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结球甘蓝氮肥应用总量控制试验
2017-06-20邹记
邹记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龙山县结球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结球甘蓝的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适宜用量后产量不增反减。因此,龙山县发展结球甘蓝,建議氮肥施用量以225 kg/hm2为宜。
关键词 结球甘蓝;氮肥用量;产量;湖南龙山
中图分类号 S635.1;S1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9-0084-01
为探索龙山县结球甘蓝种植氮肥最佳用量,减少肥料浪费及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特开展龙山县结球甘蓝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龙山县新城街道油菜坪社区某农户承包的责任田内。土壤为河砂泥,试验前取土样化验,土壤养分情况如下:pH值6.3、有机质24.3 g/kg、碱解氮97 mg/kg、有效磷11.5 mg/kg、缓效钾105 mg/kg、速效钾75 mg/kg。前作为水稻,肥力中等。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结球甘蓝,品种为京丰1号。
供试肥料:尿素(含纯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硫酸钾(含K2O 50%)。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无氮区,施P2O5 90 kg/hm2、K2O 135 kg/hm2;处理2:70%优化氮区,施纯N 157.5 kg/hm2、P2O5 90 kg/hm2、K2O 135 kg/hm2;处理3:优化氮区,施纯N 225 kg/hm2、P2O5 90 kg/hm2、K2O 135 kg/hm2;处理4:130%优化氮区,施纯N 292.5 kg/hm2、P2O5 90 kg/hm2、K2O 135 kg/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21 m2。
1.4 试验实施
供试甘蓝于2015年11月9日播种育苗,12月15日整地移栽,株行距50 cm×50 cm,移栽密度为40 020株/hm2,磷、钾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30%作基肥。2015年12月25日第1次追肥,追肥量为各处理氮肥的10%;2016年2月9日莲座期第2次追肥,追肥量为各处理氮肥的30%;2016年3月10日结球期第3次追肥,追肥量为各处理氮肥的30%。各处理的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等栽培管理措施同常规栽培[1-3]。
2016年4月12日收获,收获时分小区单收、单独称重计算各小区产量[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甘蓝经济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结球甘蓝产量顺序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折合产量为83 561.90 kg/hm2,产量最高。
经F检验(表2)可知,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最小显著极差法(LSR-SSR)比较(表3),各处理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2.2 不同处理对甘蓝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产值、产投比和施氮肥利润顺序均为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处理3经济效益最优,施氮利润为29 331.22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氮肥能明显增加结球甘蓝的产量,但超过适宜施用量会出现产量不增反而减少、肥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7-9]。优化施氮肥(纯N 225 kg/hm2)无论是经济产量(83 561.90 kg/hm2)还是经济效益(施氮利润为29 331.22元/hm2)表现都最优。因此,建议在该试验条件下,龙山县发展结球甘蓝种植,氮肥施用量以纯N 225 kg/hm2左右为宜。
4 参考文献
[1] 谢卫国,黄铁平,钟武云,等.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丁丽,胡庆文,余世洪,等.结球甘蓝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2(2):25-28.
[4] 贾丽琴,秦舒浩,纪峰,等.不同形态氮肥对结球甘蓝生长特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3):80-84.
[5] 戴忠良,潘跃平,肖燕,等.氮肥用量对结球甘蓝生长、产量及耐寒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9(6):1429-1431.
[6] 于启闽,罗财荣.不同氮肥水平对结球甘蓝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4(8):137-139.
[7] 刘晓东,牟金贵,闫凤岐,等.滴灌条件下配方施肥对冀北甘蓝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19):39-45.
[8] 刘宗海,李玉平,蔡兰英.赤水市秋甘蓝配方施肥氮肥“2+X”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6(5):120-121.
[9] 张志刚,尚庆茂,董春娟.结球甘蓝穴盘育苗播后灌溉施肥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4(增刊1):34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