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教育均衡发展

2017-06-20李文旭

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共同体

李文旭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结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造成了城乡中学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距。要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就必须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同时创新“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促进农村中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与困境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建设,我国采取了城乡“二元”治理的策略。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下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偏向城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成为农村中学教育资源短缺的根本诱因;而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直接表征就是农村教育质量日益落后于城市,影响着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制约着农村人口素质提高。此外,城乡教师编制和待遇的差别造成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低下。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忽视农村学校的现状,导致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让农村学子享受到优质教育。

势在必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实施有利于农村中学教育资源改善的“纠偏行动” 实施“纠偏行动”需要解决农村初级中学的资源有效补偿问题。首先,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质量,需要保障农村初级中学的教育资源投入;其次,建立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再次,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为城市教育付出的教育成本;最后,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的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应着重制定和完善农村中学教师津贴补贴制度,设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专项津贴。同时,加大力度实施“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优秀人才从事农村地区的教师工作。进一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免费师范生制度”,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建立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开展城乡教师对口支援,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下乡”。

大力开发服务“三农”课程资源 一要从改变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在教学内容方面努力实现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有关知识的有机结合。二要突破课程设置的单一性,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新时期农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强化学生掌握农业技术、农村建设的各种生产劳动技能。三要确立农村中学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充分整合农村资源,积极开发农村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创新机制,有效利用农村教育资源

第一,努力为农村中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应当充分利用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为农村中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一是完善农村中学的网络,实现信息化网络覆盖到每所农村中学;二是抓紧农村中学计算机室建设,为农村中学配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及综合电教室;三是设立信息化资源中心(库),为农村中学提供信息资源。四是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五是實施“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通过“校讯通”“同步课堂”“远程协同教学”“网络协同教研”等形式,推动城乡教学联动,及时将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中学,促进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第二,积极推动城乡学校互动发展的“学校联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目标,促进城市中学和农村中学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的公平性,需要城市中学积极帮扶农村中学。事实证明,这种教育举措不仅能够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能够快速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的进程。

第三,着力构建教师合作共同体。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地方探索和创新了多种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一是学科或兴趣型态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它是按相同学科或兴趣组成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通过专业研讨,实现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分享。二是区域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即是将教师集中在地区中心位置的乡镇或县城,或将邻近的农村地区的学校合并为一个地区性质的教学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集中交流学习,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三是一线教师与专业人员组成的合作共同体。一线教师通过与专业人员合作,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拓展理论视野和实践认识。四是网络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主要通过互联网,建立教师讨论交流的平台,实现与合作伙伴的自由、平等、开放、双向、立体的远程交流,有利于教师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总之,落实《纲要》促进教育公平的精神,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学教育,这就需要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实现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并不断创新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新路子、新方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共同体的战斗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