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泽远镇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2017-06-20张龙兴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晚疫病新品种马铃薯

张龙兴

我镇位于冕宁县境南部,牦牛山东麓,沙坝沟上段,东临沙坝、先锋2乡镇,北接河边、河里2乡镇,西与牦牛山脊麦地、金林相连,南于西昌接壤。幅员面积169.2平方公里,海拔1703米。2016年撤乡设镇,镇政府驻泽远6号小区,北距县城63公里,辖10个行政村;介于东经 102°08',北纬28°21',地形复杂,地势起伏,群山矗立,山谷相间,气候成垂直发布。年均温度为14.9℃,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并集中在大春作物生产的夏、秋2季。年日照时数1965小时,年有效积温3387.66℃,适合于马铃薯生产发育。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743亩,常年种植马铃薯大春3985亩、小春921亩,全镇共计种植马铃薯4906亩,占全镇粮食播种面积23.65%,马铃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1.86%,在本镇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卫星基地专用公路、铁路和锦屏专用公路交错贯穿全境;国家著名“AAA”级风景区“西昌卫星发射场”就位于镇境中部,旅游是我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年接待游客量达12万人次,大力发展冬马铃薯以及提高商品率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一、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品种退化严重,单产下降

全乡大田生产用的马铃薯品种大多数是70-80年代引进或自育而成的阿乌、挖布、红皮洋芋等老品种,在多年的自留种、换种过程中,人为混杂,在全镇范围内马铃薯晚疫病、病毒病等感染严重,且年年都在發生。品种退化,使单产从最高年的2000公斤,降到1300公斤,下降幅度达35%。

2.引种、良种繁育意识不强

目前,本镇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大多还处于计划不周密、机构不健全、组织措施不得力的状况,以农民自发的相互换种为主,辐射扩散速度慢,农民对种植新品种存在逆反心理,不愿先实验、示范,新品种推广速度慢,更不愿意承担大田推广的风险。

3.商品生产意识淡薄、利用方式单一

马铃薯是粮、菜、饲兼用高产作物,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因我镇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之马铃薯种植主要分布在高山和二半山地区,远离商贸发达的城镇,其主要利用方式局限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口粮和饲料),且食用大多是单一的煮、炒、烧等,马铃薯未形成商品,本镇及附近的乡镇,连一个小型的马铃薯生产淀粉的初加工业都没有,综合开发利用和深度开发尚未起步。

4.栽培管理方式落后

马铃薯种植基本属于粗放耕作,广种薄收,产量不高、不稳。马铃薯零星种植是有存在,增磷施钾意识不强,测土配方,追施氮肥;特别是微量元素等使用上还比较落后。治病防虫差,我镇是一个彝、汉、藏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新技术、新思想认识迟后。而马铃薯主产区又在我镇的高二半山民族聚居区,一般情况下马铃薯从种到收,多数没有进行治病防虫。

二、马铃薯生产发展对策

1.提纯复壮、恢复品种生产力

抓好当前生产中种植且丰产性好的品种提纯复壮,恢复其品种的丰产性能是解决接班品种不济,费省效宏的可行途径。

2.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引进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进行实验、示范、繁殖。2016年本镇引进了抗病、丰产性能好的马铃薯脱毒原原新品种云薯401号,在海拔高度为2000米的屋莫村一组农户陈中家家的承包地进行试验、示范、繁殖。土地沙壤,肥力中等。收获时,经农业局植保站专家和我镇相关人员一道到实地进行了测产验收,随机抽样了10个点。亩产达2350公斤,比面上大春上等马铃薯亩产达1700公斤,增产幅度达38.24%。表现优良的抗病性。唯一缺点株高有一点高,建议在马铃薯花蕾期打多效唑。2017年又引进了高抗马铃薯晚疫病、丰产性能好,高淀粉、黄皮、黄肉的马铃薯脱毒原原新品种会薯8号,在海拔高度为2000米的屋莫村一组农户略折木三家的承包地种植1.5亩以及屋莫村二组马克的家种植1.5亩进行试验、示范、繁殖。土地沙壤,肥力中等。加强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加快更新换代步伐是稳定马铃薯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关键。

3.建立种薯基地,健全良种体系

依托农业部门,建立优良品种的种薯生产基地,抓好马铃薯良种繁殖基地乡、村、户的体系建设,做好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以自用为基础,马铃薯脱毒新品种由于种籽价格高且比较紧缺,应遵序先户,后村、最后在全镇铺开,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增产潜力,规模发展、批量生产商品种薯为目标,努力改变本镇马铃薯生产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

4.改革耕作制度,良种、良法配套

马铃薯应合理轮作,选择前作为谷类作物或荞麦或豆类作物的田块,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表土浓厚,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壤或中壤土;田块提前翻晒,清除田间杂草,做到深耕细作;选择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下大力推广高厢垄作。进行宽窄行错窝种植,要求垄高21里米以上,其播种规格为:双套双带状种植地块,带宽150里米,行距33.3里米,窝距24里米,保证亩播3300窝。净作地块,宽行66.6厘米,窄行33.3厘米,窝距24--33.3厘米,保证亩播4000--5000窝,做到合理密植。

5.加强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

我镇马铃薯晚疫病常发生,每年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实在必行,以及结合我乡的实际及时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宣传培训工作 ,落实责任制,形成农户、村、镇一体化机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搞好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是确保我镇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全乡上下要树立“防疫保粮,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镇及各村建立了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落实专人、专职进行病虫害防治指导,广泛宣传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群众的认识,真正把晚疫病防治工作提到仪事日程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抓好培训,提高素质。防治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全乡上、下抓好技术培训工作,从而使群众掌握好晚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提高我镇群众的科技素质。做到发生一点,防治一片,封锁发病中心的原则。

(3)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防治措施。适时防治马铃薯常见病害,如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首先拔掉病株晚疫病在田间首先是出现中心病株,有效处理中心病株能有力控制病害的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发现中心病株,必须立即拔出,深埋消灭或带出田外烧毁,并在周围50米范围内喷药防治晚疫病的药剂进行消毒。另外蚜虫的防治也不能忽视。晚疫病可选药剂,经试验证明药剂防治是目前防治晚疫病最有效的办法,田间普遍出现晚疫病时,可选用72%甲霜灵锰锌亩用120克或50%甲霜铜亩用67克或80%代森锰锌亩用75克进行噴雾防治,一般7一10天噴药一次,连续防治2一3次。

6.建立马铃薯销售体系

泽远镇是冕宁县发展马铃薯绿色产业重点乡镇之一,本镇要实施“公司+农户+协会”优质马铃薯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合消费者和加工对路品种,在基地建设上要求优质、高产,按照无公害绿色产品要求生产。近年来我镇矮二环地区大力发展冬马铃薯,现已将马铃薯作为建设和发展秋淡季蔬菜基地和一项农民增收的公关项目来抓。每年外销市场达142.5万公斤,为活跃城乡市场、丰富城镇人民的菜篮子作出了积极贡献。

7.搞好综合开发利用

世界发达国家马铃薯的综合加工业十分普遍,主要是利用其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生产高档粉丝、淀粉、油炸旅游食品和方便食品、快餐食品等;其次是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轻工业,医药工业及酿造业等。马铃薯品质好、淀粉、蛋白质含量丰富。因此,马铃薯生产在我镇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是十分可喜的,只要我们因势而导、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我镇马铃薯生产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春、小春、晚秋马铃薯,协同攻关,为加快本镇马铃薯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晚疫病新品种马铃薯
青菜新品种介绍
马铃薯有功劳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定边马铃薯
胖胖的马铃薯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