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坂城区多种种衣剂包衣预防蚕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分析
2017-06-20潘文远
摘 要:为有效遏制蚕豆根腐病大发生危害,解决防治技术难题,2013年,选用多种药剂包衣(拌种)蚕豆,实施田间药效试验示范,现将药效结果分析作如下总结。
关键词:达坂城区;多种种衣剂;预防蚕豆根腐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S43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034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使用剂量
A:62.5%亮盾悬浮种衣剂(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生产),药种比为1:500。
B:20%卫纯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萎锈灵+福美双),要种比为1:300。
C:75%敵克松可湿性粉剂(丹东农药总厂生产),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
CK:清水对照。
1.2 供试作物及靶标生物
试验作物:蚕豆,品种为青海12号。
防治对象:蚕豆根腐病。
1.3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东沟乡苇子村三队,示范农户杨德虎,田地面积0.267m2。土壤质地壤土,肥力偏低,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蚕豆。于3013年3月28日整地待播,整地前每667m2施二铵10kg、钾肥3kg为底肥,3月29日将种子按不同农药剂量处理包衣好装袋备播。蚕豆播种于3月31日进行,机械开沟、人工撒种播种,播深10cm左右,行距15cm,每667m2播量50kg左右。
1.4 试验方法及田间管理
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处理小区面积660m2(30m×22m)。蚕豆田Ⅰ共浇水5次,人工中耕除草1次,人工拔草2次。蚕豆田Ⅱ共浇水6次,人工中耕除草1次,人工拔草2次。由于春季持续低温,4月下旬(23日前后)蚕豆才出苗,5月中旬株高15~20cm进入花期,6月上旬株高55cm进入盛花期、结荚初期,6月下旬株高80cm结荚盛期。2试验田长势及病情基本略同。
1.5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3月29日播种,当天晴,气温9~21℃。播后遇雨,持续大风低温天气1~15℃,4月14—19日阴雨不断4~10℃,4月20日后气温开始回升,4月23日蚕豆开始顶土出苗。5月份平均气温15.6℃,较历年偏低2.3℃。降水9.1mm,较历年偏多2.3mm,6月份平均气温19.1℃,较历年偏低0.9℃。降水16.1mm,较历年平均偏多3.7mm。
1.6 调查方法
观察记载出苗期、出苗率、保苗率,调查根腐病株率,调查每小区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100株穴调查出苗率;每个小区同等面积,量取发病面积折算保苗率,并计算防效。观察蚕豆生育进程,收获前各小区测产并调查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4月下旬初(23日前后)蚕豆才出苗,杨德虎家试验田敌克松小区出苗明显早其他小区1~2d,敌克松小区蚕豆植株长势健壮,苗期叶色浓绿、长势好,叶色稍绿于卫纯小区,3种农药对作物安全性良好。
2.2 防根腐病病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6月13日头水第3d,蚕豆根腐病开始发病,病株率由5%逐渐递增,6月21日二水后开始点片死亡。从调查来看,亮盾和敌克松小区蚕豆病死株率较卫纯低20%~30%左右,较对照低30%~40%,3种药剂中,苇子村杨德虎试验田敌克松防病效果达到60%以上,表现好于其他二种药剂。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小区对比试验,先正达生产的62.5%亮盾悬浮种衣剂和丹东农药厂生产的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对防根腐病均有一定的效果,2块试验田均选在病区重茬田;5月份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又利于蚕豆根腐病的发生,若加上其他农业措施,防治蚕豆根腐病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潘文远(1971-),男,四川省盐亭县人,农艺师,农学学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