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应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2017-06-20胡晓宇

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华素质教育传统

胡晓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共有精神家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广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为此,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立足传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做了大量积极的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之魂。教育也从古老的传统教育,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的。古代传统教育的精华以古代先贤总结提炼出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传统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应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己任,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

弘扬传统文化,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坚持在各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挖掘学科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地将课程知识、技能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结合起来,突出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

突出语文学科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主体作用 开设经典诵读课程,将《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古代经典根据不同学段纳入语文常规教学,通过晨读、欣赏、诵读、午练、暮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之受到爱国、诚信、友善、文明、礼仪等教育,身心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

延伸语文课堂,整合其他课程资源 在发挥语文学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齐头并进,创造性地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使少年儿童能全面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使之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目标的学科。学科涵盖历史、地理等知识,既有古代名人先贤立德修身的事迹,又有爱国志士的故事,具备很强的人文性,为进行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乡土文化等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音体美等学科,同样集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发掘教材中诸如京剧、剪纸艺术、民族器乐、国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以欣赏、感悟、体验、参观等形式,培养少年儿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情感,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依托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办学软实力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要求学校在“双基”训练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今倡导的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全方位的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读书节,以传诵经典为主要内容,通过晨读、集体诵读、说古代先贤名人故事、汇报演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瑰宝的认识。开设写字课,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艺术。开展软硬笔书法比赛、汉字听写大赛,培养学生对汉字艺术的感情和美的熏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游园、灯会、收集对联等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减少因时代而产生的时空距离。体育节里,在正常项目的设置中适当安排一些诸如跳绳、拔河、太极拳、武术、抖空竹等传统体育活动。艺术节开展曲艺、民族舞蹈、陶艺、艺术绘画、剪纸等传统艺术活动。在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渗透友爱、谦让、文明、礼貌、守纪等礼仪教育,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引导作用,既丰富了学生的在校生活,又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教育信息化发展助推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正处于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安徽省作为全国首个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取得了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先进经验。技术上的变革,让教学不拘泥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让学生的学习更自主,这给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技术保障。

目前,各学校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限制少、人际合作便利。教师在教学古学经典时可以随时调取网络上音视频资源,也可以录制微视频上传到空间,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与作业,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学生学习时也可借助网络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写字课上,教师播放着《高山流水》,学生练习临摹。信息技术的革新,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新的时代特征,横亘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鸿沟进一步缩小,传统文化教育不再是源于文献、口头说教、历史遗存和难以实施的。

教育现代化需要立足本土,中国教育更需要具备上下五千年积淀的气韵与灵秀。那就让学校教育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一路向前,成为文明传承、思想流淌、心灵成长的自由幸福空间。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中华素质教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