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校长如何在“新”上求突破

2017-06-20刘金刚

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工作

刘金刚

2015年按照组织的安排,我不再担任山东省无棣县教育局分管业务的副局长,转任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校长。虽说拥有近十年副校长的工作经验,以及三年教育局工作的历练,但真正主政一所学校还是第一次,我深感责任与压力重大。这是一所2007年建成招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名义上是一所县属学校,但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迁占区学生在本乡镇上完小学全部集中到本校上中学,加之上级安排的小学部协议招生,共有28个村队的学生在校就读,目前近3000名学生,160名教师。此外,由于历史原因,编制不在本校的教师占到总人数的五分之二,因长期借调编制关系不能落实,教师们缺少归属感,职业倦怠严重,工作状态不佳。无论是教育教学成绩方面,还是运动会成绩、各项评比活动,与县域内其他两所县属学校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深知立足实际,确立好前行的方向,是我的工作重点。到任第一天,在与学校领导班子的见面会上,我提出校长的职责是把学校发展好,把教师引领好,把学生培养好。如果说管理学校就像写文章,那么作为学校第三任校长,我的任务不是重新开头再作一篇,而是另起一自然段,即既要把学校的文化传统传承好,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而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把学校办成“明”校。明明白白办学,明明白白发展,培育好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书香校园,充分激发正能量,做好教师专业发展文章,不走弯路,减少内耗,让教师们有幸福,有尊严,有成就感。同时抓好素质教育,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花大气力,使学生爱读书,会学习,有爱心,懂孝道,身心健康,好学上进,为成人成才打下厚重的基础。要实现这些既定目标,需要提高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让正能量充盈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全过程。

征询建议,掌握情况,有的放矢

到任第一天,我设计了一张征询建议表,通过学校公共邮箱发放给每一位教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现任工作、个人诉求、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个人的工作电子照片和自己推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格言。要求教师将这些内容填写齐备,发送到我的邮箱。

在对每一张表格逐一研读后,我大致了解到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情况,以及教师们的从教经历,和个人需求和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其中对学校的诉求比较集中的是期望落实年度体检、发放生日蛋糕、扩建停车场等,而编制得不到解决、年轻教师对成长的期待、中年教师缺少足够的动力等问题也有所呈现,此外还包括教师对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种种建议。根据了解到的信息,经向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咨询,学校恢复了年度体检和生日蛋糕的发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停车场的扩建。对教师们比较集中的建议,我们分门别类召开座谈会,集思广益,谋求对策,积极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教师研判形势,让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开学初的一个月内,我们解决了以下问题:给每位教师购置了立式文件夹放在办公桌上,每一间教室定制了悬挂式书架,让每一间办公室和教室都变成阅览室,同时利用闲置的教室改建了一座书库和阅览室,把原来库存的大量图书,以及民政部捐助的15万元的图书充实于其中,为打造书香校园打下了更加厚实的物质基础。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相继开展,使得校园内弥漫的书香气息更加浓厚。

此外,深入课堂听课,参加听评课活动,成了我的常规工作,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给予教师们鼓劲。并在活动结束后,对照建议表上的照片,温习比对,加深对每位教师的印象。一个学期下来,一百多节课,数十项活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已全部变得熟悉。

家长会议,搭建桥梁,借力攻坚

在我新岗位到任第个一周末晚上,我们组织召开了家委会全体成员和学生家长代表会议。在会上,我对下一步学校发展的思路做了阐述,让家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家长配合到位的各项具体工作做了详尽说明,家校双方达成共识,家长对学校即将开展的“讲述我们家的尊老孝亲故事”、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记录卡、汉字书写等级测试证书等系列活动表示大力支持。

在之后的工作中,家委会及家长代表协助学校做了大量富有实效的工作:家长们深入课堂听课,到学校食堂品餐监督食堂管理,上下学时间整顿校门口的秩序,成立家长爱心捐助站援助困难学生,组织全校学生每人购买一只足球,解决了学校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需要人手一个足球的问题,组织倡导全体家长征订《语文主题学习活动》丛书读本,为学校广泛开展语文学习改革实验,提供了足够的助力等等。这些活动,有些是学校通过家委会组织落实的,但大部分是家长自主组织的,在这些活动中,家长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和智慧,解决了学校不能自主解决的大量问题,密切了家校双方的关系,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孩子们。

