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依然读书
2017-06-20梁晓声
解说:2015年初春将至,梁晓声为写作电影剧本来到山东临沂的兰陵县体验生活,这部即将筹备拍摄的电影讲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位出生在兰陵县城的少女,从走出故土在外打拼,到最终返回家乡的故事。为了能尽量复原将近半个世纪之前山东农村的景象,梁晓声前往当地周边的村落看景。兰陵的早春细雨绵绵,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一行人走在曲曲弯弯的村间小路上梁晓声也会停下来询问当地村民现在的生活和收入情况。
视频片断:过年过节还给点,过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给一次钱。这是老屋,哪年盖的?我都五十多了。应该得有五十多年了吧,五年以上了。
梁晓声:亲爱的同志悄悄地说,老爸老妈住在这里太潮了,又太潮,冬天我估计这里边,他们有取暖的地方吗?尽量你们的房子如果宽敞的话,腾出一间来好一点把老爸老妈过去住,然后这个做你们的一个仓库。
少年时期贫苦,但依然想尽办法读书。
解说:梁晓声曾经说过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而关于梁晓声本人从一个城市里工人家庭的孩子到当代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一切都必须从这个地理的故乡讲起。梁晓声父亲祖籍山东荣城,因为天灾和贫穷,最终成为从胶东大地向北方迁徙的流民中的一员。梁晓声出生的时候父亲早已在遥远的东北哈尔滨安家立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援建“大三线”的父亲,每隔两三年才能在春节时回家团圆,对于童年的梁晓声说来有关父亲的记忆是冰冷的。
梁晓声:他从外地回来了给我的是一件新棉衣,我穿出去的时候因为小朋友们放鞭炮,有一个鞭炮就落在我的身上了,等发现的时候事实上已经烧了一个大洞,那刚穿上的棉衣烧了一个大洞,回到家里的时候呢,父亲打了我一耳光。
解说:那个耳光让梁晓声三天没有说话,第四天老师点名要他读一篇课文,他怎么都读不出来,放声大哭,父亲的一计耳光让梁晓声从此口吃,而他也开始害怕见到父亲,更让他害怕的是父亲和母亲之间不断发生争吵,而所有的争吵都因为一个钱字。
梁晓声:父亲的工资是很低的,他也只不过是挣30几元钱,那么他把钱全都交到家里的话,我们那时候已经是兄弟四个,小妹也出生了,这些钱是不够维持家庭生活的,所以母亲呢就会借钱,那么下个月就得还,那么借借还还,到最后的时候就会变成父亲的工资其实只不过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半个月之久,但父亲也没有办法,只能埋怨母亲不会持家。
解说:少年的梁晓声尽管家中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绝望气氛,但他很早就开始阅读哥哥留下的课本,渐渐迷恋上了文字读物。
梁晓声:那时的文学作品你想找一部不是名著的还没有,有一个时期我们中学的圖书馆,怕有些学生把这些书卖了,然后去买写大字报的纸,需要有人值班,然后有选到了我,我也很愿意,几乎就是有几天是睡在这个老师们才有资格去借阅图书的那个小阅览室里面,又看了很多自己以前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书,那你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雨果和这个狄更斯,你读他们书的时候就是有一种强大的使你难以拒绝的这个人道主义的力量。
解说:梁晓声对阅读的渴望和热爱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和工人阶级出身的父亲不同,母亲是一位农村私塾先生的女儿,因此很注意子女的文化教育。
田桐:她虽然也同样是文盲,但是她会听到很多故事,就是我们说的那个中国传统曲艺中的这些故事,她基本上都能够说出二三来,因此她跟我的父亲思维上就是不一样的,她很在意孩子们的这个文化程度怎么样,她说了一句非常贬损的话,她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安上一条尾巴,那不就是牲畜吗。
解说:在工厂做工的母亲节衣缩食,甚至连公共汽车都舍不得坐,却从来不反对喜欢看书的儿子买书,为了买到《青年近卫军》梁晓声第一次走进母亲工作的工厂。
梁晓声:那整个房体是七扭八歪的一个房子,然后即使白天每一个母亲的面前也要垂着将近一百度的这个灯泡,尤其是在夏天,在做那个我们东北有一种鞋,叫棉胶鞋,就是我们叫做乌鲁,就是中间是毡子,然后两边是鞋布,然后要把它用缝纫机这个缝好,然后再贴上这个胶底,母亲她们就是做那个中间夹着这个毡子的那个鞋帮,那个红色的毡絮,就在整个的厂房的空间里边都会飞扬着,所以许多母亲一定是要戴口罩的,即使夏天也是那样,戴口罩长期的呼吸的话呢就这半个口罩都变成这个赭红色的,就像砖的那种颜色,就是那个棉氈的那个絮毛都粘在口罩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是在什么环境下,我根本认不出她来,每个人都像这个童话剧里面演的那种毛毛熊,或者猩猩的那种状态,全身都是毛茸茸的,头发上也全都是。
解说:一个工友说这么辛苦赚钱怎么忍心花钱买书,而母亲却把身上仅有的钱全都塞到儿子手中,又立刻回到缝纫机前机械地忙碌,梁晓声第一次发现母亲是那样瘦弱的一个老女人,十五岁的他感到羞愧,拿着钱就跑了。
梁晓声:我那天我才知道我母亲挣钱是这么不容易,所以我就买了两瓶罐头,但是恰恰因为我没买书而买了罐头母亲是生气的,说我要吃什么罐头呢,还是又给了我钱让我去买回来书。
解说:1966年梁晓声初中毕业,原本想要考取师范学院当一名语文老师的理想终于被随之而来的文革敲击粉碎,所幸的是梁晓声有一个收废品的邻居,常常收回来一堆堆的旧书,使得在那个年代竟然有机会到了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的著作,在那个到处充满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爆裂的行动”的年代,少年的梁晓声被打动的却是雨果笔下的“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回忆文革时期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梁晓声认为只有读书能让人懂得事理会使人向好,而就在文革过去将近半个世纪的2015年的春天,作为知名作家和政协委员的梁晓声在全国的两会发言中提到,走在街上我满眼看到的都是不读书的人。在山东兰陵期间梁晓声在当地新华书店和兰陵作家协会的年轻会员们聊文学创作,也聊他对这个时代的种种忧虑。
梁晓声:到处看到我们的同胞不分年龄上下我没见到一本书,拿书的人,只有我这个书包里还放着书,这个大家都拿着(手机),一个人活着真的需要知道那么多事吗,我想说一个人活着如果他知道很多很多事儿,唯一关于一个人做人方面的最主要的几但他都不知道的话那他知道那么多事儿,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不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是一个人们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