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孩子身后,都有一片广袤的世界

2017-06-20施云霞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困生体育课家长

施云霞

【摘 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对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做了重大改革,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魏书生曾经说过: “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人的胸怀比天空更广阔.”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信奉的是: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要尽力去读懂每一幅画卷。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体质较弱、胆子小的这一类体育“学困生”也应进行合理指导,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体育教学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学校中总有“学困生”的存在,而在体育方面,“学困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体育教学中的“学困生”是指肢体、器官上有残疾或者体质较弱、胆子小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由于他们运动能力的薄弱,在体育活动中得不到认同感,形成了他们在体育课上畏手畏脚,不主动参与,不积极练习的情况。体育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是学校体育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学困生”是如何造成的

(一)社会和学校的环境因素

“学困生”往往会因为生理上的缺陷或活动能力的薄弱,而受到他人的讽刺、嘲笑、起绰号,有的学校放弃对“学困生”的体育教育要求,旁人的不良态度和评价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使他们极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长此以往活动能力就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班里一旦组织集体活动,为了怕这些“学困生”拖后腿,他们就成了其他人推来推去的“皮球”。这些“学困生”经常遭受打击,生理心理都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二)家庭环境因素

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困生”其心理特征和促使原因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学生是身体上确实有缺陷,使他们始终处于弱势的状况,家庭成员对他们也过分溺爱,许多事情家长包办,使他们依赖性更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比如,我原来所教的一年级班里,有一位女生,从小就是小儿麻痹,因此下半身不能站立,但是,到了读书的年纪,所以必须送到学校来学习,因为行动不方便,家长处处帮她打理,中午吃饭的时候,家长还每天到学校来喂饭……这位小孩子有这种遭遇是很可怜,但是家长也太溺爱了,她是脚不方便,双手很好,为什么不能让他自己吃饭呢?家长这样,助长了孩子更加自卑的心理,让她更加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这样对孩子对心理发展更加不利。还有更多的一类学生是,生理上没有残疾,是正常的学生。由于家庭的因素,导致学生重文化,轻体育。一次和家长聊天,他就提出为什么现在一个礼拜要上3—4节体育课,这有必要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注重体育锻炼的家长,孩子主观意愿上也产生了体育活动是可有可无的事项,因此更加不愿意参加运动,经常得不到锻炼,小孩子的体质在降低,运动能力在下降,导致在体育活动中得不到成就感,掉进了越是成绩差越怕运动,越怕运动,越是成绩差的 “学困生”怪圈。

(三)学生个人的因素

有些先天体格孱弱,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上课时积极性不高。心理发展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产生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克服,学生本人也认同对自己的歧视和评价,并用外在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只能选择放弃,逐步发展成自己特有的心理特征,从而成为“学困生”。

二、“学困生”该如何对待

(一)鼓励和激励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学困生”敏感和脆弱,更加渴望鼓励,加倍的鼓励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在体育教学中,在给予“学困生”爱心和帮助同时,更多的是激励和鼓励。身体健康能运动的孩子课堂上只要发现他们哪怕是很小的细节上取得一点进步,都得及时给予表扬;对基本学会的动作,鼓励他们大胆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对于一些不适宜做运动的“学困生”当碰到班集体上体育课,组织活动时,也可以请他们当当“小小裁判员”等,让他们参与到集体中来,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从而发自内心的喜欢体育活动,逐渐放开心态,融入到体育课堂上来,尽可能多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二)创造积极和谐的教育环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同学创造关爱、信任、尊重的积极情绪,对“学困生”的自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爱护、信任、理解,在班级上形成心灵相融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困生”从孤独、自卑之中找到自我,逐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慢慢提高运动能力,回到平衡的心态。

(三)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科学安排组织教学

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在小的时候用错药,导致他腿脚不方便,能走,但是不能做剧烈运动,他在活动时,常被同学讥笑,因此,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产生极为自卑、自弃的心理,对体育活动避而远之。為了让他重展笑颜,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首先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第一步是和他建立一种亲密的友好关系,在给予他更多的爱心、帮助和鼓励的同时,有意识地调整他失衡的心理。如在课堂上练习时只要发现他哪怕是在很小的细节上取得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逐步增强他的自信心;对已经学会的动作,鼓励他大胆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使他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自信,也使他紧张情绪和闭锁心理得到有效的消除。经过一段时间,这位同学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人变得活泼了,也愿意和同学一起玩了,对体育课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大,常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在进行体育活动,听到他清脆响亮的笑声……

体育活动对每个孩子都很重要。体育教学是所有孩子所受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符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抛弃不放弃,坚信每个孩子身后,都有一片广袤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智钧.残疾人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董亮,吴雪梅.开展残疾学生体育活动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3,13(5):115-116.

[3]张琦,魏星.残疾大学生体育课程设置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学刊,1997(4).

猜你喜欢

学困生体育课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体育课
家长请吃药Ⅱ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