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克威克外传》

2017-06-20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外传狄更斯笔法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取材于一个伦敦俱乐部成员的奇异冒险故事。小说主人公单身老绅士匹克威克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他领导成立了一个包括四位社员的“通讯部”,其他三位社员分别是:年岁已高却仍热衷于谈情说爱的特普曼先生;在朋友们中享有大诗人名气,却从未出版过一部作品的史拿格拉斯及自诩为运动健将和游猎高手的文克尔先生。他们的任务是到全国各地旅行采访,考察风俗民情,并写出书面材料向社里汇报。这些天真幼稚、涉世不深的堂吉诃德式的先生们一路上的冒险事业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综合评价】

《匹克威克外传》VS《堂吉诃德》

《匹克威克外传》与《堂吉诃德》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这两部作品都采用了流浪汉小说的形式(这种小说形式源于十六世纪的西班牙,小说主人公都是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大多是骗子或者无赖,他们追随一个或者几个主人在各处流浪,通过他们曲折离奇的遭遇,反映了十六世纪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时期的欧洲社会面貌)。其次,匹克威克先生和堂吉诃德先生在品质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俩各自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都抱着那种神圣的轻信态度投身到生活中去,正像堂吉诃德先生用骑士的眼光看待社会、希望周围的一切都像理想中的骑士世界那样完美,匹克威克先生则以“天真无邪”的目光看待社会、认为社会里的一切都像五月那样阳光明媚;他俩为了维护各自的理想锄强扶弱、反对欺诈和压迫,与一切邪恶力量作斗争。由于他们的理想不切实际,同时更由于社会的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们常常陷入困境。有人说匹克威克先生是十九世纪的堂吉诃德先生,但有所不同的是堂吉诃德先生对付社会使用的是一根过了时的中世纪长矛,而匹克威克先生凭借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里最厉害的武器——金钱;有了金钱,匹克威克先生可以到处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而不像“愁容骑士”堂吉诃德先生那样碰得头破血流、险些丧命。

《匹克威克外传》VS《老张的哲学》

对反面人物外貌、服饰的描写,两位作家都用了漫画式的手法,夸大其丑的方面,既嘲讽他们,又逗读者发笑。例如,狄更斯这样描写审判官史太勒先生的外貌:“他是一个极其出奇的矮人,却又那么胖,所以仿佛他只有面孔和背心似的。他用两条小小的变了形的腿摇摇摆摆滚也似的走进来”“一双古怪的小眼睛、一张阔大的粉红色的脸和大约半副又大又很滑稽的假发”。老舍对反面人物外貌的描写,也类似狄更斯的手法。但他在描写这种人物时,顺笔讥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比如,他写那“正统的十八世纪中国文化”的代表老張时,这样描绘了他的眼耳口鼻脸:“红红的一张脸,微点着几粒黑痣;按《麻衣相法》说,主多材多艺。两道粗眉连成一线,黑丛丛的遮着两只小猪眼睛。一只短而粗的鼻子,鼻孔微微向上掀着,好似柳条上倒挂的鸣蝉。一张薄嘴,下嘴唇往上翻着,以便包着年久失修渐形垂落的大门牙,因此不留神看,最容易错认成一个夹馅的烧饼。左脸高仰,右耳几乎扛在肩上,以表示着师位的尊严。”“麻衣相法”“师位的尊严”,这是对封建文化的讽刺。老舍描写学务大人南飞生,除了写他面貌的不雅外:“黑黄的脸皮”“镶着白多黑少的两个玻璃球”“高峙的鹰鼻”“干黄的穗子”般的胡子,更突出他衣服的不伦不类:官纱袍配“河南绸做的洋式裤”,洋皮鞋配“本地蓝市布家做的袜子”。作者讥刺道:“乍看使人觉着有些光线不调,看惯了更显得‘新旧咸宜,‘允执厥中。或者也可以说是东西文化调和的先声。”

《匹克威克外传》:“漫画笔法”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个支流。”所谓讽刺,实际是喜剧艺术的简练化,它经常通过揭露讽刺对象的矛盾,艺术地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在《匹克威克外传》中,狄更斯运用的主要讽刺手法是“漫画笔法”,在总的“漫画笔法”中他又结合了小的“喜剧矛盾笔法”。所谓“漫画笔法”,就是用特殊的夸张变形的方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其特点因为格外突出而极不协调,也就是说,作家采用“歪曲原形”的方式,通过放大或缩小反面事物的典型特征来造成漫画式的效果。比如,狄更斯对十九世纪学界、政界、司法界社会生活的讽刺性描写:一块“因农夫无聊而刻上了几个字的石头”,却被“匹社”当作考古发现而进行“声势浩大的学术研究”,引起“激烈的学派辩论”,导致“一部部的学术专著发表”,从而夸张了学术界的“故弄玄虚、扯淡、无聊”的现象,颇富讽刺意义。与鲁迅悲剧性的“哭”的讽刺相比较,狄更斯则是喜剧性的“笑”的讽刺,《匹克威克外传》让人们在“笑”的审美享受中去否定和鞭打丑恶与落后的东西。

猜你喜欢

外传狄更斯笔法
隋唐外传
隋唐外传(第一集)
品读
隋唐外传(第三集)
隋唐外传(第二集)
论笔法势的作用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左传》笔法
狄更斯钓鱼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