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钳工工件加工效率方法的探讨

2017-06-19朱玉东闫铁春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5期

朱玉东+闫铁春

【摘 要】钳工加工主要是手工操作,在钳加工中如何提高加工效率,节省体力,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论题。本文从基本操作技术、测量技术、加工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钳工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方法

钳工是在机械制造中是最早的一门加工金属技艺。加工的零件质量受技术工人技艺高低的影响。现结合本人的实际掌握了解来谈一谈提高钳工加工效率的几个手段、加工途径。

一、合理应用基本技术

(1)锯削技术,在钳工加工中锯削后留给后道工序的加工余量越小,那么下道工序的加工越省力,整个工件的加工效率越高。首先就是锯条的选用,现在以加工45号钢材的工件为例,选择双金属锯条比较合理,齿尖材料为高速钢或其他高性能钢材,锯带材料是低合金弹簧钢的,具有高耐磨性、高红硬性、锯齿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这样可以降低锯条折断的概率,减少更换锯条的时间;在安装锯条时,要注意锯条与锯弓要在一个水平面上,锯条安装后,不能用两手指轻易搬动为宜,否则在锯削过程中锯缝极易歪斜;工件装夹时,一般要装在台虎钳的左侧,方便看到划线,要使划线尽可能垂直,装夹锯缝超出钳口距离要合理,在锯削过程中震动剧烈时,要及时调整;起锯的锯痕要与划线平行,否则锯出的平面歪斜,同时注意加工余量控制,在锯入3毫米左右后再正常运锯;匀速运锯,否则会加大锯出的表面粗糙度,增加锉削的难度;下压力不要过大,造成锯缝易歪斜;在锯削过程中,要保持专注力。

(2)锉削技术,工件的夹持,由于台虎钳的安装的问题或钳口长期使用后的磨损造成工件装夹后,工件位置歪斜,使得正常动作加工出的加工表面难以平直,所以在装夹后,从台虎钳的侧面观察工件装夹效果是否正确;根据加工余量来选择粗锉和细锉,加工厚度0.2毫米以上的余量时,尽可能选用粗锉,运锉时尽可能利用锉刀整体长度,0.1毫米以下的,选用细锉,为保证锉削质量,运锉距离要短一些,不要过长,为提高表面精度,对锉刀的刚性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选择相应粗细的方锉刀;锉削时力量的运用,为锉削出平直的加工表面,在开始锉削时,要努力控制锉刀的平直,短距离运锉,锉出一小部分平面,这样锉刀在加工表面上就能够容易得到一个平直的位置,易控制锉刀的平衡,然后正常运锉;为提高锉削效率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顺锉的方法。

二、测量技术的应用

在钳工加工过程中对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形位公差等的测量,了解被加工表面的现有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不合理的测量方法,需要技术工人多次侧量、反复侧量,得到的结果还不够准确,合理选用测量方法准确反映被测量表面的被加工情况,减少测量的次数,能够大大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件的加工效率。在一般精度工件的加工中,加工余量的確定,首先用刀口尺测量被加工表面得平面度,通过透光法了解被加工表面的平面度,找出被加工表面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再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来测量最低点和最高点尺寸;尺寸测量,在使用顺锉方法来加工时,也可以选择六点测量法,在顺锉加工时最容易出现被加工平面中间高两边低,那么根据这种情况,用游标卡尺测量出两边尺寸就能够得到即时的余量大小,在长度方向上两面各测三个点,这样也会比较准确;用刀口尺透光法检查工件表面质量时,在平常的练习中,用塞尺测量不同透光情况下的缝隙尺寸,在加工中对检测表面质量有个预估;在锉削加工中,最好能够统计并了解自己在使用不同种的锉刀每运一锉的锉削量。锉削时,在确定加工余量之后,记住锉削次数,计算出总的锉削量,不必每锉几锉就测量,减少测量次数,节省了时间,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三、合理的加工过程

合理的加工过程,不仅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更能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效率。加工过程分析,首先要对图纸进行细致分析,零件图是最原始的资料,通过图纸了解要加工工件的结构特、技术要求等。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加工工件报废。根据分析初步拟定加工路线,然后将表面加工的方法确定下去。分析零件表面的质量要求以,将零件的加工顺序确定下来,做好相应的综合性质分析,确定好具体顺序。例如:刀块工件的加工,一般的加工顺序是,加工基准面后,把另两对面也要做出来,保证整体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再进行缺口加工。另一种加工路线,加工基准面后,划线,直接锯掉对角的缺口部分,然后再加工。从两条加工路线,可以看出第二种方法在总体的加工量上要少的多,比第一种加工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时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四、总结

在钳工工件加工过程中,主要是靠手工操作来完成工件的加工,那么如何节省体力,节省时间,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事钳工工作的技术人员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田亚丁.钳工加工工件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J].科技风,2015.

[2]姚季.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一些尝试[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