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40例疗效观察
2017-06-21徐伟群
徐伟群
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 浙江 武义 321200
妇科集验
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40例疗效观察
徐伟群
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 浙江 武义 321200
产后乳汁淤积 穴位按摩 手法通乳 芦荟湿敷 艾灸
笔者采用综合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40例,取效甚好。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发生产后乳汁淤积80名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排除乳腺先天发育畸形及脓肿。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27.4±2.4岁;新生儿体质量2.4~4.2kg,平均3.4± 0.6kg。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26.5±2.5岁;新生儿体质量2.5~4.4kg,平均3.5±0.8kg。两组产妇发病均为产后2~15天,临床表现为乳腺红、肿、热、痛,乳汁排出不畅,乳汁淤积程度为Ⅰ~Ⅲ度的产妇。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采用艾条温和灸乳房乳汁淤积部位30分钟,直至艾灸部位皮肤发红。进行穴位按摩、手法通乳,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操作者站于患者背侧。从头前额开始,右手五指伞形展开,稍用力,从神庭穴渐移至百会穴,再移至风池穴,反复做5~8次;双手拿捏两侧肩井穴2分钟。暴露患者胸部,在操作者手上涂抹麻油,先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摩膻中穴,再点按乳中穴,以排空乳晕部乳汁,弹拨极泉,点按乳根、期门、天池、鹰窗、神封、曲池、少泽穴各5次。用双手全掌交替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50~100次。一手固定乳房,另一手手掌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以“W”形施以轻柔手法,有硬块的地方由轻到重顺时针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双手手指指腹按在淤积乳汁的肿块边缘,以乳头为中心,沿着乳腺管的走行方向,做向心性按摩,也可施以指揉、指摩、指梳等方法。每日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通乳后,芦荟外敷:取新鲜肉厚叶大芦荟适量洗净,切去毛刺、尖端,捣碎成糊状叶肉汁后均匀敷于乳汁淤积部位上,厚约0.2~0.4cm。纱布平铺在芦荟上,再用干毛巾盖上,在哺乳、通乳后或在两次哺乳之间外敷15~30分钟,每天4~5次。
2.2 对照组:采用艾条灸30分钟后,应用传统的挤奶手法(一压一放)。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治愈:乳房胀痛及硬结消失,乳汁排出畅,恢复正常哺乳。有效:乳房胀痛减轻,硬结明显变小或者变软,用吸奶器能吸出乳汁,尚可哺乳。无效:乳房胀痛及乳腺结节无变化或加重,无乳汁分泌,不能哺乳或发展为急性乳腺炎。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产后乳汁淤积的病因主要是肝气郁滞、火毒内侵所致[1],治疗宜疏肝理气、通乳散肿。艾条灸集热疗、光疗、药疗于一体,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化瘀之功。产后针对性穴位按摩既能疏通乳络,又能消肿、散结,促进乳汁分泌及正常排泄。神庭、百会、风池穴属督脉,按摩此三穴有调节阳经气血之效;肩井属手少阳、阳维之交会穴,主祛风清热、活络消肿;膻中为气会,有行气宽胸、行则血行之效;点按乳中穴类似婴儿吸吮乳汁,能放射性促进乳汁分泌;点按期门穴,有疏肝解郁、通经活络、清泄肝火之效;鹰窗、神封、天池、极泉、少泽诸穴合用有疏通乳络、消肿止痛、化瘀散结、理气下乳之效;点按曲池穴,以清泄阳明之火。皮肤介质选用麻油,因其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手法通乳,通过手指手掌的局部震动,可以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使堵塞乳腺管的乳膜冲开,促进淤积的乳汁排出。芦荟水分多,捣成糊状后黏性较强,易固定在乳房上起到湿冷敷的作用;其能渗透到皮肤深处,在病灶处直接发挥活血止痛、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的作用。诸方法合用,共奏疏肝理气、通乳散肿之功。
[1]李香萍.通乳汤治疗乳汁淤积4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397.
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