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综合管沟的发展与应用
2017-06-19李宝霞胡斌田文龙
李宝霞+胡斌+田文龙
摘 要:本文阐述了综合管沟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它的优缺点以及综合管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为将来建设地下综合管沟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综合管沟;市政管线;综合管廊
Tal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ditch
Li Bao-xia 1,Hu Bin1,Tian Wen-long2
(1.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014;
2..Pan-Chin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ongqing 401122)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tren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integrated trench pres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hope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trench.
Keywords: integrated trench; municipal pipeline; Pipe Gallery
综合管沟是指设置于道路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市政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又称共同沟或综合管廊)。它可以把分散独立埋设在地下的电力、电信、热力、给水、中水、燃气等各种地下管线部分或全部汇集到一条共同的地下管廊里,实施共同维护、集中管理、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随着综合管沟的加速建设,综合管沟在今后的建設和管理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以后综合管沟的规划建设走上规范、健康发展的道路,大家在关注地面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同时,地下基础设施的规划、综合管沟的建设问题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关注、研究。
1.国内外综合管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早在 1833年,法国巴黎在开始有系统地规划排水网络的同时,就开始兴建综合管沟。1861年,英国伦敦修造了宽 12ft、高7.6ft的综合管沟。1890年,德国开始在汉堡建造综合管沟。到 20世纪,西班牙、匈牙利等国也开始兴建。最近5年的时间里,巴塞罗那、伦敦、里昂、马德里、奥斯陆、巴黎等许多城市都研究并规划了各自的地下管道综合管廊的网络。
美国纽约的大型供水系统,完全布置在地下岩层的综合管沟中。俄罗斯的莫斯科地下有 130km的综合管沟,除煤气管外,各种管线均有,只是截面较小(3m×2m)。发达国家现有各类地下管线的总长约2000万km,为更新、修复这些地下管线,每年还需投资300~500亿美元。
1958年,日本开始兴建综合管沟,目前仍以每年15km的速度增长。东京临海副都心历时7a、耗资3500亿日元建成总长度16km的综合管沟,这条综合管沟距地下10m、宽19.2m、高5.2m,把上水管、中水管、下水管、煤气管、电力缆、通信电缆、通信光缆、空调冷热管、垃圾收集管等九种城市基础设施管道科学、合理地分布其中。为了防止地震对综合管沟的破坏,采用了先进的管道变型调节技术和橡胶防震系统。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今后所有的干线道路下都将兴建综合管沟[1]。
(2)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第一条综合管沟是1958年在北京某广场建设的1.3km长的综合管沟,其断面为矩形,宽为3.5~5.0m,高为2.3m~3.0m,埋深为7.0-8.0m[2]。
1990年,天津市为解决新客站工程的行人、管道穿越铁道线而兴建的高5m、宽10m的隧道,同时划出了宽约2.5m作为综合管沟,用于收容自来水、电力、电缆等管线。
1994年,上海修建了浦东新区张杨路综合管沟。它位于浦东新区张杨路两侧人行道下。西起浦东南路,东至金桥路,宽5.9m,高2.6m,全长11.5k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为矩形,包括电力室和燃气室两部分。电力室中央铺设给水管道,而电力和通信电缆分别布置于两侧支架上;燃气室主要是燃气管道铺设空间,且为单独一孔室。该综合管沟里面还配置了各种安全配套设施,是我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大型综合管沟。
2003年,北京中关村西区的中关村广场修建了一条综合管沟。该工程包括综合管沟和地下空间两部分,整个工程投资约17亿元。地下负一层是该社区的交通枢纽之一,而地上部分由步行街、花坛、绿地等组成,充分体现了人文与科技的设计理念;该工程的负二层为车库、商业、物业管理等设施;负三层则为综合管沟,内部收容了燃气、电力、热力、电信、自来水等管线。其中主支管线长约3km。埋深约14km。各种管线放置在单独的管沟中,每个管沟宽约1.1m,高约2.4m。此综合管沟的设置不同于以往,因为它结合了地下商业网点分布特征,把各管线分门别类归置到单独的管沟中,这不仅便于日后的维护管理,而且提高了安全可靠性,但是项目的投资总额比较大[3]。
广州大学综合管沟沿中环路呈环形分布,长约10km,高为2.8m,宽为7m,主要用于收容通信电缆、自来水、电力电缆等管线,该工程是广东省建设的第一条综合管沟。
