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协同共育平台为项目载体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2017-06-19卢鑫高波胡涛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10期

卢鑫+高波+胡涛

摘 要:“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该文结合深圳市可视媒体处理与传输重点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的实际,提出以信息所技术开放平台(校企协同共育平台)为项目载体的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渐进提升培养模式;并对协同共育思路、模式、机制及评价模型等基本理论深入研究,提出校企合作共育学生的绩效评价模型和机制。

关键词:协同共育平台 用户满意度准则 重点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234-02

突出特色办学、强化校企合作,培育并完善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共育平台,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明确任务,也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信息所(含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发改委工程中心)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教科研探索与实践的专门性特色机构,其托管的应用技术开放平台(即校企协同共育平台)是“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也是实现基于校企协同共育、项目任务驱动、能力渐进提升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关键。该文提出具有该校特色的下属机构——信息所为基础,搭建校企协同共育平台,以项目任务驱动为载体,能力递进提升的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与推广价值。

1 问题与现状

目前以信息所技术开放平台(校企协同共育平台)为项目载体的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渐进培养,在国内还尚属首例,特别在高职类的学校当中;并且在研究对象的选定方面,也比较少地去关注创新主体“人”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项目实践当中,对学生分层次地进行技术技能型差异化指导,渐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此外在研究系统性方面,学者们对校企协同共育平台的研究成果还不太系统,对校企协同育人思路、模式、机制及绩效评价模型等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比较零散。

该文作者近年主持课题“以重点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为项目载体的高职学生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对于行企校协同创新模式有所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银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研究”,积累了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成果。并在实践探索当中,开设了《TRIZ创新》《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思维》和《经典案例与自主创业训练》等,逐步形成创新理论—协同创新能力—创业创未来的体系;与兴联兴、杰丰辉等开展合作,孵化项目,学生得到专家教练指导,利用成果原型,王禹辰、莫蕙茹等同学进行了自主创业或取得大赛优异成绩。

2 改革实践内容

该文论述了以信息所应用技术开放平台为项目载体,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渐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校企协同共育平台的建设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及绩效评估模型等进行了系统性地探究;并强调了通识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创新意识培养—校、企、行与主体“人”等协同创新能力训练—就业创业创未来的体系构建;最后将基于修正的美国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模型),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共育人才平台的绩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

充分利用已搭建的校企协同共育平台“项目、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以信息所的项目任务或行企横向课题为载体,渐进提升高职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从应用技术蓝领到灰领、再到自主创业创未来的多层次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解决了以下主要问题:如何提高行企参与度,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渐进提升与发展模型?基于上述模型,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同沟通能力?如何对校企协同共育平台的思路、人才分层培养模式及绩效建模和评价?等。

在实践中,教师以信息所的各类工程类或应用技术服务类的项目为载体,鼓励高职学生全程参与到课题实施当中,使学生能够在参与科研实践和创新活动中与一线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密切交流与协作,获得了与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提高了适应产业部门和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总体策略上,拟采用技术路线与实施见图1。

3 取得的主要教学成果

创新型人才包括学术知识型和应用技术型,对于该校信息技术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而言,是以培养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参与各类科技创作、电子设计与制作、信息组网与安全等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还可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等素质。已初步取得的成效如下所述。

提升该校学生的高端行业就业率。由于信息所的项目和平台都较高,学生参与后,无论是对其个人协同创新能力还是其在未来就业的竞争中,都会增加较高的筹码,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依托一些优质的可操作性强的课题研究成果,孵化和指导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现我国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国家战略,预期会培育学生自主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

基于ACSI评价模型对校企共育平台进行绩效評价,并通过示例分析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从而指导职业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探索。

学生的参与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放教师项目工作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能更好地从事日常教学工作,从而实现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4 结语

协同创新共育人才平台的搭建过程,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创新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过程。通过加强高职院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共育人才的培养模式。鉴于此,该文以信息所应用技术开放平台为项目任务载体,讨论了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高职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并对协同创新的建设思路、培养模式、运营机制及绩效评价模型等进行系统性地论述。该课题的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对于高职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Jin Minghua,Zhang Xu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n Risks of Enterprise-custom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Proc.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2] 卢鑫,陆芸婷,郭森,等.以重点实验室开放技术平台为项目载体的高职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45):83-85.

[3] 朱方来,李正国,李武钢,等.协同产业联盟 共育创新人才[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5-80.

[4] 张晓新,闫朝.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1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