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常见故障及质量提高措施
2017-06-20陈光华李肃秋
陈光华+李肃秋
摘要 本文结合开封市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实际,探讨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常见故障,分析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质量提高的措施。
关键词 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常见故障;测报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236-01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气象要素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观测,仍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报表编发等,很难充分发挥自动气象站效益,阻碍台站工作效率,还使测报人员的额外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现有气象观测业务很难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进行改革刻不容缓。
1 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常见故障
1.1 采集单元故障
新型自动气象站中采集单元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整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资料丢失,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出现异常;风向风速、湿度、温度、降雨量等气象要素数据缺测或乱码。采集单元故障的原因:雷击等造成采集单元、采集主板和控制面板不同程度损坏;电磁干扰作用降低采集数据成功率。测报人员要及时查看通信软件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利用手工卸载数据确保采集器复位,一旦发现采集器指示灯闪烁间隔异常,应分别检查直流和交流输入灯情况,若均正常,说明采集单元故障,直接更换或维修采集单元即可[1-2]。
1.2 通道防雷板故障
通道防雷板故障表现为观测的一部分气象要素数据异常,可能是雷击烧毁通信板、损毁防雷管或击穿防雷板。借助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各个通道,认真查看上、下通道是否相通或与其他通道是否相通,如果是则说明防雷板破损,要更换新的防雷板,反之即为其他原因。
1.3 风向传感器故障
风向传感器是新型自动气象站重要组件之一,负责监测地区风向变化,并将采集到的风向数据信息传输到气象站业务计算机。风向传感器故障会影响气象站风向数据采集工作顺利开展,造成风向数据异常。可使用正常风向传感器替换可疑传感器,若更换后传感器恢复正常,说明风向传感器故障;若仍不能正常使用,则需要进一步检查采集器相关通道是否故障。
2 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较低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能见度、云、天气现象等要素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观测。实际上,人工观测存在很大弊端,主观性强、频次低,使观测数据资料易丧失可用性。除此之外,仪器设备方面的技术研究还不完善,在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和业务集约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
2.2 文件数据量大,传输时间紧迫
目前,升级后的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已经在各个台站得到广泛应用,各级台站已经摒弃传统的5码报文方式,形成新格式长Z文件,包含着很多不同种类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借助自动站组网软件可实现正点后4 min内观测数据文件的自动传输功能,这种传输方式要求较高的时效性,增加了测报人员校对观测数据的难度。
2.3 测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大部分基层地面测报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对知识技能掌握还不熟练、专业能力不强,影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深入开展,遇到突发事故应急能力差。一些测报人员不愿意付出,责任意识不强,阻碍地面气象观测工作顺利开展。
3 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质量提高措施
3.1 全面提升测报人员的综合素质
开封市气象局应根据本站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地组织测报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测报人员与时代发展接轨,大幅提升其观测技能和专业知识;保证业务人员持证上岗且具备一定操作水平,详细了解《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关内容和技术规定;结合每位测报人员实际情况提供岗前实践操作机会,使每位工作人员认识自身技术不足和差距;加强在岗工作人员培训,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最后,为了提升测报人员工作积极性,开封市气象部门可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3.2 加强观测仪器和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严禁测报人员在台站业务计算机安装与测报工作无关的软件和应用程序,禁止在计算机上保存与自动气象站数据无关的资料;及时更新升级杀毒软件,在计算机上安装“360安全卫士”,定期检测计算机系统,查杀病毒和木马,及时修补漏洞,升级病毒库,避免恶意插件入侵到计算机,提升计算机安全性能,确保业务软件可正常运行。此外,还要做好自动气象站的防雷安全保护,做好气象观测场、值班室内设备和观测仪器直击雷和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定期进行年检,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雷击危害自动气象站[3-4]。
3.3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观测人员业务能力
测报人员应熟练掌握新业务规定和操作流程,详细了解新型自动气象站各个观测仪器设备构造和工作原理,准确操作测报业务软件,严格遵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规章制度,将地面观测业务细节工作做好。同时,每位测报人员都应具备判断和维修观测仪器设备故障的技能,第一时间内找到故障部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提升测报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建立健全自动气象站故障应急处理预案,使其不断趋于完善,定期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应急演练,始终确保新型自动气象站正常、稳定运行。
4 參考文献
[1] 胡伟,黄敬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质量提升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24):220.
[2] 李艳丽.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调整后观测质量提升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4):295.
[3] 李进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数据质量管理的思考[J].青海气象,2012(2):70-74.
[4] 林铂岷,黄红辉,黄菊.应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一些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