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农药可湿性粉剂的质量和标准分析
2017-06-20杨丽凰
杨丽凰
摘 要:分析了我国农药可湿性粉剂的质量低于国际水平的原因,阐述了在加工工艺和设备、配方、标准和检验诸多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提高装备水平,增进技术交流和加速我国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建议。
关键词:可湿性粉剂;悬浮率; 生产设备
目前国际上有50多种农药剂型,我国有近3O种。如果按产量计算,1982年我国列前5名的剂型是粉剂、乳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和水剂;现在则依次是乳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粉剂和水剂。从农药登记公告中知道,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可湿性粉剂是在稀释过程中,能形成一种稳定的,可供喷雾的悬浮液。本项目的可湿性粉剂有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25%扑草净可湿性粉剂、80%莠灭净可湿性粉剂、40%乙·莠(去津)可湿性粉剂、50%多硫可湿性粉剂、46%克植蝇可湿性粉剂、20%丁·苄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6%扑·苄可湿性粉剂等12种产品。。近年来,尽管新剂型如悬乳剂、水乳剂发展较快,但产量低,难成气候。所以在加快新剂型开发的同时,努力提高乳剂、可湿粉的质量是近千家农药厂共同关心的太问题。乳剂的配制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只要配方正确,原材料合格,它的质量指标比较容易控制。
可湿性粉剂生产时,首先按一定比例将农药原药、填料、表面活性剂(湿润剂、分散剂等)、辅助剂(稳定剂、警色剂)进行配料并用无重力混合机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用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过程采用旋风除尘器和脉冲除尘器进行收尘,粉碎后的物料再经过混合后,通过粉剂定量包装机进行包装,包装过程采用再脉冲除尘器进行收尘。上述几种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相同,只是不同的产品所用的农药原药各不相同。可湿性粉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其生产工艺及污染工序流程见图。
图可湿性粉剂生产工艺及污染工序流程图
而可湿粉的加工相对乳剂丽言就复杂些,要求也高些,尤其是它的悬浮率指标不仅有关。其中有一些影响因素很不容易把握好,又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国家质量抽检时,暴露的问题比较多。悬浮率不合格成为农药界比较集中的话题,自然也成为我国农药加工落后的例证……我们认为,只有找到了质量上不去的真正原因,才能把我国农药可湿粉的质量搞上去,迅速达到国际水平。本文想对这个问题,谈点看法和体会,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农药可湿粉生产中的问题
1.加工工艺和设备问题。可湿粉的加工工艺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范围内,而且要求药粒和助剂、填料问混合均匀,所以对可湿粉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这方面的阐述,已有专著问世 。实践证明,理想的工艺是“多粉”(多次粉碎)“多混 (多次混合)工艺,理想的粉碎设备是气流磨,理想的混合设备是双螺旋混合机。毫无疑问,这种工艺和设备达到最佳的匹配对于可湿粉悬浮率的提高极为重要。综合国内外可湿粉加工工艺,设备的优点,我们认为表2的流程比较适合我国众多厂家的情况。
2.配方技术问题。如果产品粒径分布问题解决了,悬浮率仍上不去,十之八九是配方技术问题,而配方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影响悬浮率提高的核心问题。工厂用的配方一般有如下几个来源,一是科研院校转让的,这些配方精心研究,考虑周全,经济合理,筛选程序化,但对因原材料变动而可能带来的变化,一般缺乏生产佐证。另一些工厂的配方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这种配方能解决实际问题,是生产经验的积累,有较大宽容性,对原材料质量变动有较大的适应性,但由于工厂条件有限,配方的优化及经济性不能说是最佳的。再有些工厂的配方是采用移植办法弄的,由于急于出产品,在投有弄清别人的配方的特点、优点、缺点的情况下,百分之百照搬,而且在学中走样,因而出现“南桔北枳”现象。
3.产品的检验问题。产品的化验和检验仍是工厂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有些生产厂没有化验室;有些工厂不是批批检验;有些工厂则只做含量、悬浮率指标的检验,其他指标就不做了可见,要把质量法完全贯彻下去并把它执行好,仍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4.及时掌握标准信息。产品质量要赶上国际水平,就要求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尽管我国农标委有一些FAO和WHO标准,但对蓬勃发展的我国农药工业来說,还不能满足需要。举例说,吡虫啉的可湿粉日后会有太的发展,有关吡虫啉可湿粉的国外信息却不多。因此如何加强国际信息与我国的计算机联网就有许多工作去傲。
5.单一药品可湿粉系列化。早些年,主张一个制剂一个标准,所要生产不同浓度的{圄剂时,叉要起草标准,履行标准鉴定等各项手续,登记时叉得给不同的编号,程序繁杂,不利生产 建议可使单一药品的可湿粉中的不同含量系列化,做到一个标准管住多个不同含量的可湿粉。这一方面使于管理,也可避免为了逃避国家标准的约束,而随意搞个企业标准了事;标准系列化后还可规定,凡是复配制剂中的技术指标不得低于单剂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这样,单剂与复配剂也统一起来了。
二、结论与建议
1.目前,我国可湿粉产品的质量虽有一些赶上了国际水平,但总体来说还是低于国际水平。尽管气流磨国产化、普及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技改的任务仍很重,只有认真解决了农药可湿粉生产中的前述3个问题,我国的可湿粉才会全面赶超国际水平。
2.应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可湿粉加工技术交流会,加速农药可湿粉标准制修订进程,尽快实现全部标准和国际接轨。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让每次会议都有意安排解决两三家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一两个产品的质量问题,这样用不了多少年,我国可湿粉的质量就会出现齐头并进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学诚.浅析我国农药产品质量等问题 化工标准化与质量监督.1997、7.
[2]蒋志坚.马筑龙.可湿性粉剂.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