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框后的证据

2017-06-21刘德李克南

科普童话·神秘大侦探 2017年6期
关键词:约克克拉克丽莎

刘德+李克南

周四晚上,一条电视新闻引起了约克警长的关注:

关押在丹恩兰肯监狱的抢劫惯犯比尔越狱逃走,并在公路边的指示牌上留言,要报复抓捕和指证他入狱的所有人。警方已向全国发出通缉令,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约克警长十分不安。要知道,比尔是他三年前亲手抓捕的。为防万一,约克让妻子和儿子住进酒店,并嘱咐他们注意安全。

一連三天,平安无事。

周一早上,约克正要去警局上班,突然接到电话。局长说,M大学昨夜发生一起谋杀案,生物系的弗兰多教授和女助手丽莎双双遇害,遇害地点正是教授家中。

熟人作案

弗兰多教授今年54岁,妻子两年前去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约克警长发现,教授家里十分凌乱,餐桌打翻,菜肴洒了满地,所有柜门和抽屉都开着,现金被盗。弗兰多教授倒在靠近门口的地上,胸部被尖刀刺中,深及心脏。女助手丽莎斜仰在沙发上,颈部有一道深深的刀痕。两人的死亡时间大约是昨晚十点钟。现场显然已经被凶手处理过了,没有发现手印、脚印之类的痕迹。

更重要的发现是,房门没有被破坏。据此分析,这应该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凶犯很可能与教授很熟悉,或者是冒充熟人骗开他家的门。

经过进一步的缜密侦查,约克警长发现,弗兰多教授右手食指的指甲缝里有一道不明显的黯淡血痕。这很可能是死者在反抗时,无意抓破凶犯皮肤留下的,是重要线索!警长立即让人对血痕进行DNA鉴定。

接下来几天,经过走访附近居民,约克警长了解到了更多情况。

弗兰多教授生性古怪,平时少言寡语,与他来往较多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男助手克拉克,另一个是他的女助手丽莎。目击者说,昨天晚餐前,弗兰多教授的女助手丽莎和男助手克拉克曾先后去了他家。8点左右,克拉克离开。9点多的时候,一名身穿宽大外衣、戴口罩和墨镜的男子进入楼里,一小时后才离开。

约克警长断定,那个穿宽大外衣、戴口罩和墨镜的男人就是杀人凶手,而且很有可能认识弗兰多教授。他到底是谁呢?

嫌疑人乔治

为了解案发前的情况,约克警长首先传讯了克拉克。

克拉克二十六七岁,精明干练,得知恩师遇害后伤心欲绝。他说,昨天是弗兰多教授的生日,丽莎和他早就商量好,要一起去给教授庆生。但其实除了庆生,还有更重要的事。教授此前曾指证过凶徒比尔,害怕比尔找他的麻烦,想借着聚餐的机会,和他们商量要不要联系警方提供保护。克拉克到了教授家不久,就接到女友的电话,说她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克拉克陪女友去医院,一直陪在她身边。没想到,导师竟……

克拉克的话提醒了约克警长。三年前,狡猾的比尔清除了现场的所有痕迹,警方无法指证他是罪犯。关键时刻,约克请来司法鉴定中心的权威专家、M大学生物系的弗兰多教授,对案犯遗留在现场的一根头发进行DNA鉴定。这个有力证据让凶手最终锁定比尔,他也因此被判处20年徒刑。如此想来,比尔有杀人报复的动机,又急需钱生存,手法也与凶手极像,很有可能就是凶手。

约克想到这里,不禁后悔没及时提醒弗兰多教授防范。

克拉克临出门时,突然吞吞吐吐地说:“警长先生,还有一件事,有损弗兰多教授的名誉……但人命关天,我也不得不说了……其实,弗兰多教授很喜欢丽莎,他们两个关系很亲密……后来这件事被丽莎的丈夫乔治知道了,他一直很不满。昨天晚上他去教授家的时候,看到乔治的汽车也停在楼下,很有可能是在跟踪丽莎……”

“你确定没看错吗?”约克警长问。

“那辆车我见过太多次了,绝对错不了。”

约克警长不由暗暗思忖:这样说来,乔治有作案动机,而且还和弗兰多教授熟悉,也是重要的嫌疑人。

脸上的抓痕

克拉克走后,约克警长一边请求上级加大力度搜捕比尔,一边开始调查丽莎的丈夫,乔治。

乔治已经知道妻子遇害,眼圈发红,神情悲伤,一见到约克警长就悲愤地说:“警长先生,您一定要尽快查出凶手!”

