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与保护对策

2017-06-20邓兵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保护

邓兵

摘 要:我国从1956年首次创建自然保护区——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目前已建立了274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47万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4.8%,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2%。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保护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保护与开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仍存在模糊界限,因此本文结合广东省郁南县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与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保护

一、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85年11月19日,保护区面积开始时只有2.67km2,2008年扩大为63.53km2。保护区位于郁南县平台镇,距县城都城镇约20km,距广西苍梧县城石桥镇约30km。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丘陵低山地貌。最高峰鸡心顶海拔753m。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99%,受地形遮蔽和茂密森林影响,日照时间较短,空气湿度大,但负离子浓度高,最高处达10万个/cm3。区内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计有植物资源1600种,动物资源260种,其中珍稀物种包括1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其中桫椤群落是两亿年前的刁遗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而郁南黄杞被专家鉴定为国内唯一发现的新树种。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管理开发因素。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责分工不明确、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問题,采用的管理模式老旧,已难以适应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的保护,由此造成的问题就是过度开发。例如为了满足旅游者需要,大规模开发建设,以至于旅游开发失控,或者“掠夺式”的农牧业发展和工矿业高度发展等,从而对生态环境整体性造成破坏。目前,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程度较低,距离其他自然保护区的开放程度较远,但这些因素值得警惕。

2.当地经济发展因素。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利弊皆有。好的方面说不让伐树林农可获得一定补偿,而且生态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也是一个机遇。但不好的方面也很突出,因为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偏远落后地区,当地居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保护区划定以后限制了村民原有的经济活动,采集、牧养、伐树等行为被禁止,相当于减小了居民生存空间和经济来源。这种情况让保护区居民不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例如盗取保护区自然资源进行高价贩卖。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所属林地包括:南江口镇上选村、西坑村、黄岗村的林地;建城镇大历村、冷水村、东坑村的林地;历洞镇内翰村、水源村、中里村、农林村的林地。以前村民可以像其他林区农民那样经营,但设立保护区后要封山育林,传统维持生计路子被断了,而村民又无法很快掌握新的生活手段,对其生活造成影响,无形中也增加森林管护的压力。

3.自然保护区经费来源与资源权属矛盾因素。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来源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得到国家财政的支持,而县级自然保护区只能得到县财政的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地方政府财政不富裕,资金来源就成问题。林地权属是林区改革重要任务,一些保护区因为权属没有厘清,造成保护区内资源破坏。这些因素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显然不应忽视。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在面积扩大以前比同属省级的其他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少一半以上,保护区面积扩大后资金状况有所改善,但因管护面积增加,管护压力并没有减小。5000亩(3.33 km2)安排1名护林员,难度还是不小。

4.灾害因素。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大敌。清明、重阳是我国传统祭祀祖先的日子,有些群众在烧纸、放鞭炮过程中不慎就会引发火灾。平常烧灰积肥、野外烧烤、乱丢烟头也都可能引发火灾。我国原始森林比较少,前些年生物多样性观念不强,大量人工林为纯林,病虫害容易成灾。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历洞、建城、南江口三镇交界地带,人口稀少,再加上多年的封山育林,植物多样性丰富,所以大片纯林现象少见,但也不应忽视病虫害影响。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坚持保护优先、开发适度的原则。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标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所以开发建设应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前提下开展。然而传统上采取从上至下行政监督的保护模式,往往造成保护与建设脱节,使当地居民与保护区之间处于对立关系,因而传统保护模式应向开放、共同参与的模式转变,以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就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而言,应当加强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并以生态保护与旅游协调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点突出的原则加快保护区建设。

2.建立保护区-社区共生发展模式。针对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之间矛盾,适用共生理论。该理论将保护区、当地居民、地方政府、管护机构纳入利益相关的共生单元,各单元之间既相互依赖又互有冲突,必须通过帮助当地居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实现共生发展目标。对于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来讲,应尽快理顺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标准,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建设和管护保护区的积极性。

3.扩大资金来源,明确权属关系。解决好保护区建设资金来源是实现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关键,一方面应争取各级政府建设资金到位,另一方面应扩大资金来源,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我国碳汇交易市场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应加快固碳能力的评估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建设,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保护区建设。当然明确林地权归属关系也是保护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快划界和林权转让工作,理顺保护区各方关系。

4.提高防灾意识,依法依规管理。保护区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社区组织、新闻媒体、教育部门的联系,扩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鸣,提高对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遵守保护区防火规定,不留火种,文明祭祀,安全生产。同时加强森林管护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并严格训练,提高防火扑救技能训练。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坚持预防为主,加强监测,以提高森林保护能力。

四、结语

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满60年,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自然保护区的快速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结合广东郁南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情况,对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探讨了应对之策,希望此文能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有所借鉴,不妥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静,孙军平,石磊,等. 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S1):270-273.

[2] 黄宏.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237-240.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保护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