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城合作县区先行

2017-06-21范琦娟

决策 2017年5期
关键词:肥东县闵行区双城

范琦娟

县区层面合作项目落地有声、华丽绽放,牢牢扎稳双城合作的根基。

在“上海合肥双城记”仍处筹谋酝酿时,双方县区已跃动起来。上海要转型,合肥要发展,县区合作先行突破,将“要”落实为“干”,激起双城合作中的第一波浪潮。县区层面的合作项目落地有声、华丽绽放,牢牢扎稳双城合作的根基。

平台载体

自上海合肥双城合作提出后,各方力量筹谋献策合力共推。合肥各县区均根据本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以“时不我待”的速度,紧锣密鼓地开启各项对接工作。

高新区主动承接上海外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上海总部-合肥基地”模式;自2010年以来,庐阳区新引进上海地区投资项目136个,投资总额达241.3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比高达90.7%;蜀山区围绕工程机械、电力电气、生物医药等领域,瑶海区围绕物联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以上成果多是企业间的经济合作,面临双城合作新形势,政府需要做的更多。城际合作是一种超越市场的行为,需要以政府导向为驱动,共建产业园区成为有效选择之一。

于是,肥东县积极抢抓机遇,着眼于长三角,主动加强对接,承接产业转移。2016年4月,肥东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干文宏在率队赴闵行区学习考察后,主持起草并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建议肥东县与上海市闵行区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报告》;5月18日,肥东县委书记耿延强带队赴上海闵行区考察;很快,6月下旬,肥东县十二次党代会中就提出:“要紧抓与上海市闵行区‘双城合作的机遇,以高速梁园道口为节点,启动建设合肥上海产业园。”紧接着,7月5日,肥东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合肥上海产业园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良鸿任组长,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干文宏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韩东亚任常务副组长,成员涵盖20位县直部门和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此后,肥东县政协、闵行区政协又多次进行互访交流,签订了两地政协合作交流备忘录,举办了书画联展。正是两地政协的主动作为,为党政部门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2016年12月,肥东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规划范围向该县东北部拓展延伸,与正在筹建的合肥上海产业园融合发展,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以打造“国家跨省双城合作示范园区、合肥产城融合生态引领的经济增长极”。

2017年3月,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2017—2030)正式出炉,规划總面积117.83平方公里,其中撮镇园区47.26平方公里,拓展园区70.57平方公里(梁园、店埠、牌坊、石塘等乡镇部分区域)。4月11日,肥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孙良鸿率队赴闵行区考察,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与上海市莘庄工业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跨区域联动、产业转移、招商引资、贸易物流、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合作对接。除此之外,产业园已与众多上海知名企业达成投资意向。下一步,产业园将与上海临空经济园、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保税区域协会等签订战略协议。

“产业园对肥东县、对合肥市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平台。一方面作为双城合作的落地载体,全面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涵盖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众多领域。同时架起合肥与上海沟通协调的桥梁。”肥东县委常委、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合肥上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韩东亚告诉《决策》。“另一方面,作为先行探索的试点,更多是要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进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以及人才交流模式等,助力合肥迈向国际化,真正落实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并成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点睛之笔。”

这个高规格的合作产业园为何落子肥东?韩东亚对《决策》分析说,首先产业园区内上海企业集聚度高,肥东籍在沪企业多、合作基础好;其次肥东县举全县之力抢抓机遇,迅速行动,从成立筹备小组,到完成规划,启动建设,一气呵成;第三是积极对接,肥东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多次对接,并且每次出行上海,均有阶段性成果诞生。紧跟其后的是抓好落实,签订协议,配套出台各项政策。从筹备到成果,肥东县速度快、成效大、步行稳,堪称积极推动双城合作的县区样本。

先锋力量

“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研究国家发展规划时,庐阳区就提出要有副中心城市核心区的责任担当。双城合作背景下,作为合肥经济文化中心的老城区,庐阳区要如何做好这份担当?”庐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的答案是:从对标上海开始。

