等数学研究,2008,11(1):99-101.

[4] 廖小勇.高等几何在初等几何中的一些应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1(5):1-3.

[5] 刘增贤.高等几何学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