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017-06-20葛自现夏学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材料施工

葛自现+夏学刚

摘 要:现场安全管理既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是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企业管理要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更好的保证工程进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施工项目的优质高效, 以最少的时间, 合理的进度, 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其次,物资和建筑材料管理也非常重要, 对于建材的进出、使用和损耗等都进行详尽的登记, 达到降低物资消耗,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第三,以先进的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理论为指导, 与施工技术人员互相配合, 改进施工方法, 增进施工效率,争取以最高效的组织方式创造出质量合格的工程成果。除了上述几点之外,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因为安全是每项工程的生命线。对于各种安全隐患、事故苗头, 要在通过平时仔细的观察和预控, 一旦发现隐患, 要及时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 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进而避免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员问题。因为人是决定一切行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是所有行为的主导, 所有的设备、数据资料和原材料等物质基础只有在人的合理运用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做好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一项工程质量的高低, 首先取决于其参与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目前我国正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时期, 市场发展迅速, 而建筑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存在技术施工人员水平不过硬、知识结构不完善、工人素质不过关等问题, 是我国建筑市场平稳快速发展中的一大的难题。

2.设备和材料管理问题。在设备管理方面, 由于大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机械的选用及组合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 严重影响了现场安全。主要表现在:机械选用研究不够, 机械性能不好; 机械使用率不高,生产率低下; 机群配置不强, 联合运转效率不高。另外, 不注意机械使用过程中保养维护, 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 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在材料管理方面, 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模式, 各个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由于工程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 很多工地没有根据材料的性质以及重要性分类存放,往往是将不同种类的材料堆在一起, 相互影响, 降低了材料的使用性能, 也无形中降低了使用效率。例如, 不按规定在钢筋棚内设置支垫堆放,造成钢筋变形、锈蚀。还有些材料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其失效。另外, 工具性材料如脚手架、模板等在装拆时不规范,乱扔、乱碰,损坏程度大, 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安全隐患问题。

(1) 防护方面:施工现场工人不佩戴安全帽; 安全网杂物过多、有破损现象、安全达不到规定要求; 高处作业不佩挂安全带;楼梯、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等临边洞口没有设置防护, 有的虽然设有防护, 但设置达不到规定要求, 也没有警戒色; 基坑、屋面、楼板、阳台等临边防护不严, 防护栏没有涂刷警戒色。

(2) 安全警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数量不足、悬挂位置不当。未按规定使用人性化安全警示用语牌; 安全警示对施工人员是一种无形的安全教育, 而施工企业往往疏忽它的作用。

(3)施工用电及机具:不安规定设置电箱, 导致电箱超负荷运作; 有的电箱前堆放杂物; 或者未按规定设置防雨设施, 这些都极易造成漏电触电事故。机械设备不按规定设塔吊指挥或指挥联络信号不明确; 搅拌机与合灰机传动部位未设置防护罩; 未按规定关闭外用电梯与物料提升机各层卸料平台的安全门等等, 都是施工安全的严重隐患。

三、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是各项工作的实施时的参照准则所以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坚持科学有效的原则, 认真加以研究和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机械设备的选择、劳动力组织、材料性能要求等都要认真考虑周到; 对施工进度计划表、材料采购计划、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控制工程施工周期的质量、安全进行详尽的安排, 并且要留有余地。 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批准后,就应该认真执行,确保整个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实施。

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及设备安全管理。材料设备的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了解工程进度要求, 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 制定材料管理目标,确定材料的供应方式, 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 做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第二, 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 其主要内容有:履行供应合同, 保证施工安全需要; 合理安排材料进场, 做好现场材料验收;根据施工进度变化, 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 对现场物资加强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组织材料设备的合理使用。 第三, 施工即将结束的时候, 根据收尾工程的工序和进度, 清理料具; 及时拆除临时设备; 组织多余料具退库; 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进行材料结算, 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3.重视并加强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行责任管理。从企业的各级领导、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各个职能部门再到各个岗位的工人都应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并对自己的安全工作负责。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安全高度重视。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规程,掌握各种安全操作要领。让“安全第一”入人心。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获得安全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建筑企业的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环境、作业条件、施工生产对象等经常发生变化, 产生的问题事前难以预料, 而且一些职工安全意识不足、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必须经常对施工生产中的各要素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随时发现隐患, 收集并传递信息, 及时落实整改,控制事故的发生。

4.提高认识, 加强监管。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人员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 从思想上入手, 加强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抽查等制度, 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制, 重视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及时采取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调整和解决,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正常进行。

四、结语

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快速演变,国外建筑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越来越大,也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化。因此,只有加強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才能保质保量地创造出优良的工程, 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钟莹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绍武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探讨山西建筑2008.

[3]宋凯论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3.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材料施工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最美材料人
材料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