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嘴唇地运用在乐器学习中产生的作用

2017-06-20吴俊艳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嘴唇吸气振幅

吴俊艳

根据物体振动发生的原理,振动体的大小,(厚薄,长短)和振动体材质的软硬程度,决定其振动幅度的大小及由此产生的声音的高低。振动体越大,振动时的振幅就越大,震动频率就越慢,发出的声音也就越低。振动体越小,振动时的振幅就越小,振动频率就越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高,同样,物体材质越松软,振动时的振幅就越大,振动频率就越慢,发出的声音也就越低,物体材质越坚硬,振幅就越小,振动频率就越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高。因此嘴唇不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声体,而且,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能产生高低音的发声体。因为嘴唇在振动发声过程中,其本事具有物体振动的因素,同时又有生理机能的因素。所以,在嘴唇振动发声的过程中,其本事具有物体振动的因素,又有生理机能的因素。 吸气时首先要使喉头放松、口腔打开、下巴放松,感觉要如同往瓶内盛水那样由下而上。也就是说,要先用扩大腹部来吸气,然后再略微抬肩、胸腹部向外扩张,使胸腹部吸满气。在很多有关管乐器吹奏方法的教师都指出“不要抬肩吸气”,但是没有说明其理由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快速吹奏的抢吸气时,用抬肩吸气会使气吸不快,而且吸不多,并且抬肩会分散气息的强度,所以不能用抬肩来吸气,而要用腹部向外扩张的方法吸气。但是,如果是吹奏慢而长的乐句和准备吹奏高音前的吸气,就必须在腹部和胸部吸气的同时抬肩,才能使气息充足。在吹奏前先將双肩自然下垂,然后将吸满的气息再度下沉、浓缩至腹部。当然这只是一种为充分吸气而做的一系列腹部扩张运动。请留意一下打太极拳时双手的起势动作,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标准的深呼吸方法:“手势随着吸气由下而上,呼气时手势由上而下。其手的动作展示着气息的走向。吹奏时的呼吸状态也应如此:吸气要由下而上直至抬肩,呼气要由上而下、腹部持续扩张。

关于呼吸方法,历来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之说,但这两种呼吸方法都有很大的不足。胸式呼吸只强调胸腔气息的充足性,而忽略了腹部对其的支配性,“只抬肩吸气,但不下沉用气”。腹式呼吸强调了腹部扩张对气息的支配性,但往往会忽略胸腔的扩张而形成假呼吸现象。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将腹部扩张,并将腰部的皮带撑紧,其实肺里没有吸到多少气,因此在吹奏高音、长音、强音时仍然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假吸气”造成的原因。胸腹式联合呼吸是一种较为完整合理的呼吸方法,当然要真正掌握它,是不容易的。在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时,不但要学会充分地吸气,更要学会用气。

事实上,刚刚吸满的气息其本身的张力很强,所以必须通过横膈膜下沉使气息得以保持。我们可以这样体会一下:先使肺部吸满气,然后腹铜管乐教学法部用力向外扩张就会使气息往下沉,并使得腰间的皮带被腰部始终有力地撑住,这样就能使气息保持住而不外泄,俗称“气沉丹田”。但是,从生理学来说,气只能吸到肺里而不可能吸到腹部。因此,“把气息沉到腹部”这是一句不符合生理学,但是符合声乐学、吹奏学的意识指导语言。那么,腹部的扩张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个人认为,腹部扩张是为了能让肺部更充分地吸满气而在主观意识的指导下主动地将腹部往外扩张形成的:而不应该说成是因为充分的气息使得肺部膨大,从而把胸腔内的各种脏器往下推挤致使横膈膜下移所致。所以,客观上形成的充足的吹奏气息如果失去主观意识控制来加以保持的话,就会造成:要么憋着不动而成为“一潭死水”,要么一开口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而无法坚持长久。因此,所谓保持气息的状态不是一个僵硬不动的,而是一个通过控制气息而进行的运用气息的过程。因为保持气息指的不仅仅是吸满气息后或吹奏前的气息状态,而且包括吹奏中的气息状态。吹奏出的音,其音色如何,与气息保持得好坏也有很大关系。如果腹部不能保持好气息的话,气息势必上浮,造成胸部、颈部、喉头、口腔的紧张而使吹奏出的音音色浑浊、闷暗、紧张、麻木。因此,要想获得音色轻松透亮的音,那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

所以,在嘴唇振动发声过程中,高低音的形成不仅仅依赖于天生的嘴唇厚薄的振动条件,而应该更注重利用嘴唇肌肉的生理机能的调节作用来组成符合产生高低音的不同条件,这才是符合吹奏铜管乐特性的,并能正确掌握产生高低音吹奏技巧的关键。我们可以这样来体验一下:当上下嘴唇自然闭合将气呼出时,就会使气流摩擦嘴唇而振动发声;而通过嘴唇肌肉的一些变化,嘴唇这一发音体的大小,软硬度也就随之产生变化,其振动发出的声音自然也就高低不同。归纳起来有三种:如果缩小嘴唇的振动面积,就能因其振幅变小,振动频率加快而产生高音;相反,如果放大嘴唇的振动面积,就能因其振幅增大,振动频率变慢而产生低音。

以上就是我对嘴唇地运用在乐器学习中的作用的认识,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多多指出。

猜你喜欢

嘴唇吸气振幅
年纪大了 嘴唇瘪了
嘴唇干裂怎么办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