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子亲密接触
2017-06-20唐惠忠
唐惠忠
一、孟子“仁政”思想的表现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因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违背时令伐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織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即“王道之成”)。此外,国君要常反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等方面,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二、孟子“心性论”学说
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论”,主要补充孔子“仁”的观念。孔子思想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表现在恻隐、羞恶、辞让以及是非四端。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以达成社会的公义。
3.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挖掘性善的本能,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4.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的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知识卡片】
孟子善喻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既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
《孟子见梁襄王》一章,正是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漫延,泛着光泽,大雨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浡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孟子以苗“槁”与苗“兴”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作用,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由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知识锦囊】
文言固定结构例析
文言固定结构,近年来频频“占领”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文言文翻译中的这一难点,现将15组出现频率较高的固定结构作如下剖析:
一、何所
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谁(什么)”。如: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
二、何如
1.代词性固定结构。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可译为“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可译为“比……怎么样”。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王以为何如其父?(《赵括纸上谈兵》)
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
三、然则
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译文:入朝为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要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四、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可译为“因此”。如: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前往然而我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五、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结构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如: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于国家。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六、有以……,无以……
这也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人、事、物)”。如: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
七、……孰与(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取舍的固定结构。只表示比较时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样)……”。表示比较之后进行选择取舍时可译为“哪比得上”;这种情况,还可与选择连词“与其”配合使用,译为“与其……不如……”。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童区寄传》)
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比得上做一个人的童仆?
八、……之谓也
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結构。其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可译为“说的就是……”。如: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诗经》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如: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恶之心。
九、如……何、若……何、奈……何
都是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的固定结构。其中“如”“若”“奈”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意思;“何”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中间插入的成分作“如”“若”“奈”的宾语。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译文: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译文:虞姬啊虞姬,对你该怎么办?
十、何……为(wéi)、何以……为(wéi)
都是表示询问或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替换;“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译文:现在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而往南去呢?
十一、唯(惟)……是(之)……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强调之意。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围的副词,可译为“只”;“是(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可译为“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如: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
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十二、何……之有
表示宾语前置的固定结构。含反问语气。其中“何……”是宾语,“之”是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有”是谓语动词,可译为“有什么……”。如: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会有什么用处呢?
十三、不亦……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亦”没有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句末“乎”可用“哉”“邪”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不是……吗”。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习了又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吗?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译文:船已经行进了,而(落在水中的)剑(却)没有动,像这样去找剑,不是糊涂吗?
十四、得无……乎
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能不……吗”。同义结构还有“得毋……乎”“得非……乎”等。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译文: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莫非是指示我捉蟋蟀的地方?
十五、无乃……乎
表示测度疑问的固定结构。它所表示出来的语气是委婉的。句末“乎”可用“与(欤)”“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同义结构还有“非乃……乎”“不乃……乎”。如: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译文:现在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来寻求谋臣,恐怕太迟了吧?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译文:恐怕该责备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