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效作业促进学生成长
2017-06-20张爱民
张爱民
问题的提出
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成功的平台,所以,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教育发展,人们发现一线教师布置作业还存在诸多弊端,最为严重的是作业的布置缺乏实效性。
要研究作业的有效性,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问题:作业观的问题。所谓“作业观”,可以说是关于作业的一种本能的、习惯性的、总体的看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无形当中形成了一种几近一致的“作业观”。这种“作业观”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作业是教师布置的有着明确答案的一道道练习题,它通常是书面的,当然有时也有非书面的,如英语学科的背诵课文、记住语法规则等;问题二,作为作业的练习题是对教材或课文梳理、归纳的结果,总是力求能够体现教材内容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但没有达到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把自己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与训练的目的;问题三,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中不但作业质量不高、未经过精选,还缺乏具体指导、检查和反馈;问题四,当前,很多教师仍然是实行整齐划一教学,表现在作业布置上也是如此,统一规定一样的作业,不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问题五,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在考试前大搞题海战术,这种现象在初三的复习阶段表现的尤为典型。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有效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習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十分必要。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笔者认为教育与教学是分不开的,是同时进行的。要想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主动性、对作业的积极性,必须首先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与作业。为此,教师在安排新授课时,采用学案导学提纲的形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促进其参与学习,真正思考,作为学习的主体而真正去学习。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作业观 在高效课堂全面展开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有很大进展。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应该使英语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飞扬学生的个性。英语教学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备课同时设计出相关的作业 第一,作业应该尽量的少而精。第二,作业必须目的明确,符合当时所学习知识的背景知识。第三,作业必须给予相应的检查、反馈、针对性的指导和激励。第四,设计的作业和练习需要有层次、梯度,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传统教学观认为,布置作业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分数,其更注重的是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笔者认为当今教育教学应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探讨的过程。更加注重的是过程中的情感的丰富、价值观的形成。不要让学生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作业,也不要只为了应付中考而设置作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业有的布置要注意灵活性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学生更是如此,所以作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允许学生自助选择作业 笔者每学期都会把班上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三组,作业也分成A、B、C三组。但是每组的组员不是老师定,而是允许学生自己决定加入哪个组。而且学生还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这样学生就有了充分自主选择做哪一组作业的自由。
行动实施结果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笔者在作业设计的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在一些课外活动中,笔者所带班的学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每学期都有学生参加读报大赛、演讲比赛、舞台剧演出,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也很突出。
结论与反思
所以说,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作业观,不断地形成和增强课程意识,不断地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学校不能单一的只搞应试教育,因应本着发展的原则与眼光,在作业与习题的设计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要让学生提高分数,学校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精选的作业与练习,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培养了高分高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完成高效能作业的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教师也实现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至于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现在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且每一次作业都将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作者单位:北京市新教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