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口市文化广场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7-06-19任会玲
任会玲
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关于开展辽宁省“七个一百”基层群众文化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3年开始,三年内在全省建成百个基层文化活动“示范广场”的布署,结合我市目前“文化广场”情况,我们做了初步地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一、营口市内广场自然情况
营口市城区内(站前、西市)现有广场6处、希望广场(青少年宫门前)、辽河广场(市委、市人大门前)、辽滨广场(辽滨公园东)、平安广场(辽河边平安路北);还有新建的奥体广场(新体育场门前)、两湖广场(产业基地文化艺术中心门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文化局统计数字是10个广场,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许多广场已失去文化活动的作用。如邮电大厦广场曾被省文化厅命名过“优秀文化广场”,1997年营口市最初启动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在此举行。近年该广场已变成停车场。还有一些广场,如大商新玛特、东盛广场、本来就不够规模,而且归属企业,也失去了文化活动的作用。所以这次调研没统计在内。
我们这次调研统计的广场,是指在群众日常进行文化活动的广场,除新建的两个广场外,四个广场日常都有不同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对这些广场的规模,我们没有全面进行测量,仅以希望广场为例。
希望广场建于1998年,位于营口市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中心地带,广场面积为一万三千五百多平方米,北靠少年宫、博物馆;东靠营口工业大厦;南临营口市主街——渤海大街;西侧是贯通营口工业南北的永红路。广场东侧设有健身器材和交际舞池。广场每天早晚都有群众自发的健身和娱乐活动。文化广场演出日由营口市群众艺术馆组织。
二、广场活动情况
1.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独具特色
文化广场是最能体现群众文化特点的一种活动形式。广大群众自发的、自愿组合,以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健身操、群众合唱队、中老年秧歌队、轮滑、放风筝、交际舞、排舞、民乐队、票友清唱等形式,四个广场每日晨昏都有自愿组合群众团队在这里活动,日参加活动达千人次。
2.有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广场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遍及我市城乡各个角落,迎来文化大发展的春天。它已成为群艺馆每年业务工作的“重头戏”,纳入政府业务管理目标,许多文化活动都在广场举办,全市每年在百场以上。希望广场对全市其他几个广场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例如约定俗成的春节、元宵节广场秧歌展演;每年“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的群众文化活动;营口市“艺术节”群众文艺晚会;因为设有公益性剧场,每年举办的文艺赛事的综合场颁奖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都在“希望广场”举办。
广场文化活动除演出外,还有风筝放飞比赛展览,秧歌、健身舞比赛“非遗项目宣传展示”等。05年我们把“新秧歌”骨干培训班办到广场。还开辟了“露天影院”等服务内容。
3.适应市民需求,注重广泛的参与性,让群众成为文化广场的主角
让广大市民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他们既是热心的观众,又是积极的参与者,成为文化广场的主人。文化广场使文化艺术从剧场走向广场,走向开放的空间和人民群众之中,形成了一道异彩纷呈,参与广泛的都市人文景观。
4.培育地域文化,创建城市文明窗口
每年的广场文化活动,从5月启动到10月末结束历时五个多月,充满欢歌笑语的广场文化,成为城市一张亮丽的名片,给来营口的中外客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文化广场独特的露天开放形式,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成为没有围墙的剧场,市民大众展演的舞台。广场文化充分体现了自娱自乐性、欣赏性、公益性、参与性为一体,大范围的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了人们情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开创了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催生了文明风尚,文化广场活动的示范性、导向性引导基层群众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一些群众相对集中的广场开展群众自娱自乐专场。把事先策划编排好的节目穿插其中,很受群众欢迎。例如在辽滨广场,台上唱歌,台下是自由组合的舞会,上下一体配合的自然和谐,演出超过了预定时间,直到午夜,群众还留恋在广场不愿离去。
文化广场催生出高素质的业余文化骨干队伍,高素质的文艺节目,有力的推动了群众文化创作和表现水平的提高。不完全统计营口市现有知名度的业余文艺团队10个,约计有600余人,近十年来,经过广场演出锤炼出来的节目多项在省里获奖。如营口市西市区建新社区的老年合唱队,参加辽宁省“蓝翎杯”广场文化大赛《文明之花遍地开》获“银奖”;西市区永强社区艺术表演团表演的健身球舞《爱我中华》获“金奖”;枫叶红艺术团表演的秧歌舞《庆丰收》在省里比赛获“群星奖”金奖;2008年永强社区国防艺术团参加全国第十届合唱比赛,获“骏马奖”三等奖;2009年辽宁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秧歌舞《强劲东北风》获省文化厅创作、表演“一等奖”。
目前,广场文化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形成了以市区为“龙头”,市、县(区)、乡镇、社區一起办文化广场的新格局。一些大的乡镇、如高坎、万福、建一、水源、高屯等也建起了文化广场,广场文化活动呈上升趋势。广场文化以固定的广场空间展示、宣传,以强大的辐射性,正确的导向性带动了全市的农村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的发展和提高。广场文化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和轰动效应是其他文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三、目前市内文化广场活动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开展群众性的广场文化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1)从总体看、从城市发展看,我市的文化广场在数量上、布局上还不够完善。数量少,布局集中在城市中部,东部、西部偏少。新建的两个广场偏南,近年还形不成居民区,不能为广大群众所利用。
(2)“文化广场”做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要有公共文化设备,营造文化氛围,要有部门管理,使它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3)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撑,特别是组织大型群众性的广场文化活动,群众艺术馆是公益性单位,民间群众文艺团队多是自愿组合的群众自娱自乐组成,都没有可靠的经费来源。
四、对建设“示范广场”的几点建设
(1)按照省关于建设“示范广场”文件要求,建议市、县、区政府。在行政区划所在地、各选一处广场,作出规划进行建设、经营、管理,三年内各建一处“示范广场”,引领带动全地区文化广场建设,以适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要求。
(2)“文化广场”就应当有文化设施、文化氛围和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希望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列入计划投资。完善广场文化设施,营造广场文化氛围。特别是对广场的公共艺术雕塑,一定要精心设计,使其具有地域特色,并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示范广场”的布局要选定方便群众活动的广场,广聚人气,吸引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3)广场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我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还在进行中,希望多建造一些有时代特色的广场。
(4)对“文化广场”开展文化活动用的附属设备,如组合舞台、灯光、音响等,建议政府给予应有的投入,并落实好管理和使用的责任制。保证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
(5)制定示范广场管理责任制和管理办法。落实到负责单位,对广场的环卫、安全,使用管理要一一落实。
回顾总结近十年的广场文化活动,我们感到省提出建设“百个基层文化活动示范广场”的决定是正确的,通过市里文化广场的“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城乡文化活动,对营口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