近年来武汉、宁波、深圳、兰州、重庆、昆明和青岛等大中城市都在积极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综合管沟项目。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开始探索综合管沟的建设,积累了初步的设计、施工、建设 和管理经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陆地区综合管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endprint
2.综合管沟的分类
综合管沟在功能上可以分为干线综合管沟与支线用户供应管综合管沟。干线综合管沟一般设置在机动车行道下,不直接为沿道的用户提供服务,它收容的管线主要是主管网,管径大,是整个管网的主大动脉。支线综合管沟一般设置在人行道下,直接服务于沿道用户,结合工程实例,综合管沟的设计沟顶覆土1.0m~1.5m 基本可满足要求,但不同条件下综合管沟沟顶覆土因管线交叉等原因相差较大,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综合管沟的优点
(1)综合管沟的建设可以避免反复开挖道路,大大节约城市建设开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对共交通及居民出行造成的影响和干扰。并且在扩容管线时不会影响交通畅通,使路面的使用寿命延长2~3倍。;
(2)能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为城市发展预留更多空间,可满足管线长远发展,减少了地上架空线路,改善了市容景观;
(3)综合管沟有利于实现智能管理,方便管线的统一管理与维修,并能进入内部作定期巡回检查,随时进行换修,提高管理效率;
(4)综合管沟结构具有一定的坚固性,能抵御冲击荷载作用,具有较好的防灾性能,若在战时还可以作为防空洞;
综合管沟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改善了市容景观,城市环境质量也同时得到了提升,从而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境。
4.建设综合管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网建设一次性投资大。由于综合管沟断面较大且为整体闭合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前期投入的资金要求高。据统计,日本、台北、上海的综合管沟平均造价分别是50万元/m、13万元/m和10万元/m[4]。另外,综合管沟的管理涉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部门和行业,牵涉垄断行业的权力和利益问题,管理难度很大。
(2)综合管沟的投资主体难以确定。由于管沟内敷设的管线较多,各种管线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投资造成投资主体不明确,投资比例难以确定.
(3)缺乏相应的法制法规。日本政府为推动综合管沟建设,于1963 年制定了“关于设置综合管沟特别措施法”;1991年又成立了专门管理综合管沟的部门,并在数十年中对相关法律作了數次修订。而我国上海市2007年批准生效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管线综合管沟管理办法》才是国内唯一的关于共同管 沟建设问题的政府性规范文件,但仍然缺乏国家层面或地方性法律的有效支撑。在一些综合管沟较发达的国家,有关法律会强制管线进人综合管沟,对所需支付的费用也有法律参照,目前我国却没有相关的立法。这已成为综合管沟在中国推广的最大阻碍。
(4)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与运营机制限制了综合管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管理都是由各自的相关利益机构执行,如供水由自来水公司负责,供热由热力公司负责。这种局面造成了各种管线单位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而综合管沟则需要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因此,也给综合管沟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也带来了阻力。
(5)管理技术要求高。综合管沟内外需设置现代化、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多种高科技手段进行监控,现有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对综合管沟内的各种管线的管理较为困难。
5.总结
综合管沟的建设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统一规划,合理设计,有效管理,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安全可靠、避免道路反复开挖、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等的优点,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综合管沟快速、持续和良性发展,使其在我国城市市政管线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保证城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 姚龙龙.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及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3:100-104.
[2] 李万辉.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交流,2011.6:100-104.
[3] 杨斌.综合管沟的规划设计及应用前景[J].管线工程,2011.29(5):81-85.
[4] 朱南松.共同沟在我国之现状及发展[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2:152-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