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治疗燥痹案例一则
2017-06-21刘蔚翔施雨邱月云邱明山张
刘蔚翔++施雨++邱月云++邱明山++张怡燕++陈进春
【关键词】 燥痹;理中汤;医案
燥属六淫之邪之一,其所致病者,伤津耗气也,以口干、眼干、多饮、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的表现为主,与现代医学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高度相似。笔者于临证之时曾用理中汤治疗1例燥痹患者,效果颇佳。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2016年1月11日初诊。以反复颜面红斑伴口干10年余为主诉。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颜面皮肤干燥、脱屑及红斑,无瘙痒,可自行缓解,无关节疼痛,无明显脱发,未诊治。8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查ANA、SSA、nRNP/SM(+),唇腺活检见1个淋巴细胞聚集灶,腮腺ECT示双侧摄取及排泌功能严重受损,滤纸试验右侧(+),考虑为干燥综合征。予醋酸泼尼松(每次25 mg,每日1次)、羟氯喹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5年先后予甲氨蝶呤、羟氯喹、来氟米特、醋酸泼尼松、白芍总苷、中药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时有反复,目前口服羟氯喹、白芍总苷治疗。辰下:口干,进食需伴水吞入,颜面皮肤干燥及散在红斑、脱屑,脱发,腰酸,纳寐可,二便调,舌晦红边有齿痕,苔少薄黄,舌下络脉Ⅰ度迂曲,脉细略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颜面散在红色斑疹,部分高于皮面,伴脱屑,牙齿多为义齿,四肢各关节无压痛、肿胀,无活动受限。诊断:燥痹(干燥综合征),属阴虚津亏、血热夹瘀证。治宜养阴生津、清热消斑,方用凉血消斑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牡丹皮10 g、白芍15 g、茜草10 g、柴胡10 g、黄芩10 g、炒枳壳6 g、炙甘草3 g、垂盆草15 g、太子参1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饭后温服。
2016年1月14日二诊,患者颜面散在红色斑疹较之前轻微消退,但口干加重,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5~6次,质稀,无腹痛,纳寐可,小便调,舌淡红有齿痕,少苔,苔薄稍黄,脉濡。见大便次数增多、舌淡有齿痕,故知脾虚;结合脉濡之象,考虑寒湿困脾。推断该阶段之口干乃是津液不得温化而上承于口之故。遂从太阴入手,治宜温脾阳、化寒湿,方用理中汤加味,药物组成:太子参10 g、干姜5 g、炒白术10 g、炙甘草5 g、山药15 g。7剂。
2016年1月20日三诊,患者诉口干大有好转,饮食可不需伴水吞入,颜面红斑较之前明显消退,纳寐可,二便调,余可。舌稍红,少苔,苔薄稍黄,脉细滑。理中汤中病即止,见舌红少苔、脉中带滑象乃是内有燥热伤及阴分之象,则可知目前疾病主要矛盾仍以津液不足为主,故予养阴生津之方药(生脉散加减)治疗以善后。
半年后随访,患者诉症状未复发。
2 病案分析
案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既往病史,加腮腺显影、唇腺活检检查结果,诊断干燥综合征成立。中医属“燥”证。患者中年女性,素体阴虚津亏,故口干、颜面皮肤干燥;阴虚无以制约内火,虚火灼及血分,则见颜面红斑、脱屑;久服清热养阴之中药及免疫抑制剂等西药属寒凉伤胃之品,其齿痕舌提示脾失健运,故初诊服养阴生津、清热消斑之药后则更伤及脾阳,寒湿于内,大便次数增加;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口干加重;病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舌淡红有齿痕,脉濡,皆属太阴脾虚寒湿之象。
燥邪伤津耗气,化热伤血,故养气阴、生津液法需贯穿病情始终。但是人体生理复杂,体质多样,邪气入内后其性质可从体质、饮食及多种因素而化,正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言:“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本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久服伤及脾胃之品,病变过程中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舌淡有齿痕、脉濡”,乃符合《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273条)中:“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此处需注意的是,本案中出现的口干、下利,与少阴病的“自利而渴”不同,少阴病的“渴”是由于下焦阳虚无以化津所致,而本案中的“口干”乃是太阴寒湿,脾无以化津,津液不得濡润口腔所致,且患者无“手足逆冷、小便色白、咽痛、脉微细、但欲寐”等少阴之症,故病仍在太阴,不在少阴[1],此其一也。
其二,从人体正常津液代谢的角度来看,脾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脏器。《素问·经脉别论》有云:“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该段阐述了人体正常津液化生及代谢,离不开“脾气散精”的作用。后世医家对待“燥”的问题上主要是从肺脏入手,因为肺朝百脉,主通调水道,为人体水之上源,可将人体水液输布扩散至全身[2]。但在《黄帝内经》中,水液代谢的途径也有一种走法,就是通过脾的运化输布至五脏六腑,来将人体饮入至胃中的水液化生津液濡养周身[3],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其三,燥痹其主要病机不外乎阴虚津亏,燥热内生。《素问·调经论》云:“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该段将“阴虚”的产生与脾气亏虚联系起来,认为因脾气不盛,不得运化胃肠中之水谷,饮食精华不得输送于上焦,上焦不得宣发津液,同时糟粕滞留胃肠,郁而化热、化燥,出现内热的症状。这段经典论述与本案相结合,提示在临床上当谨守病机,切勿“见热治热”,以犯“虚虚实实”之戒。
故综其以上三点,本例患者出现的“大便次数增多(下利)”是本病辨证的关键症状,提示本例患者目前以太阴脾虚、寒湿不化为主要病机。其口干加重更是寒湿困阻脾阳,脾枢不得转输运化津液上至于口而致。故治疗当从太阴论治,依《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277条)云:“……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故方用理中汤。
3 理论探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燥盛则干。”金元温病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云:“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医门法律》言:“燥盛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皴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外前后,各为病所。”对燥气致病的症状有着详细描述。当代国医大师路志正在《路志正医林集腋》中首次提出“燥痹”病名,次则见于《痹病论治学·干燥综合征》,此后收录于《中国痹病大全》,故现多用此病名[4]。燥痹的常规治疗以“燥者濡之”为治疗大法,其常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主[5]。
本案中理中汤的用法乃以太子参、炙甘草之甘补其中焦,炒白术之苦燥其寒湿,干姜之辛温运化脾土,加用山药以滋化肺、脾之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即是。程应旄对理中汤的见解尤为精辟,其云:“参、术、炙草,所以守中州,干姜辛以温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此理中之旨也。”[6]该段对理中汤方义的论述与《素问·经脉别论》中津液的化生及输布的脏腑走向相吻合,提示理中汤具有调理脾胃枢纽、升降阳气、调节津液生成与布散的作用。
本例患者虽燥痹日久,津亏阴虚,但病程中以太阴脾虚、寒湿内阻为主要矛盾之时,不可忌惮用温化之品,即“有病即病受之”之义。理中汤在燥痹中的应用思路,好比在一块土地上种了庄稼,庄稼干枯了,除了考虑水分没有添加够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那就是土地的收摄水分、将水分转运于根茎的功能是否出了问题?目前,燥痹(干燥综合征)在现代医学的认知中尚未找到有效根治的治療方法,中医学治疗本病的朴素思维亦可作参考。
4 参考文献
[1]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6-317.
[2] 关彤.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辨治思路[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4):504-505.
[3] 王洪图,贺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99-100.
[4]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28.
[5] 谭富媛,陶筱娟.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6):353-355.
[6] 吴谦.御纂医宗金鉴[M].郑金生,整理.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35.
收稿日期:2016-12-29;修回日期: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