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爱的桥梁让幼儿走向健康之路
2017-06-19李晓菲
李晓菲
【摘 要】幼儿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关键词】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幼儿园和多方学习途径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儿的幸福之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尽情游戏,也不能专心学习,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够提供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因此我认为健康要充分考虑对到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无论是进行幼儿健康教育还是试图改善幼儿的周围环境,都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健康,而且可能有损健康。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良好的心理环境潜移默化的塑造着幼儿的性格、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激发着幼儿的亲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力。因此从幼儿园内部环境的创设来讲: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例如:我们班叶乐小朋友,由于性格内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经常会有小朋友欺負他,遇到什么事情他也不敢告诉老师,对于叶乐小朋友的性格,我作为老师,就主动地接近他,经常和他谈心,以伙伴般的身份和他一起玩,并且经常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中的难题,还经常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扬他、关心他、鼓励他,还经常带他和其他小朋友玩,慢慢的他就变得喜欢和老师接触了,比起以前,他进步了,主动的和老师交往了,遇到什么事情他也主动的告诉老师,师生关系融洽,就能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相反,以一位人民教师的身份处处管教幼儿,如:上课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乱动”、“不能随便乱跑”等一些不尊重幼儿的语气,使幼儿的行为活动受到限制,幼儿敢不听话,就遭到老师的训斥,这样孩子的天性受到压抑,使之性格变得胆怯、内向,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与人交往产生困难。这样,严重的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于教师如何引导。现在的独生子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的”,“我要”很霸道,不懂得互相谦让。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引导幼儿互相谦让。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当中,进行接触与交流,引导幼儿要与同伴和睦相处,在同伴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2.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
创设丰富、开放的物质环境也是幼儿有效地进行同伴交往、主动学习能力培养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我们要创造性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具有层次的、可供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选择的材料和环境。一是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区域活动是幼儿自选的,带有小组活动性质的活动形式。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因此,我们在班级中开设了内容丰富的区域活动,并同幼儿一道投放适当的活动材料供活动时使用、探究和创造。
二、严格班级管理,抓紧养成教育
首先,从思想、行动上认真落实“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方针,在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努力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工作上坚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惜力,乐业,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其次,要树立爱心、细心、耐心的原则,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幼儿,把他们的闪光点放大,尽量不在大家面前指责他们的缺点或错误,特别是缺点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强化,做到不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缺点和弱点,相反是要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变化,在班级中为他们树立自信。适度的表扬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常用的手段。再次,在游戏活动时,认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同孩子们打成一片,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做孩子们敬爱的良师益友。
三、创建文明、自信、多彩的健康课堂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对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教师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应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使幼儿充分感到被重视和接纳。
其次,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在制订主题目标时,不仅要有知识技能、习惯养成方面的目标,还要努力挖掘其心理培养目标。如在“秋天多么美”主题活动中渗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体验成功,增强耐挫能力,学习认识自我,懂得团结、分享,增强合作能力等,使班级中胆怯的幼儿都在活动中自然地与同伴游戏。
教育就是提供环境。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将在环境中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造就自己,获得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