约克警长发现,乔治的身材与嫌犯有些相似,而且右脸上有一道凝结不久的抓痕!他开门见山地问:“乔治先生,有人说你最近怀疑妻子与弗兰多教授关系暧昧,有这事吗?”

乔治先是有些惊疑,随后又坦然地说:“我们夫妻关系很好,丽莎与弗兰多教授的事纯属流言……”

约克警长指着乔治家里被打碎的结婚照镜框,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脸上的抓痕又是怎么造成的?”

“这,这……”乔治一慌,竟答不出话来。

约克警长乘胜追击说:“弗兰多教授和丽莎都是被人一刀毙命。乔治先生,你是一名外科医生,想必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吧?”

乔治语无伦次:“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和丽莎是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可是……可是,我爱丽莎,我绝对不会杀害她!”

约克不无讥讽地说:“我说过是你杀害丽莎吗?不过,有人见到你的车停在弗兰多教授家楼下,请问,你去那里干吗?”

乔治知道隐瞒不住,只好说出了事情原委。

几天前,乔治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说见到丽莎挽着弗兰多教授的胳膊从咖啡店走出来。乔治说着,怕约克怀疑他撒谎,还调出手机里的号码叫约克看。

乔治继续说,丽莎经常帮教授收拾房间、做家务,有时也陪教授去医院做体检。丽莎解释,教授一个人生活很不容易,身体又不好,她作为助手去帮忙是应该的。乔治一直相信妻子,但那个神秘电话让他疑心大增。

周日晚上,乔治想与妻子好好沟通一下,谁知丽莎说,教授今晚请她去家中吃饭,可能晚一些回来。乔治问,教授为什么要请她?她说,最近取得一项重大成果,加上又是教授的生日,所以叫上她和另一位助手一块聚餐,以示庆贺。乔治又问,是什么科研成果?丽莎说,教授要求暂时保密,因为这一科研成果一旦公布,将会在生物学界乃至司法界引起轩然大波。

再三追问,丽莎也不肯透露,乔治有些急了,讥讽说:“你不就是要去和教授幽会吗,何必找这么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丽莎恼怒地骂他“卑鄙无耻”,然后赌气要走。乔治拉着她,两人撕扯时,乔治的脸就被丽莎的指甲划伤了。

丽莎离开后,乔治确实开车跟踪她到了弗兰多教授的公寓。时间不长,就见教授的男助手克拉克也去了。他知道妻子所言非虛,就开车回家了。后来妻子一夜未归,他一怒之下打碎了结婚照的镜框。就在这时,他接到警方的电话,说他妻子昨晚遇害……

约克警长听了乔治的叙述,好一会儿没有说话。

“如果你现在说的是真话,一开始为什么要撒谎?”

“怕你们知道我和丽莎闹矛盾,会怀疑我。”

“请配合我们的调查,接受DNA鉴定。你脸上的抓痕,是与丽莎争执时划破的,还是你行凶时被抓伤的,这个对案情很重要。”

“……好吧。”乔治无奈地同意了。

DNA鉴定

回警局的路上,约克接连收到三个重要信息:

负责医院的探员报告,经询问医院的证人,证实克拉克送女友入院后,整个夜里都没有离开过医院。寻找“陌生人”的探员报告,他们通过电信局,找到了手机持有人,但那人的手机早在一月前就丢了。

最关键的是第三条信息:逃犯比尔已于昨天夜里在另一座城市落网,现正在审讯中。

约克警长怎么也没想到,比尔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逃到了另一座城市。幸亏及时抓到了他,他可是头号嫌疑犯啊!

约克带人迅速直奔那座城市,然而见到比尔后,却大失所望。

原来,比尔越狱后直接去了私人整容诊所,想要整容而彻底隐藏自己,报复的说法只是虚晃一枪。证人证实,弗兰多教授和丽莎遇害当晚,比尔正在接受整容手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凶杀现场。

三个嫌疑人被一一排除后,侦查陷入困境。约克警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下一个嫌疑人来。现在只能等待DNA鉴定结果了。

几天后,DNA鉴定结果终于出来了,令约克警长吃惊的是:弗兰多教授指甲内的血痕竟是逃犯比尔的!既然比尔不是凶手,现场为什么会有他的血迹,难道凶手的DNA信息与比尔的完全一样?遗传学专家告诉他,两个人DNA数据完全相同的情况,仅可能出现在双胞胎身上。然而比尔是个独子。

教授指甲内的血痕,曾是警方最期待、最依赖的线索。而现在,这个线索却变成了最大的疑点。长期以来作为案件终极证据的DNA鉴定受到了严重挑战,约克警长不得不转换思路。

既然血痕与现场的人毫无关系,会不会是有人伪造的?