文化建设,多点定位,传承创新

学校建成之初,对学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均已总结提炼、完善到位,在校园醒目位置上墙展示。我深知:随意改变学校多年来已经固定下来的标志文化是新校长的大忌,但新校长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自己的元素。前任校長将学校核心文化定位两个字:容·进,意在“包容共进”,在学校正门内左右两侧分别修建了葫芦形水池和如意形土坡,水池代表“容”,土坡代表“进”。在相应对称位置竖立的灯柱上,设计了两则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联中,有“容”有“进”,但总有种不提气的感觉。细细考量,“不进则退”,有警示意,但给人更多的是负向心理暗示,再则,一侧是水,“海纳百川”,非常合适;对应一侧应该是山,“逆水行舟”,显然不妥。为此,我组织中学部的几位资深语文教师,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大家都有此共识,决定对此楹联进行修改,“着眼于山,应该有进,体现正能量”。午休的时候,辗转反侧,忽一句话,涌上心头:“峰立千仞,善进则成”,是山,有进,有正能量。在于学校教师商议后,皆认为比较合适。于是学校门口楹联,便改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峰立千仞,善进则成”。接下去,顺势而为,在学校迎门楼宇的高处,竖排了两个大字“善·成”,并把学校核心理念,增补为“包容共进,善做善成”。

容是前提,进是行动,善是根本,成是目标。一项事业,有好的目标,有好的行动,才会有好的成果。我们深知:学校文化更多地会体现在师生的行为方式上,师生会用自己的行为表示对学校文化的认同与否,学校文化的达成,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

开学初,我历次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分别是“在你的心田种下一棵‘善的种子”“完善自我,成就人生”“发现你的优点”“带着感恩的心,一路远行”,力求让全体师生静下心来,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感恩的人,让自己的优点引领着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在发给教师生日蛋糕卡的同时,为每一名老师手写一份生日祝福卡,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对教师工作过程中,凸显出的个人的优秀特质给予大力褒奖,并送上由衷祝福。学校还给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印制了《我的优点记录卡》,要求每人总结出自己的20条优点,进行记录,让师生把目光集中到关注自己的优点上来,让学校时时有激励,处处充盈着正能量,让学校文化的内涵浸润到广大师生的一言一行中。

专业成长,班子带头,重点突破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所学校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学校的每一项成绩,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团队就会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学习力和执行力,不但专业成长成为一句空话,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上课,带头听课,带头学习,假期布置读书活动,统一发本记笔记,明确要求,教师做20页笔记,中层干部写30页,校级领导每人要写50页,假期结束,要一并收齐,统一展示。读书交流会,分章节安排主题发言人,发言人要对自己负责的专题有自己的深层见解。

对听课记录的撰写,改变原来用听课记录本的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活页,听完一节课,对本节课的优缺点作出评判,重点关注学生的“学”,分析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情况。评课议课结束,评价活页一并交与授课教师。这种做法提高了听评课活动的时效性,也避免了抄袭别人听课记录、凑篇数换考评分的现象出现。

对课堂教学的流程,采用“目标、教学、检测一体化”的思路,即目标设计要明确,课堂教学要切实把目标落到实处,课堂检测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切实发挥好检测的甄别功能,根据检测结果,适时做好对学生的跟进辅导,做到堂堂清,周周清。

对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做到首先保证活动的群众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采用个人、小组、班级之间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并从中发现种子选手,重点培养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来,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状态有了根本好转,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学生的习惯养成、综合素养明显改观,教学成绩切实跃居全县第一方阵,部分年级和学科名列前茅。“滨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滨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各项荣誉纷至沓来。春季运动会成績喜人,2016年,小学部由曾经的全县第十七名,跃居全县第七名,中学部由13名上升到第二名,初中女足获得全市第三名;2017年小学部,再上升三个位次,中学部保持第二名,但与第一名仅1分之差。跳绳、踢毽子集体活动分赛场,学校中小学部均获得县属学校赛区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鼓足了全体教师的信心和勇气,也受到家长一致好评,社会美誉度有了大幅提升。目标在前方,学校发展永远在路上,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新课题亟待我们突破,我们会一直努力前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工作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不工作,爽飞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选工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