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06-19孙梅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重点基础目标

孙梅娟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的就要格外的关注。

【关键词】教学重点;基础;目标;根本

作文是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要的,使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变“应试”为“应需”。这样一来学生写起作文也就不再头痛,空洞洞的,偏离生活轨道了。究竟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

一、善于观察,说真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习作时与生活实际相沟通,新鲜不新鲜的事,每天在身边不计其数的发生着,于是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获取写作素材。比如:小学语文写话训练写熟悉的小动物,我让学生贴近生活去发掘素材。或看,或听,或想,或问,点滴积累写作素材。有的写小猫的乖巧,有的写小狗的忠实,有的写大公鸡的漂亮,有的写鹦鹉的聪明……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人或事件或物,自己真情实感就会被触动,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内容详实,感情真挚。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说真话是写作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善于转化,会“聊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习作指导课上经常采用“转化”的方法,于老师来大连上课引导学生写《于老师印象记》时就把观察﹑描述人物外貌的习作内容巧妙地转化为生活情境,使作文教学充满生活情趣,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完18课《称赞》我就要求学生写一篇曾经被人称赞的事,要求写清为什么被称赞,是如何被称赞的,当时自己的心里想些什么。有些学生一手拿笔一手托着下巴就是不动笔,有些学生一脸愁苦,有些学生既便动笔了,也是写写停停的。一节课下来本子上寥寥无几地写着几个字,这就是他们的语言障碍,不习惯把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见此状我就联想到于永正老师对习作的指导,我让学生放下笔来,跟我“聊聊天”,过程是这样的:

师:你也有被别人称赞过的时候吗?

生:有。

师:你做什么事被称赞了?

生:我很少考一百分,那天考了一百分,老师称赞了我。

师:老师是怎样称赞的?

生:你今天太棒了,继续加油以后每次都会这样的。

师:你真聪明记得那么清楚,听了老师的称赞后心里想些什么吗?

生:我心里偷偷地说:我一定会加油的,我要得多些一百分。

用这种对话的方法让每个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练笔非常简单呀!再次拿起笔来就唰唰地写出来了。转化的方法使得一篇无从下手的习作变得跟平时说话一样简单,化难为易,写作起来自然水到渠成且游刃有余。

三、善于赏识,巧“淘金”

赏识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在评价学生的习作时,会尽力做到绝不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既使再差的作文,我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充分加以肯定。

班级有个小男生,他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都有困难,写出的文章往往辞不达意,讓读者读读就半途而废,内容繁乱的无法理出个头绪来,修改时都无从下手。每每这时我都是耐着性子读完他的文章,曾几何时我想要放弃这个孩子,反复思想斗争之后,我还是反省我自己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不应挫伤他们(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在大教育家话的鼓舞下我开始善待他的每次写作练习,我也坚信“习作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批阅他的习作时,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去发现他的闪光之处,哪怕是小到一个词有了一丁点的进步,我都要抓住时机进行表扬、激励。一个句子或是一段话有了进步,或是一个地方有新意,我就要在整个班里进行朗读,而且还要把他成功的话语贴到教室里的板报上,他每次习作我都是面批面改的。特别是在原有基础上有点滴进步的时候,我就会写一封短信让他拿回家,让家长同他一起分享他的成功的。后来,他愿意和他人沟通了,习作水平也有了提高。因此我相信赏识是一个人无形生命的阳光。

四、善于修改,再“登攀”

一篇好文章总是经历反复的精心打磨、多次修改,才能变得流光溢彩,焕发生命活力。首先自改自评,再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最后教师评改等循环修改的方法。集思广益就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法对提高习作水平大有益处。

例如《夸家乡》的习作训练,学生草稿完后,让他们自我总结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失败,自我改过之后,全班畅所欲言,集体评改后拿回家读给家长听,家长再一次帮助改正,而后上交教师进行批改。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学生的印象也随之深刻,在第一阶段的语文测试中,全班作文分数丢的很少。修改真不愧是习作更上一层楼的必经之路。

作为语文教师要随时提示简明扼要的写作方法,并结合阅读教学加以训练,必能潜移默化,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习作教学中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内外因完美的结合终有一天会“春色满园关不住”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辽宁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重点基础目标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