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对紫禁城的改造
2017-06-21王爱东
王爱东
清代对紫禁城的改造
王爱东
故宫博物院宣教部馆员,主要从事宫廷历史及文物的研究工作
明永乐皇帝在北京建造了宏伟的紫禁城。清朝建立后,没有像历史上其他王朝那样,对前朝的宫殿或焚或拆,而是承袭紫禁城为皇宫,即所谓「清承明制」。此后,随着政局的稳定和国力的增强,清政府陆续对紫禁城内建筑进行了改建、添建,使得留存至今的紫禁城建筑打上了鲜明的清代烙印。
顺、康、雍三朝对紫禁城的改造
添建箭亭并改造坤宁宫
箭亭始建于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年),当时称为射殿。雍正八年(一七三〇年)进行改建,更名为箭亭。箭亭虽名为亭,实际上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歇山顶大殿。
坤宁宫为内廷中宫,明及清初是皇后寝宫。顺治十三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形制,对坤宁宫进行了改造,东侧两间
屋分隔出来作为皇帝结婚的新房,其他房间改为萨满教祭祀的场所:明间的正门移到东次间并改成双扇板门,形成偏向一侧的「口袋房」;西尽间隔成存放神亭、神像和祭祀器皿的夹室;明间和西侧三间作为神堂,南、西、北三面室内增添万字大炕,东北角分隔出一间小屋,内设三口煮肉大铁锅,以及做打糕的工具。
增建传心殿
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在文华殿东修建传心殿。传心殿属古代汉族宫殿建筑,是皇帝御经筵前行「祭告礼」的地方,由一组长方形院落组成,包括治牲所、景行门、传心殿三座主要建筑和祝版房、神厨、值房等附属建筑。传心殿内设牌位,正中是皇师伏羲、神农、轩辕(黄帝),帝师尧、舜,王师禹、汤、文王、武王牌位,东西两侧分别为周公、孔子牌位。
增建城隍庙与斋宫
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在紫禁城西北角,紧依西城垣添建一处独立的建筑— 城隍庙。城隍庙规模不大,由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庙门、正殿及东西配殿,建筑等级较低,正殿内供奉紫禁城城隍之神。
雍正九年,拆除了东六宫南侧明代的弘孝殿、神霄殿,在原位置上修建斋宫。斋宫有两进院落,正殿面阔五间,后殿(诚肃殿)面阔七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代和清初,祭祀天地之前的斋戒都在天坛、地坛的斋宫内进行,在紫禁城内修建斋宫以后,斋戒仪式多改在紫禁城内进行。
乾隆朝对紫禁城的改造
改建重华宫
乾隆皇帝登基后,将其作为皇子时居住的乾西二所升格为「宫」,随即又对整个乾西五所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形成了以重华宫(即原乾西二所)为中心,前有殿(崇敬殿)后有宫(翠云馆),左有漱芳斋,右有建福宫花园的建筑格局,进而成为乾隆皇帝宴赏、娱乐和休息的重要场所。
改建慈宁宫
明朝嘉靖年间,在内廷西部形成了以慈宁宫为核心的太后及太嫔妃们居住的区域。顺治年间孝庄太后崩逝后,慈宁宫只用作举行重大典礼活动的场所。雍正皇帝驾崩当年,乾隆皇帝着手慈宁宫及其周边院落的整体改扩建,将慈宁宫西院改建为寿康宫,作为崇庆皇太后居住的宫殿。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慈宁宫,将原来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后寝殿改为大佛堂,作为崇庆皇太后进行藏传佛教佛事活动的场所。改建南三所
明代的南三所区域原先是太后、太妃居住的慈庆宫,后改为太子居住的端敬殿、端本宫。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
改建成南三所,作为皇子们的居所。三所东西向依次排列,皆为前后三进院落,形制相同,中殿明间后部均设大灶,上置大铁锅,西侧两间设万字大炕,东侧两间为奥室(内室),作为祭祀、会客的厅堂。
兴建佛堂
乾隆时期在宫中大肆兴建佛堂,佛事活动也很频繁。养心殿及东西配殿均设有佛堂,供皇帝专用。宁寿宫建筑群中的养性殿、梵华楼、吉云楼也设有佛堂,是供乾隆皇帝传位嘉庆成为太上皇时使用。雨花阁在明代原为隆道阁、道心阁,供奉道教的三清诸神。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仿照西藏托林寺坛城殿,将其改建成一座藏传佛教密宗建筑。改建后的雨花阁为阁楼式建筑,外观三层,四角攒尖顶,覆以鎏金铜瓦,形式独特,具有浓郁的藏式建筑风格。
兴建与改建戏台、花园、藏书楼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建了许多戏台: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在乾西头所漱芳斋院内建有大戏台,室内则有风雅存小戏台;乾隆二十五年在寿安宫建三层大戏台(嘉庆四年拆除);乾隆三十六年在宁寿宫建畅音阁大戏台、倦勤斋室内小戏台和景祺阁小戏台。
乾隆皇帝在宫内修建了许多花园,如建福宫花园等,最有名的就是专供自己退位当太上皇时使用的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该处建筑在较为狭窄的空间里巧妙布局,层峦叠嶂,楼堂殿阁点缀其间,环境优雅而富有生气。此外,乾隆皇帝还改造了明代兴建的御花园。
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下诏,在文华殿后面,仿照宁波天一阁兴建藏书楼文渊阁,专门用来收藏《四库全书》。
改建宁寿宫
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〇年),乾隆皇帝开始改造内廷东路原为皇太后居住的宁寿宫,作为其退位后颐养天年的太上皇宫殿,改建后的宁寿宫功能非常齐全,理政、就寝、祭神礼佛、读书娱乐等设施一应俱全。
