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造化,愈奇愈安
2017-06-19张磊
张磊
【摘 要】行笔天地间,以笔墨书写恬静,以墨气挥洒飘逸,画中自有可等,可游,可安,可居的幻境。
【关键词】笔墨;天地;静;树法
余曾钟情于明清山水,常闻清代绘画始于玄宰,传于“四王”,吾遂常临之,喜其画面之博大,技法之丰富。数度研习,虽不得其精要,但依旧沾沾自喜。亦知山水之渊源起于宋元,但不得其理,不知其法,虽对元画略有研习,亦是摹其形而不知其意。乃入学后,导师潺潺教诲,方知已入下乘,悔之不晚,以宋画入手,循序渐进,方见功力日长。遂弃明清山水,专攻宋元绘画,特别是元代文人画。
今番创作,本欲以宋元大家为师,取其精华而成作品,怎知几番尝试均不得法,几欲放弃,却在友人处偶见一画册,乃龚半亩之作品,友曾数度推荐,吾亦观之,却不以为然,原不喜其墨色浓重,技法简约,画面平淡。今阅之,却有另一番感悟,但又不知其所以,于是乎百般搜寻与其相关之书籍画论,终有所获。遂成此画,以表心中敬仰之情,亦是研习其“笔圆气厚”,感受其“师法造化”,领悟其“墨气浑沌”。营造一副自我的安静,一个可登,可游,可安,可居的幻境。
初创此画,吾即欲以“四要”入画,何为“四要”出自龚贤《画说》之中的“画家四要”——笔法,墨气,丘壑,气韵。
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丘壑,气韵不可不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笔法要古,墨气要厚,丘壑要稳,气韵要浑。又曰:笔法要健,墨气要活,丘壑要奇,气韵要雅。笔中锋自古,墨气不可岁月计,年愈老墨愈厚,巧不可得而拙者得之,功深也。吾默念数遍记于心间,行笔画面,以中锋运笔,默记“笔法”之中要点,中锋乃藏,藏锋乃古,与书法无异。笔法古乃疏、乃厚、乃圆活,自无刻、结、板之病。但观吾作品,前景树石,虽以中锋行笔,亦学书法入画,但画面却不免呆板,线条屡有刻结,遂自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复细观其画册,略有所悟,行笔山峦,顿觉笔法松动,气韵略见风致。
画作渐成,却因尺幅颇大,略显杂乱,不得冷意,余尝闻,空景易,实景难,空景要冷,实景要松,冷非薄也,冷而薄谓之寡,有千丘万壑而仍冷者,靜故也。有一石一木而闹者,笔粗恶也。笔墨简贵自冷。而初成此画,因画面磅礴而造有千丘万壑,近景虽实却显薄寡,远景虽空而不见冷意。实非佳作,但亦无粗恶之笔。遂复加之,寻半亩之笔墨法。笔墨关人受用,笔润者享福,笔枯者食贫。枯而润清者贵。湿而粗漏者贱。树润则山石皆润,树枯则山石皆枯,而此幅山水乃江南之景,山石树木皆润,遂以润笔提树,以显江南特色。浓树有加七遍墨者,若七遍皆浓则不成树矣,然浓树乃积枯成润也。画石笔法亦与画树相同,中有转折处,勿露棱角,石块上白下黑,白者阳也,黑者阴也。石面多平,上承日月照临,故白。石旁多纹,或草苔所积,或不见日月为伏阴,故黑。石最忌蛮,亦不宜巧,巧近小方,蛮无所取。石不宜方,方近板。更不宜圆,圆为何物?妙在不圆不方之间。画树易,画石难。树有体段,石无端倪。石自石而山自山。山头宜分土、石、或石戴土,或土戴石。所以欲分者,辨深浅也。深山大壑则用石山。浅水沙滩则用土山,此幅山水系江南峻岭,虽以浅水沙滩为脚,却以深山大壑为骨,乃土间石之法以显烟云缥缈之态。
吾以其法复加,循序渐进,画面渐成势,庙宇楼台巍峨幽深,树木草藓愈见风致,山石河流更见磅礴,冷意盎然,静而深远。虽不似其墨气如雾气,岚气,却似烟气,运气飘渺其间。虽冷骨萧瑟,亦生意盎然。
此画成,吾渐得一心得,虽明清山水画渐入俗套,多习气,不易学之,亦有“四王”以临古为本,拘泥死板,不成一格。但亦有类龚贤,四僧等自成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寻其法而成己画,另有一番天地也!
参考文献:
[1]《中国名画家全集——龚贤》 [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0
[2]《中国绘画艺术全鉴——清代绘画艺术》[M].远方出版社,2006.1
[3]《中国绘画艺术全鉴——中国文人画绘画艺术》[M]. 远方出版社,2006.1
[4]《中国书画论丛书——清人论画》[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