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元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017-06-20王雪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繁殖性能

王雪芳

摘 要:猪肉是人类补充每日所需营养的必需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出台的积极政策,从事农业养殖工作的人群越来越多。我国主場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二元母猪融合了长白和大白杂交后的优势,不仅小猪生长得快而且瘦肉率高。母猪在猪群中承担着繁殖仔猪的重要任务,所以要选择一个简单科学的方式对其繁殖性能进行评估。影响二元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包括遗传、品种、产仔胎次,还包括配种所在季节、母猪背膘厚度等等。本文就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展开阐述。

关键词:二元母猪;背膘厚度;繁殖性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76

1 试验方法

母猪最佳体况对提高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窝产仔数非常关键,随着国内外养猪业发展及遗传育种的改良,我国二元母猪繁殖仔猪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二元母猪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健康状况良好才能繁殖出健康优质的仔猪,所以要通过测定和检测二元母猪体况来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妊娠和哺乳是二元母猪体况变化波动情况比较大的2个阶段,猪场的首要目标是利用各种有效手段使得种猪群中的母猪体况保持稳定。

2 二元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二元母猪的不同生产阶段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所以不同的繁殖时期所承受的客观外在条件所导致的二元母猪繁殖性能也不同。由于在母猪繁殖的不同阶段需要筹备与之对应所必需具备的营养条件、温度条件、自身的内在条件。特别是二元母猪自身的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在对二元母猪进行第1次配种时必须要将要用来配种的母猪体重保持在具体的数字125~135kg之间,P2点背膘的厚度也不可以超过16~20mm。还需注意的是母猪不同阶段的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求也是不同的,离乳期、怀孕中期、分娩时期的背膘厚度会自动进行变化,这时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时期的背膘厚度采用食材、运动、药物注射等方式对其背膘厚度进行调节。

动物的初情期是二元母猪进行配种的前奏,在前期阶段如果不能够兼顾好二元母猪的各种条件将会严重影响之后的繁殖性能,尤其是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如果过薄则会推迟二元母猪的初情期并错过了最佳的配种时间,如果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过厚则会影响初晴期间的欲繁殖效果。所以必须确保二元母猪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利用上述方法统计了100头二元母猪的背膘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00头二元母猪中背膘厚在11.00~12.00 mm之间的二元母猪容易过早的进入发情期,但是在10.00 mm以下的二元母猪背膘厚度或者是在13.00 mm以上的二元母猪发情期过晚。所以我们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从营养和繁殖的角度、从二元母猪体脂含量和背膘厚度的关系、从药物控制的角度来对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进行调节。血液中Leptin是二元母猪体脂含量的信号,它主要作用在二元母猪的下丘脑,可影响促性腺激素(GnRH)的分泌。GnR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是动物情期启动和情期行为的重要信号。

二元母猪分娩前的背膘厚度也会对繁殖性能产生影响,也会对繁殖性能产生影响,与初情期不同,如若二元母猪在妊娠期间没有储备足够的营养,体脂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则会影响体内乳猪的健康状况。尤其是Ca、P缺乏或Ca、P比例不协调及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体内没有充足的营养储备和必须的维生素作为支撑胚胎很有可能在母猪的体内便发生死亡现象,或者仔猪初生重偏小,成活率比较低。但是妊娠期间摄入的每日粮食也是必须得到控制的,不能够盲目的给母猪补充过高的能量,过多的腹脂会使得腹腔容量缩小从而影响子宫壁血液循环并导致子宫壁血液循环障碍。所以不管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造成分娩无力使得仔猪在产道中滞留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

3 结束语

二元母猪的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养殖户在养猪生产的过程中要对母猪适中的膘情体况有一个较好的把控,母猪体况过于肥胖或者过瘦都会影响母猪胎窝产仔数量和质量。可以通过对二元母猪每日食量的控制、饲料的搭配以及运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达到合格的母猪背膘厚度,提升二元母猪的胎次和仔猪数量。

参考文献

[1]李虹仪,陈相平,许卫华,等.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6(02):205-210.

[2]韩云珍.二元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福建畜牧兽医,2013(06):31-32.

[3]杨雪.分娩与断奶背膘厚度及产仔月份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4.

[4]刘柱,杨志远,李哓玉,等.分娩与断奶背膘厚度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4(06):187-190.

[5]郭苹,孟凡,朱兰兰,等.泌乳阶段母猪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01):199-200.

猜你喜欢

繁殖性能
调控母猪的营养水平改善其繁殖性能的措施介绍
“汉梅”与“大梅”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贵州白山羊繁殖性能研究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通过胎盘效率改良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利用遗传评定提高公猪生产性能的方法
提高母猪配准率及产仔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