约克警长猛然想起,教授最近取得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弗兰多教授是世界有名的血液研究专家,他的科研成果,莫非与这可疑的血痕有关系?如果是这样,克拉克就成了重要嫌疑人,会不会他想独占这项科研成果而行凶杀人呢?

约克警长悄悄去医院再次查证,终于查到克拉克那晚曾离开医院一小时之久,时间也与案发时间吻合。

克拉克的嫌疑迅速增大。

案件还原

约克警长问讯克拉克:“那天夜里有没有离开过医院?”

克拉克说:“没离开过。”

约克警长见他不老实,便放出克拉克表弟证词的录音:“那晚,表哥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赶快到医院一趟。我到了才知道,他女朋友住院,让我替他看护一会儿。大约一小时后我才走。”“在这段时间,你和克拉克的女友都说过什么?”“什么也没说,他女友一直在睡觉……”

听过录音,克拉克冷汗淋淋,但仍然狡辩:“我在教授家没有吃饭,那时候饿了,想去吃点东西,才让表弟来替我一会儿。我先前没敢说实话,但也不能证明我去了案发现场呀……”

虽说克拉克守口如瓶,但约克警长还是综合所有情况,将案件进行了还原:

弗兰多教授研究出有关血液的重大科研成果,克拉克为独占成果,决定杀死弗兰多教授和丽莎。他先是用捡到的手机,匿名给乔治打电话,挑拨他与丽莎的关系,让乔治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教授家楼下,成为“第一嫌疑人”。

实施这一计划时,克拉克无意看到了“比尔越狱逃走、扬言报复”的电视新闻,顿时来了“灵感”。于是,他调整方案,决定用新成果伪造比尔的血液,制造比尔报复杀人现场。

当晚,克拉克去聚餐前,在女友的茶杯中放入腹泻药。晚上8时左右,女友喝茶后突然腹部剧烈疼痛,就打电话给克拉克,克拉克迅速赶回,送女友住进医院。接着,他在女友的药中混入安眠药,女友服后不久就睡着了。随后,克拉克就叫与他长相相近的表弟来到医院,替他看护女友。

克拉克溜出医院,开车直奔弗兰多教授的公寓。他换上事先准备好的肥厚棉衣,罩上外罩,戴上口罩、墨镜,装扮成比尔的模样去叫门。教授毫无防范地开门后,克拉克一言不发对着教授当胸猛刺一刀,接着又杀害了还没反应过来的丽莎。

而后,他将伪造的比尔的血液,涂在教授的指甲内,并布置了抢劫现场。清理完现场后,他又回到医院。

克拉克虽然离开医院达一小时之久,可昏睡的女友认为他一直守在身边。而值班护士误把长相、穿着与克拉克相似的表弟当成了克拉克,也误认为他没离开过医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比尔的落网,让他的计划落空了……

约克警长已经断定凶手是克拉克,但关键问题是:证据不足!

看来只能再找教授研究成果的信息了。这一天,约克先生又一次来到凶案现场,在书房里找材料,无意中碰倒一个相框。在相框落地的同时,一件小东西“啪”地一声跟着掉下来,原来是个光盘。

这个光盘已经坏了,约克警长找专业人员维修了好几天,才终于能放出字来。约克警长一看,高兴得险些跳起来,这正是他最需要的东西!

致命的论文

克拉克买好赴瑞典的旅游机票,正要检票登机时,约克警长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出示拘捕证:“克拉克先生,你涉嫌谋杀弗兰多教授和丽莎一案,且有出逃嫌疑,你被拘捕了……”

克拉克愣了一下,连忙辩解说:“我是因为恩师遇害,悲痛欲绝,才决定去瑞典散心的,根本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约克警长没有跟他多说,命人把他带上了警车。

审讯室里,约克警长请克拉克交代犯罪经过。

克拉克不但拒不交代,反而质问他:“你說是我杀了弗兰多教授,请问,我杀人的动机是什么?证据在哪里?

