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06-19魏小宛
魏小宛
【摘 要】幼儿教师主要负责指导、管理和培育幼儿的学习、游戏和生活,作为幼儿学习生活过程中重要的接触人员,其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具备天真、稚嫩等特征,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加大对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视程度,用自身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幼儿,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保持心理的健康状态,增强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满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需求。本文结合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重点探究有效提升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建议,希望对于各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心理素质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育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幼儿教师各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幼儿教师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幼儿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教育工作时,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科学完成幼儿工作的同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因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无意的,而且已经开始显现最初的个性倾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此时幼儿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非常重要了。所以我们需要从本质出发,分析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幼儿心理产生的影响,寻找正确提升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方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教授幼儿基本的学习生活技能,还要求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常言道,教育是塑造灵魂的艺术,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幼儿教师应爱岗敬业,具备崇尚的师德,通过恰当的心理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其次,幼儿教师须具有正确的心态与顽强的事业心;最后,幼儿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顽强拼搏,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
2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2.1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和健康人格形成过程中,教师是包括父母在内的第三个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由于幼儿心理状况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幼儿教师作为陪伴幼儿成长的核心人物,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发挥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如幼儿会向教师学习处理事情的方法等。
2.2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保证心理健康,才能够使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影响到人的很多活动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尤其是幼儿教师,其教育对象远不止一两个,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幼儿群体,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好坏会直接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同的影响。
2.3以丰富的感情感染幼儿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用爱浇灌他所培育的花朵,而爱的力量是相互的,幼儿在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后,也会回之以真诚的关心。因此幼儿教师应与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关系,用自身积极的心理状态影响幼儿,调动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真心赞美、拥抱幼儿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爱,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3有效提升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方法
幼儿教师不良的心理素质也可能是幼儿产生心理障碍或者消极心理的原因。例如,教师不够自信可能会让幼儿也产生自卑或胆怯的心理;教师不稳定的情绪会让幼儿形成爱发脾气、说谎争吵等行为。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克服自身不良心理素质,具体途径分为以下几方面:
3.1对幼教事业持续保持高度重视
幼儿时期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个阶段幼儿的性格都有较强的过渡性、模仿性和过渡性。身心健康发展的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也是21世纪的建设者,幼儿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对幼教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充分掌握幼儿的成长情况,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应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转变自身对于幼教行业的认识,培养自身积极的心理素质。
3.2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幼儿教育工作相对于其他的教育工作来说,更加繁琐、单调和有差异。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作用,随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与幼儿建立起和谐的师幼关系,争取每一处都给幼儿带来积极影响,其教师不能对幼儿有硬性规定,应该要耐心地、不嫌麻烦地对待和照顾幼儿,要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自身言行举止,给幼儿树立良好榜样,以积极热情的情绪去感染幼儿,用良好的心态去教育、影响幼儿,起好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轻松、欢乐的群体中健康成长。
3.3注重自我修养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心理训练形成的,心理训练是指运用专业心理学的技能对教师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使其形成教师需要的心理素质。具体途径有:①幼儿教师应该认真、坚持的学习,通过提升自我修养不断进取,努力完善自我,进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水平;②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当代心理学知识,再通过心理训练等特殊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4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教师的心理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是一般都是由教育环境所导致的,所以要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水平,就必须要给幼儿教师创设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打造出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布置幼儿园的环境及装饰品时需要尽善尽美并有教育意义。幼儿园的教师与教师之间、园長和教师之间以及幼儿和教职工之间要尊重彼此、团结友好、平等互助,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3.5健全幼师心理素质培训与保障机制
从根本上来说,要提升教师心理素质,第一必须注重培养高校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第二要更加严格把控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鉴定工作,第三聘用幼儿教师时,要重视应聘者的心理测试环节,心理素质不合格的人坚决不能聘为幼儿教师,第四有关部门需要在进行教师资格证认证时增加测评教师心理素质的环节。以上措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心理素质不合格的人成为幼儿教师,从源头上提升了整体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4结束语
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更体现在幼儿人格的塑造方面,因此需要积极帮助幼儿教师优化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红.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11):142-144.
[2]罗静.农村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