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2017-06-19李广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品德思想品德意识

李广华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人们常说“德才兼备”,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连接起来意思就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德”在“才”之前呢?也就是做人先要有品德 品德好 才华才被认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要让孩子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和谐社会里势在必行。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恩意识

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是宝中宝,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和娇生惯养,真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很自然就成为父母、祖辈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谁都得听他的,他所要的必须满足,达不到要求就无法无天。无意中让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记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在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只是片面的抓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全面教育,把分数看做高于一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过度重视“智育”,而忽略了“德育”。

即便有些小学学校开展了德育教育,但是也只不过是蜻蜓点水,走走过场而已,无法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如今的孩子严重缺乏报恩意识,作为子女不孝敬父母,在学校里不爱惜学习用品,坏了就扔;不节约纸张,没用完的本就随意撕掉,有的甚至去网吧、游戏厅玩。还有毕业后不愿吃苦,不愿工作,即便有的找到工作也是不懂节俭,成为月光族,仍然依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严重缺乏报恩意识,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品生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①生命是宝贵的,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

②让孩子从小懂得自己的责任;

③学会和谐相处。

二、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践行感恩实践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人际关系也逐渐贴上了功利的标签,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等情况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小学生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就势必会形成消极的思想,也自然不会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和回报社会。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品生教师必须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来践行感恩實践,而就具体的感恩教育活动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努力:

(1)在《思想品德》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品生教师可以借此时机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种专题性讲座,耳濡目染,促使他们投入到感恩实践中来,以不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调动他们感恩的积极性。

(2)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在开展思品教学的过程中,品生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插入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比如汶川大地震后,13名唐山农村兄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投入到地震的救援工作中来,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唐山地震时候全国人们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等,这就是感恩的具体表现。另外,品生教师还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以及鼓励学生在课下帮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给父母唱生日歌、给他们洗脚、端洗脸水、倒洗脚水、送茶水、修指甲、给父母揉揉肩、捶捶背、帮他们做饭洗衣等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让学生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并且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应该报恩。

三、通过家庭教育,培养感恩情怀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出生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并且他们始终享受各个家庭成员所创造的优越条件和生活氛围,比如一味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但是却忽略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所以当前大多数的孩子都不懂得去关爱别人,甚至部分小学生对父母呼来喝去,稍不顺心就会大发脾气。因此,品生老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如通过调查或提问题的形式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并适时给予表扬,从而让其他学生受到教育,是自己的感恩认识进一步提高,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德行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重点。而感恩作为德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当前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小学品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学会感恩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发现,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纯!

猜你喜欢

品德思想品德意识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选择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好学者贤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