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探析
2017-06-20吴晨阳
摘 要 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即信息共享性和传递信息的高效性,为解决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尤其是教育资源中的人力资源不均衡问题提供了可能性。本文认为通过探索“互联网+课程”、“互联网+学习”、“互联网+评价”的模式,可以降低教育成本,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资源 优化配置 路径
作者简介:吴晨阳,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发展评估与预测。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240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让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入融合,互联网为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自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未来国家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社会许多其他行业一样,教育行业受到了互联网巨大的影响。“互联网+”思维对实现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希望,教育如何面对、适应“互联网+”,做到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育质量并最终实现公平的教育。既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
本文所论述的教育资源主要指的是教育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即优质教师的资源配置。教育资源三种类型中的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不均衡会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均衡,反之人力资源的不均衡又会影响财力和物力资源的再分配,显然具有优质人力资源的地区或学校会拥有更多的财力和物力资源。这样长此以往便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性均衡。换言之,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已经形成。
(一)区域差异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间教育差异。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的投入有着直接的关联性。经济发展水平越好,投入教育领域的资金和资源也会越多,相应的教育水平越高;教育水平又会转化成人才资源,这些人才资源反过来又会反哺经济。此现象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接受,有的研究者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在教育经费支出总量、教育人均經费、教育支出增量、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师生比差异五个方面的测量,着重说明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区域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
(二)城乡差异
财政拨款是基础教育财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由本就不够富裕的基层政府财政承担,致使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乡镇学校难以吸引足够的教师来任教,即便是能够吸引到优质教师来任教,很快优质教师也会被城市重点学校挖走。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结果导致很多学校主要以代课教师来开展教学活动。与城市普遍实施小班授课的模式相比,乡镇学校却没有配备充足的教师队伍,使得班级学生的容量是县城的一到两倍,或者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与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三)校际差异
中小学学校被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现象,在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这种区分会导致同一个地区内教育资源不断向重点学校集中。一方面重点学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优势,最终会体现在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之间的差异性,即优质教育资源被封闭和固定在重点学校中,学生往往会向更好的学校去就读,这时就产生了“择校现象”。这种现象的会让重点中学从学生家长手中获得雄厚资金的资源,进而这些资金资源会进一步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非重点学校正好相反。最终将会导致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差异,且会形成恶性循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四)校内差异
中小学尤其是中学设置每个年级的“尖子班”、“实验班”、“重点班”等名称的班级与普通班级,这些“实验班”或“尖子班”选取学生的标准,基本上是按照成绩来划分。学校往往会把成绩最好的一批学生放在这些班级中,然后给这样的班级配备学校里最好的老师和教学设施。为的是让这些班级里的学生考取重点高中或名牌大学。究其实质而言,人为地分班教学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是同质学生的不均质分班。让本来就紧缺的教育资源人为地分配给同一个学校中不同的学生,更是加剧了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
二、“互联网+ ”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公平的理念源远流长,人类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最早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具体思想,我国古代先哲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民主思想。近代以来的教育观点更值得我们借鉴,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教育公平作出了如下规定:教育公平是要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个人都能够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步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特点的。既强调教育公平中的个性化公平又强调社会化公平。平等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认为,必须重新分配现有的教育资源,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要竭尽所能地让社会成员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公平的内容包括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从本质上看,使社会成员都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属于追求“起点公平”;使每位受教育成员平等的享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人力教育资源属于追求“过程公平”;使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平的教育结果,即实现教育质量公平属于追求“结果公平”。教育公平的三方面内容紧密相连且缺一不可,只有前两个公平得到保障,最后追求的结果公平才能实现。
首先,是对教育资源的影响,从封闭到开放。传统模式下,几乎难以实现教育资源跨学校和跨地区的流动,优质教育资源流动的成本比较高。并且优质教育资源最集中体现在优质教师的身上。这也是现在教师轮岗制的原因,但是教师轮岗制的成本比较大,另外,教师轮岗制的形式重于内容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就使得教师轮岗制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其次,互联网以其强大的存储性和交互性的技术优势,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储存和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互联网强大的储存性,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集中到一起,可以跨越校园、地区、国家共享到世界每个角落,优质教育资源的平等共享成为可能并且极为便利。借助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可以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高效交流,可以改变传统交流的方式,并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
总体而言,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传播,提高其利用价值。与此同时,可以及大地降低学习者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以让学习者把更多的成本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放在去学习的路上。
三、“互联网+”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探析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高效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纵深推进的关键,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和实时传递性,恰好契合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需要。
(一)“互联网+课程”
课程质量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体现,而优秀教师则是课程质量的保证。课堂上如果没有优秀教师的存在,这堂课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一名优秀教师可以保证课堂上所传递知识的丰富性以及学生对所传递信息的接受性。而依托于互联网所提供的直播课程和录播课程的方式,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便捷的共享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课堂上,还可以进入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当中。对于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好的学校课堂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传递优质的课程,对于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差的学校课堂可以通过录播的方式把优质的课堂传递出去。
一门优质课程的直播和录播的成本是固定的,它传送到越多的课堂中其相对成本越低。优质课程成本的降低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录播课堂的方式可以满足每个学生差异化的学习和补习。对于同一门课程,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和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有录播课程的存在,就可以让每个同学根据自己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的学习。总之,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及时、低成本、便捷的由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传播到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由优质教育资源的课堂进入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的课堂。极大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受众群体,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价值。
(二)“互联网+学习”
“互联网 + 学习”所衍生出来的移动终端学习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教师培训的成本。首先,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以加强,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学习产出。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研究性创新学习得以实现,学生确立了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摆脱了学习的被动感。另一方面“互联网+学习”概念的提出对于教师教学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教师远程培训不再是幻想,教师对教师的培训成本降到很低。此外,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也为大众所接受。教师在不断地学习,教师本身的授课知识得以更新、授课能力得意提高,授课质量自然就会相应的提高。只有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才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长期保障。
此外,学生可选择的老师更加多样化。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学生不仅可以跟着本学校的老师进行学习,同样可以跟着其他学校的优秀老师进行学习。当学生感觉某一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是自己比较喜欢的,该同学继续跟着老师学习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这样就会使得在学习体验中的主动性和连续性增强。
(三)“互联网+评价”
借助互联网平台,学生对教师的匿名性评价方式得以实现。通过匿名式的评价方式,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可能性更高。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位教师授课质量是否很好、授课方式是否被学生认可、学生是否愿意跟着一名老师继续学习等,这些因素不是现有的评价指标可以测量出的,而这些因素却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而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洞察能力,即学生通过跟着一名老师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洞察能力,判断出是否真正认可该老师的授课质量、授课方式以及是否真正愿意继续跟着该老师学习。
“互联网+”是解决我国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配置效益不高、资源质量较低和使用效率低下问题的有效方式,是建立我國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有益尝试。基础教育信息化纵深推进的关键在于丰富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及其高效利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优化配置优质资源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公平性,既让学习者拥有更多的学习的机会,又为学习者创造更多的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新闻与写作.2015(5).
[2]徐玮玮.我国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及其治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4.
[3]吴玲、刘玉安.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2(2).
[4]许双成、张立昌.教育公平之殇——分层分班教学.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5]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6(2).
[6]张萍、曹辉.“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及其走向.教学与管理.2016(25).
[7]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教育发展研究.2015(20).
[8]常娜、曹辉.“互联网+”背景下O2O教育生态圈及其建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