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
2017-06-20冯宝顺
冯宝顺
摘 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家禽行业的发展,随着其规模与数量的不断扩大,让禽流感疾病开始逐渐的蔓延开来,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这会危害到人类、家禽的健康,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家禽的防疫工作,本文通过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来源、传播途径、症状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疫技术来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以保护人类和家禽的健康。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技术
高致病性禽流感具体指的是:由人类与畜禽类共同患有的甲型流感病毒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会对人类和家禽的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而且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不管哪个季节都有可能会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过这种病毒在面对高温的时候会比较敏感,所以在温度比较低、环境比较潮湿的情况下,发生禽流感的机率比较高,比如在春、秋两季的时候,气候和环境都容易引发禽流感,而且禽流感这类传染病的传染源比较多,像家养的鸡、鸭、鹅等,都是非常常见的传染源,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禽流感的防疫措施,减少这类疾病的传播。
一、 疾病来源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大多数情况下形状会呈现出球型,并带有囊膜;我国近几年出现的由H5N1亚型病毒引发的禽流感就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这种疾病一旦感染上,对人体危害非常大容易导致死亡;禽流感病毒在面对高温、紫外线、消毒药剂的时候反应会比较敏感,在70°以上的高温中容易被灭活,但是会隐藏在粪便、唾液等有机物中,一旦粪便等污染物体污染到环境与水源,就会引发禽流感。
二、禽流感的主要傳播途径
禽流感在家禽中容易传染,例如:鸡、鸭、鹅、鸽、鹧鸪等这些禽类都是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体,一旦家禽得了这类疾病就会从呼吸道、结膜和粪便中排出病毒;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有感染禽和易感禽这两种,感染禽指的是家禽会从粪便中排出很多的病毒,而被这些病毒污染的物品会变成主要的传播途径,如动物饲料、水、笼具、衣物、运输车辆等这些与感染禽接触过的物品都易传播疾病;除去家禽的其他动物,可以将它们考虑为禽流感的潜在毒源;禽流感的发病几率在一年四季中都有可能发生,天气变冷、动物饲料中缺乏营养物质都会引发此类疾病;禽流感到底能不能垂直传播,现在无法被证实,但是根据试验可看出,被感染的鸡蛋中含有流感病毒,所以不能否认禽流感有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三、禽流感的主要症状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通常在4-5天左右,时间比较短,这种病属于突发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体温越来越高,最高会达到42 ℃以上;得这种疾病的禽类精神萎靡、叫声变小、缩颈、嗜睡、眼睛始终呈现的是半闭的状态,而且不愿意进食,进食量也比正常的减少15%~50%左右,嗉囊内没有什么东西,而且排出的粪便是黄绿色的稀便;这些病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突然尖叫等现象,同时病禽的眼睛会肿胀流泪,一开始流出来的眼泪是流浆液性带泡沫,到后面的时候眼泪流出来的是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这个时候病禽的眼睑也会肿胀,眼睛外突,肉髯会变厚变硬,并且还会向两侧张开,呈现出“金鱼头”的形状;也有病禽会抽搐,头颈部位向后仰,无法运动、甚至瘫痪等神经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肉髯、皮肤出血、坏死等症状;如果是产蛋鸡受到感染的话,两三天以后产蛋量会开始下降,七到十四天内产蛋量会大幅度下降或是会停止产蛋,而且产出来的鸡蛋也都是病鸡蛋。
四、禽流感主要的病理剖检变化
病鸡在最急性死亡的情况下我们人类的肉眼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进行病理剖检可见全身的皮下、内脏有出血的现象;心包积水、心肌软化坏死、消化道出血;肝、脾、肾脏的部位会有瘀血,并且会变得肿大、坏死;呼吸道内会残留很多的分泌物;胸腺萎缩、出血、有斑点;法氏囊会出现萎缩、水肿、充血、出血等现象;如果是一只母鸡的话,它的卵泡会出现充血、出血、卵黄液稀少等现象;如果病情严重会导致卵泡破裂,容易引发黄性腹膜炎,输卵管会有水肿、充血,管内还会存留粘液状的物质。
五、主要的防疫技术
1.保证禽群的安全
我国目前想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疫工作,应当先保证禽群的安全,养殖人员要做好禽群的安全防控措施,及时更换禽群的安全设施,确保这些安全设施可以正常的运行;养殖人员要采取全进全出的策略,减少外来禽的进入,在幼畜引进时,不要去有疫病的地区或是疫病的周边区,并且引进回来的幼畜还要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后才可以饲养,这样可以从根源上消除疫病传播的隐患。
2.加大清洁力度
禽舍内如果空气流通好,环境干净,就会减少禽流感疾病的发生,因此清洁环节非常重要,消毒剂是预防控制病毒的主要武器,养殖人员在进行清洁的时候,可以利用消毒剂对家禽栏舍进行消毒,消毒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消毒对象选取相应的消毒方式;而且养殖人员在进出禽舍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消毒,对于那些进出车辆物品也需要进行消毒,这样才能保证禽舍内的环境质量,还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剂要准备3种以上并要定时更换,这样才能将消毒剂的作用发挥出来,获得最好的消毒效果。
3.加强免疫抗体的检测环节
想要做好禽流感的防疫工作,就要加强禽畜的免疫抗体检测环节,在完成畜禽的免疫检测工作之后,还需要对鸡群的免疫抗体进行检查,如若发现有的鸡抗体较低,就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免疫抗体检测,防止病毒入侵,提高这些鸡的免疫力;另外,本地政府也应当制定一些有效的免疫制度,根据本地养殖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免疫对策,加强防疫人员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如果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高发期,例如:春季、秋季,这个时期需要防疫人员做好动物的免疫检查工作,严格仔细的实施每个环节,尽最大努力降低疫病的传播速度。
4.提前准备好应急方案
想要有效的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就要提前准备好应急方案,以免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时候,手忙脚乱的不知道如何处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案,可以防止疫情的加重,阻止疫情的扩散,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是这其中不能忽视物资的储备问题,物资是防疫工作的主要后备力量,加大物资储备可以保障防疫工作的有效进行。
六、结语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人类、禽畜类的危害极大,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我们要加强养殖防疫工作,提高防疫技术,做好养殖场的消毒、清洁工作,并与相关人员配合做好养殖行业的防疫工作,消除疫病隐患,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雨新,沈晓红,王莉云;浅析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重点与防控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 2015.06 .
[2] 张青梅,王丽瑜,钱文敏;浅谈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J].中国兽医医药杂志 201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