乾隆四十六年,盛世之下的清王朝已经明显露出衰败迹象,乾隆皇帝开始对之前大兴土木的做法进行反思、检讨,写下了《知过论》。自此之后,乾隆皇帝也确实未在宫中大兴土木,清代对紫禁城的大规模改造遂宣告结束。
清代对紫禁城改造的动机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位皇帝对紫禁城的改建、扩建,我们今天看到的紫禁城已与明初的规划布局有了很大的不同,使用功能也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无疑是为了适应新的使用需要。
学习汉文化
清初,统治者确定了全面继承明代典章制度文化的治国方略,康熙皇帝注意学习吸收汉族传统文化,在紫禁城内始建传心殿,作为御经筵前行「祭告礼」的地方。「经筵」是专为皇帝研读经史开设的讲习,由学识渊博的大臣轮流侍讲,为皇帝治国理政提供借鉴。之后的清朝统治者沿袭了这个做法,如雍正皇帝不惜违背规制,在紫禁城西侧的咸安宫设立官学,让皇子与八旗子弟学习汉
文经典,为清帝国培养精通汉文经典的统治人才。又如乾隆皇帝更加注意学习汉文化,专门修建了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等。
保持满族文化传统
清朝统治者在注意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十分注意保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传统,防止本民族文化被彻底同化。顺治皇帝对坤宁宫的改造就是为了沿袭满族的文化传统— 萨满教祭祀活动的需要。萨满教是多神教,祭祀的神像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帝,以及满族崇奉的蒙古神、画像神等,多达十几种。为保存满族文化,有清一代在坤宁宫举行的萨满祭祀相沿两百余年不断。坤宁宫每天都要举行朝祭和夕祭,遇春秋大祭、求福祭、腊月二十三祭灶等重要祭祀,皇帝皇后都要亲自参加。乾隆年间在对南三所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每所的中殿也都仿效坤宁宫设立萨满祭祀的场所,以便让皇子们定期进行祭祀活动,不忘传统。
顺治、雍正皇帝增设、改建箭亭,
为的是保持满族骑射传统。满族是关外马上民族,能征善战,惯于骑马狩猎。入主中原后,为防止贵族子弟「废骑射,以效汉俗」,顺治年间建造了箭亭和射箭场。雍正年间又将其进行大规模改建,作为清代皇帝、皇子、皇孙骑马射箭之所,以及举行武状元殿试的地方,这是满族八旗「骑射为本」传统在紫禁城宫殿建筑上的反映。箭亭明间立有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御制石碑,内容都是教育后世子孙勿忘祖先「马上得天下」功绩以及不要荒废武功的训导语。
从「以礼为本」到「以人为本」
明代修建紫禁城时强调「以礼为本」,忽视人的使用需求。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皇帝在维护皇权至上的同时,更注重考虑实际生活需要,努力营造惬意的环境和方便舒适的日常理政、居住空间,同时也注重建筑布局、环境、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实用性,通过日积月累的不断改进,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乾隆皇帝除了在京郊、外地修建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盘
山静寄山庄外,还在紫禁城建筑的改建过程中尽量营造适合居住、休憩的空间。如建福宫和宁寿宫,都在内廷居住部分自由灵活地安排建筑布局,修建一体化的园林,叠有假山,配种大量植物。在漱芳斋、宁寿宫、寿安宫等处更是兴建了多处戏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雍正皇帝对紫禁城的改造主要是出于「保佑平安」、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可以说是为了满足自身实际需求。雍正皇帝继位之初,康熙朝皇储之争的影响仍然存在,在一次出宫参加祭祀时,雍正皇帝就曾险遭行刺。因此,雍正皇帝修建斋宫,此后祭祀天地之前的斋戒即在紫禁城斋宫中举行,使得安全性大为增加。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在紫禁城西北角楼内侧修建城隍庙也是出于「保佑平安」的考虑。城隍神是天界保佑城市万民平安之神,能消灾解厄,定国安邦。城隍庙选址在紫禁城西北隅,是内金水河的入口,为八卦中的乾位,风水地位十分重要。雍正皇帝在紫禁城内修建城隍庙是为了保佑整个紫禁城的平安。
宁寿宫花园鸟瞰
尊崇藏传佛教
清朝统治者把藏传佛教作为治理蒙藏地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积极加以扶持。康熙年间,藏传佛教在宫中的地位得以确立— 藏传佛教佛事活动作为一项制度被列入《大清会典》,并设立「中正殿念经处」专门管理宫中藏传佛教事务。紫禁城中一些道教宫观,如位于建福宫花园之南的隆德殿,原是嘉靖皇帝供奉道教神像之所,清代即改建为中正殿,用以供奉藏传佛教密宗像,之后又经多次修建、改建,最终形成了以中正殿为中心,包括宝华殿、梵宗楼、雨花阁在内的一组藏传佛教建筑群。
清代几位皇帝对紫禁城的改建、扩建,其中的原因与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汉族文化同时又注重传承本民族文化,极力防止其民族文化被彻底同化;在维护皇权至上的同时又注重实用性,更强调满足实际生活需要;突出藏传佛教在清代受尊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