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底石

2017-06-20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河底绝壁节选自

积石关,号称天下黄河第一雄关。峻峭耸立的积石山,两崖千仞绝壁,遮天蔽日,大有将崩欲倾、一触即发之势。挤成一线湍流的黄河,从两山绝壁之中横冲直撞而出。据传说,这里刀切斧削的崖壁,是大禹凿山疏河时留下的斧痕。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中记载:“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顾不上看天,顾不上看山,顾不上看关,一踏上积石峡里的黄河河底,我就迫不及待地盯着脚下的河底,昔日喧嚣咆哮的黄河,如今静谧得只听得见我的心在怦怦跳动;干涸的黄河河床,呈现着一片神圣而肃穆的灰褐色,竟是个“巨石阵”,犹如“水底石林”:奇形怪状的巨大河底石,静静躺卧着,一块挤着一块,构成了“河府世界”的主要“建筑群体”。大的如列车车体、卡车车身,小的也有写字台般尺寸,连我这个一点七八米的个头,到跟前也相形见绌。河底石虽然面貌各异,可全是优美的曲线组合,没有一条直线,没有一处棱角,处处光滑无比。黄河水万古不息地抚摩,把錚铮巨石摸得光溜溜了。我取出了随身携带的地质锤,由轻而重连声叩击“河底石”——由弱而强的一连串“咚咚”声如同金属撞击声,悠扬悦耳。地质锤连击数十下,“河底石”除了露出花岗岩略带黄白的本色以外,竟丝毫无损!看来,亿万年的水流冲击锻打,已经使“河底石”“百炼成钢”了。

(节选自海飞《黄河梦》,题目为编者加)

写法点拨

作者先引用古书记载,说明河底石历史悠久,又用两个比喻句比拟了石头的大小,用两个“没有”写出了河底石外貌特征——光滑,还有坚硬的特征。作者运用不同的写法,将河底石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练笔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文时要有变化,这样读者才有兴趣读下去,才不会产生阅读疲劳。我们可以描写一下自己房间的布局,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也要有变化。

猜你喜欢

河底绝壁节选自
写给爬山虎
在古石绝壁前
上学啦
趣味成语故事
似水流年
飞檐走壁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种花
十月
奇妙的河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