早于2012年,庐阳区就开展全区“学上海、找差距、抓细节、提品质”全面践行活动。随着双城合作的推进,交流对接也更加深入。

“首先是从思想上,解放发展理念,提升开放度,确定1341发展思路,厘清老城区发展路径;第二是与上海对接过程中,从自身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角度出发,明细庐阳区四大主导产业;第三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深化以人为本理念,提升生活品质,将为民服务真正落地。”黄卫东告诉《决策》。

其中,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学习与对接,亮点纷呈。庐阳区教育局先后三批次派出青年干部赴上海黄浦区学校充当“影子校长”进行跟岗学习后,2017年3月3日,合肥庐阳区教体局和上海黄浦区教育局签订跟岗学习协议,成为合沪教育领域的首次捷报。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是庐阳区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抓手。在深入考察和学习了上海先进经验后,庐阳区民政局结合实情,自我创新,完成区老龄办的智能转变,建立多部门联动制度,并将“长者照护之家”模式落地为“嵌入式养老”,在全区推开。

在老城区改造工程中,庐阳城管局借鉴上海闵行区华漕镇许浦村城中村改造经验,以‘拆改建管四个原则,落实北部城中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绿化工程方面,学习上海精细化管理的方法,采用增花添彩行动计划等创新性项目。

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方面的制度性衔接,放在双城合作框架下,有着与承接产业转移并重的战略意义。“上海跟合肥若仅仅停留在要素合作,定然是走不远、走不高、走不长、走不深的,关键是要形成制度合作。”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原所长郁鸿胜对《决策》分析道。

庐阳区通过对上海管理理念、操作方法、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通透学习,等高对接,践行于城区建设和品质提升,为后阶段的双城制度对接奠定坚实基础,庐阳区也因此成为双城合作中制度对接的先锋力量。

克服碎片化

由于合肥的城市发展与上海的城市发展有着较大差距,社会管理事业上更多的是去考察、学习、咨询,能落地合作的项目为少。这种学习交流更多是通过县区层面、负责部门、部门领导的单向性行为,难以赢得上海方面的重视。

在宋宏看来,“这些活动大都处于间歇式、临时性状态,缺乏充分的实现合作项目策划、商务活动组织、合作机制设计等准备工作,效率不高。”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上海与合肥行政级别不对等,上海为直辖市,合肥为地级省会城市,对接中必然存在行政权限不对等。“上海是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下一步希望能弱化行政区域的概念。”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说道。

二是合肥上海双方在党政系统尚未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这也是采访中呼声最高的诉求。据《决策》记者了解到,合肥市有关部门正在有力推进此项工作。

三是针对上海的合肥城市形象宣传力度不足,对于合肥的区位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生态资源等比较优势的宣传尚处于零散、碎片、浅表状态,未能形成高成长性中心城市的整体形象,尚未激起上海各界对合肥的足够关注和热情。

肥东县政协秘书长陈继平谈到一个细节,颇具代表性。为进一步互促合沪友谊、拓展合作,2017年肥东县政协与闵行区政协合作举办“翰墨传情·合作共赢”书画联展活动,“我们4月到達上海,筹备展览时,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特意安排多家媒体,密集报道此次活动和肥东现状,让更多的上海人知道肥东、了解肥东,乃至熟悉肥东。”细节流露出闵行区政协的热情积极,但同时也反映出宣传不足的短板。

如何破解?合肥市政协研究报告提出了思路:“促进合肥、上海双城战略合作,要克服碎片化现象,加强整体、系统、持续的谋划与操作,要聚全市资源、举整体之力、谋系统之策、树总体形象,提升合沪双城合作的深度和水平。”

猜你喜欢

肥东县闵行区双城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关于肥东县“党建+ 电商扶贫”的思考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闵行区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状况分析
双城和一周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