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林外史》语言探究

2017-06-19王秋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儒林外史方言口语

王秋

摘要:《儒林外史》出现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文学著作。吴敬梓在书中对当时各阶层的人的生活都进行了详尽的描写,不管是农民、官僚或者是商人,在文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精彩表现。《儒林外史》是一部可以和我们耳熟能详四大名著相媲美的宏伟著作。《儒林外史》也是一步接近人们生活的著作,为什么它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呢?那肯定是它独具匠心的语言,本篇小论文就主要写《儒林外史》的语言艺术与一些有关湖北方言的小词。

关键词:《儒林外史》;口语;方言

中国古老的封建制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延续到十八世纪中叶,早已败象丛生。这时,出现了两部对封建主义痛心疾首的长篇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南曹北吴,相映生辉,共同为中国小说史上写下了最精彩的篇章。《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问世以后出现了大量研究它的资料,《儒林外史》评论,最早以序跋题识出现的。迄今所见最早版本嘉庆八年(1803)卧闲草堂本即有闲斋老人序,其后越来越多的版本出现,比如: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元年(1862)之间完成的黄小田评本,同治十三年(1874)的齐省堂评本,以及与齐本几乎同时的天目山樵(张文虎)评本,还有近代的清凉布褐批评等等。《儒林外史》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享誉文坛,自问世二百多年来,人们对其关注极少间断,对其研究鲜有停息。新时期以来,《儒林外史》越来越为学术界所重视,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视域不断开拓,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它已成为古代小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确实引人注目,令人欣喜。近五年来,学者们对《儒林外史》研究的热情不减。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9年间,发表各大报刊杂志有关《儒林外史》的研究性论文有二百余篇,公开出版的专著及点校的原著有十种左右,成果显著。

《儒林外史》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件珍品。它不仅受到我国广大读者的欢迎,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一、口语

《儒林外史》在语言上拥有自己独特的成就,那就是善于运用口语。不管是人物对话、叙事还是在景物描写方面,作者都喜欢用口语来进行描写,这样描写达到的效果就是读者能走进文中,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即想作者所想、思作者所思、怒作者所怒。

对于《儒林外史》的口语我们在著作中的很多处都可以领略到,比如第一回,作者在表达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是这样描写的“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着满湖通红。湖边上山,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的可爱。”这些话光看是没有那种韵味,如果读出来并且能带有自己的口语读出来,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当时的那个场景。再比如《儒林外史》中的对话,在第四十回,马二先生要替蘧公孙赎枕箱时和差人的对话,让人读起来就想发笑。马二先生道:“头翁,我和你从长计议。实不相瞒,在此选书,东家包我几个月,有几两银子束脩,我还要留着些用;他这一件事,劳你去和宦成说,我这里将就垫二三十两银子把与他,他也只当是拾到的,解了这个冤家罢。”差人恼了道:“这个正合着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我说二三百两银子,你就说二三十两,‘戴着斗笠亲嘴——差着一帽子!怪不得人说你们‘诗云子曰的人难讲话!这样看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这一段对话,口语气息非常浓厚,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读就懂,一读就可以发笑,一句“诗云子曰”就让我想到这样一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也只有口语了。

二、方言

其实《儒林外史》中的方言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谈完了《儒林外史》的口语,下面来谈谈《儒林外史》中的方言。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那么这样也就使得他在写作时会夹杂一些当地的方言。通过翻阅资料不难发现,研究《儒林外史》的方言比比皆是。如:陆从兰写的《儒林外史》中的淮扬方言,严仍宁写的《儒林外史》中的全椒方言,群一写的关于《儒林外史》与云南方言等等。

其实一部作品里面含有很多地区的方言是有好有坏的,读者在文中看到了关于自己家乡、本土语言中的词、字、句是可以给读者带来亲切感的,但是一篇文章中如果方言词汇过多就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就必须依靠注释来理解著作,但是人人都知道如果光是靠注释来弄懂一部著作,那趣味性就大大减少了。但是,《儒林外史》就沒有给读者带来这样的困惑,在作品中虽然存在方言,但是这个方言并不会误导读者,更不会让读者丢失其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部著作中有一些词和我家乡湖北咸丰词有一样的用法,当我看见这些词的时候,我是有些兴奋感和亲切感的。在看到这些词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要用方言把它读出来。在第一回里的“晓得”,我们家乡也有用到,就是表示你对某一个事件,某一个问题你已经知道了,你已经明白了。第二回里面的“现成”,我们家乡语是表示这样一个东西已经存在了,不用再去弄新的。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句,令我印象深刻。

《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这篇小论文只能从几个小小的方面来写出对我对《儒林外史》一个最浅层次的印象,我所做的努力还很不够,如果想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以后的日子我还必须更加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

[2]王超龙.近五年《儒林外史》研究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2010,12.

猜你喜欢

儒林外史方言口语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