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
2017-06-19卓拥
卓拥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逐渐占据了教学的主导,也是教师教学遵循的准则。在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了教学应该在成绩提高的同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心,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如今,经济建设步伐加快,信息飞速发展,掌握学习的技巧比获得知识本身更有意义。要进一步完善自我,与社会发展的趋势保持同步,人们就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学习,教会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使得学生一生受用。而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好与劣直接决定了其自身是否会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活动要有所创新,加强对于学生自身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路的制约,实际教学的效果还不够好,学生的思维不够科学,也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良好的听课技巧,大多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尽人意。针对学生不喜欢倾听、不会倾听、听后不敢于表达的问题,教学要教会学生“倾听”的技巧,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获得更高的分数。
【关键词】学会倾听;课堂学习;习惯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倾听
1.以学生为出发点,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逐步提高的手段。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变被动的听课为主动的倾听和学习。近几年,有关教学环境的调查和相关数据显示,教学氛围和条件的不同,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同一个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习的热情、兴趣、效率都有很大的差异。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其主要的职责就是要懂得如何从这些看似无趣的倾听中寻找,并且创造快乐。现在的大多数教材中都引入了相当多的符合知识本身的情境图以及孩子们都十分喜欢的卡通形象,教师要整合资料,对书本的内容做一个充分的利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他们的个性特点,基于生理、心理等要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师生之间愉快的开展沟通和交流。
对此,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主动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冲动心理以及逆反心理。如果在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的倾听氛围,这将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的融入到认真听课的大环境中,并且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这样才能够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
2.进行适当的评价活动,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倾听
现阶段,老师必须要正视有效的评价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也是他们接触时间最多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的对学生做出评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思维,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往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学生抓不住课程讲解的重点,教师说的天花乱坠,学生也不知道怎样听讲,对关键知识点的剖析不精准。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必须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听讲的过程中理解课程内容的主旨,抓住学习的关键点,并逐渐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再做出科学、合理、适度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从而组织好整个课堂的教学,在有效的评定中提高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是听讲的基础,会听课的学生往往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雪学习的重点,也能够抓住核心的知识内容。当然,所谓的学会倾听需要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听讲,在课堂中可以集中注意力。当然,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教会学生听讲,而不是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更要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确定准确的目标来有效提升倾听的效率
教学观察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基本特点就是好动性明显,表现欲相当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学生更喜欢自己表达,让别人去听,而完全没有耐心去听别人在讲什么,因此课堂上常常出现是一个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另外的同学却在自己的事情,这时,教师就需要给学生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使得让这些学生明白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让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2.建立有效的榜样作用,积极引导倾听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是。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当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当学生能够获得其基本的肯定之后,会使得思路会更加开阔和流畅。即使有的学生在叙述中显得罗嗦时,教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而应耐心地听他讲完,再予以指正。
但是,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学生本身的模仿能力是比较强的,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要想让学生转变传统学习的方法,树立新的学习思路,就必须教会他们如何倾听。相应的,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发言和整理讨论的内容,同样要认真的倾听,并时刻提醒学生问题回答的方向和宗旨、原则,从而养成学生倾听同伴说话的好习惯,树立榜样的作用已到达教学的目的。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
1.“倾听”要求要不断细化
对于倾听来说,我们仅仅要用双耳倾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倾听,并且需要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积极的思考。学生良好的基本倾听能力与素质的有效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练习中逐渐形成的。课堂上教师需要报把倾听当作一项教学规则来抓,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四心”①细心;②耐心;③虚心;④用心。
2.努力建立虚拟的“倾听”角色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有机会换一下角色,学生将会十分愿意的。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一部分已经掌握教材某些新知识的学生当回“小老师”,让学生来给学生进行讲课,鼓励他们走上讲台。教师可以适当的对他们提出基本要求:站姿要大方,声音要洪亮,眼睛要对着所有同学。
3.强调“注目”倾听
俗话说的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光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来自他人的鼓励和肯定,是培养他们正确思维,坚定他们继续学习的决心。因此,教师要多用眼神和学生进行交流,多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特别是当学生主动发言的时候,更要与他们进行积极的交流,投去善意的目光,以友善的态度鼓励他们。
四、通过科学的训练,养成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1.以小组教学组织教学
小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教学一项新的尝试,也是学生良好学习的科学方法。通过这种手段,学生能够被集合为一个整体,以小组为基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通过小组学习能够完成的问答,充分发挥组员优势最大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2.使用专项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倾听的专注力
学生听的能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形成的,而必须经过长期反复地训练。在锻炼学生倾听能力时,需要结合所学学科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倾听训练,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具体有:①听后复述;②听答训练;③听记训练;④听辩训练。
五、结论
我国古代有圣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会听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逐步完善自我的过程。基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树立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会知识的同时让他们学会倾听。新出台的语文新课程标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完善了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创新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要做到积极培养学生努力学会倾听,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对其以后人生来说都将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的。
参考文献:
[1]陈艳.学会倾听,拓展思维的空间[J].学周刊A版2013.
[2]姜游邦.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学会倾听[J].青年时代2016.
[3]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J].沈阳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