约克警长不动声色地说:“不要着急嘛,听我讲个故事,你就清楚了。

“三个月前,有一个著名教授,在一次实验中出了差错,无意中把一份已经分离出白血球的血液样品,与另一份DNA样本搞混了,结果他发现,前者的血液样品,显示的竟是后者的DNA信息。这个差错触发了他的灵感——神秘的DNA信息是否也可以人为地异体复制?之后,他带领助手进行了大量实验。他先提取一位女子的血液,将血液中的DNA信息成分全部分离出来,然后从多人的头发、唾液中提取DNA样本,用离心机通过“全基因组扩增法”(让微量的DNA样本数量扩增方法)将其扩增,加入那女子血液中。混合后,新血液所显示的DNA信息,就是后者的。就这样,教授的异体DNA复制实验成功了。

“当时,教授的两位助手都支持教授发表《异体基因复制》论文,把这一必将震惊世界生物学界的科研成果公之于众。可教授考虑:一旦这项研究成果广为人知,就可能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用来伪造犯罪现场,将给司法界侦破案件和打击犯罪带来潜在威胁,甚至是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

“所以教授决定:暂时将这项实验成果封存起来,继续研究如何鉴别DNA样本真伪。为防资料外泄,除那份封存资料外,教授当着两位助手的面,将其余资料全部从电脑里删除并销毁。

“教授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这一决定,让一直虎视眈眈的男助手起了杀心。为了名誉和金钱,他终于下了毒手。

“这个教授就是弗兰多,而那个男助手不是别人,就是你克拉克。”

废弃光盘

克拉克脸上掠过一丝惊慌,但随后又冷笑两声,反攻为守:“简直是天方夜谭,你所说的我一点都没听懂,我根本不知道‘异体基因复制是什么,这完全是你编出来的!警长先生,证据呢,请把证据拿出来吧。”

“证据嘛,就是弗兰多教授指甲缝里的血痕,是它帮我们找到了你。”约克警长不紧不慢地说。

“你是说,弗兰多教授指甲缝里的血痕是我的?”

“不,那血痕不是你的。是你事先造好,放进死者手指甲缝里的。”

“什么?你血口喷人!告诉你,我就是想那样做,也没有那个能耐!”克拉克的声音歇斯底里,比猪叫还难听。

约克警长像欣赏被耍的猴子似地看他一眼:“不要发火嘛,我们警察是不会冤枉任何一个无辜者的,我断定比尔的血液是你制造的,是因为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你非常清楚,弗兰多教授早在死前就研究出了这项成果,你作为参与研究的三人之一,当然掌握伪造血液的技术;其次,弗兰多教授的DNA资料库中,就存有比尔的DNA样本,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血液,分离掉白细胞后,再把扩增后的比尔的DNA样本,放进你只剩下红血球细胞的血液中,就制造出携带有比尔DNA信息的血液;况且,现在除你之外,世上还无第二个掌握这种技术的人……”

克拉克大喊冤枉,仍不承认。

面对死不认账的克拉克,约克警长取出一个光盘,插入电脑,按动了启动按钮:“你可能是患了健忘症,这个光盘里面的东西,或许能帮你恢复以往的记忆。”

果然,克拉克刚看了开头,就脸色大变。再看下去,两腿一软,险些晕倒在地。接下来,他不得不承认了作案事实。

其实,约克警长先前的案件复原,正是克拉克作案的真实过程。他满以为杀死教授和丽莎,毁掉封存在实验室里的资料后,这项科研成果从此就只有他一人知晓。待事情平息后,他就移居国外,重复这一实验,然后公布出去。他做梦也想不到,弗兰多教授将那份封存资料又另行复制一份,悄悄藏在了家中。怪不得克拉克一看,就招供了。

更让克拉克想不到的是,弗兰多教授刻录的这个光盘,只是个最早的废弃光盘,因为刻录到一半时光盘发生故障,只好另换一盘。因为这个光盘已经录上一些内容,他不敢乱丢,就带回家里,随手放在了书房的相框后边。这个废弃光盘有幸保存下来,成为破案的关键证据。

其实,废弃光盘里只录了他们研制过程的前半部分,还不能证明研制已经成功。也正是因为如此,约克警长才根据光盘里的有限资料和掌握的情况,大胆推理,与克拉克斗智斗勇,在关键时刻震慑住了克拉克……

弗兰多教授被害案终于划上了句号,然而,这个案子仍让司法界乃至生物科技领域深感忧虑。随着克拉克的被捕,弗兰多教授生物实验室从此不复存在,鉴别DNA样本真伪的研究成果何时面世,还是个未知数。人们悲伤、惋惜,感慨起康德的名言:

“人类,应该赞叹和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只有如此,人们才能在罪恶面前,恪守住心灵的那份纯净。”

猜你喜欢

约克克拉克丽莎
享受烹饪的快乐
享受烹饪的快乐
魔法小女巫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约克水生态中央空调全新上市
美国的诞生(十作)·约克镇大捷
快递爱情
“龙母”开启征战之路 艾米莉亚·克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