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探究
2017-06-19闻晓宇崔芳邻吴明轩
闻晓宇 崔芳邻 吴明轩
摘要:为了解决如何在保持对农产品支持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中国建国以来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发展轨迹。对现在实行的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目标价格政策深入分析了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新型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支持;目标价格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了防止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确保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国家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内容是政府按照已经发布的农产品价格维持法案,把农产品价格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如果农产品市场中农产品价格高于这一价格,政府抛出农产品;低于这一价格,政府收购农产品。
从1949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其中正在实行的政策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制度,正在试行的是目标价格制度。本文梳理中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并分析其特点、指出其缺陷,以得到更完善的价格改革的方法。
二、国内曾经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曾经实行牌价与市场价并存、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双轨制这样的价格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农产品的供销矛盾。在农产品产量已经较充足的今天,供销矛盾已经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三、国内现行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国内现在大规模实施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制度,目标价格政策处于试验阶段。
(一)最低收购价政策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指国家在作物播种前向社会发布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按照已经发布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中央财政承担用于收购农产品的相关费用。
最低收购价格使得农民免受粮食无法卖出之苦,保障了农民的收益,同时消除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但是政策施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
首先,最低收购价政策不断抬高农产品价格,导致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国外农产品价格。与被保护目标农产品相关的一系列产品价格也不断上涨,导致整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国家财政为了支持该政策花费了大量费用与时间。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被抬高,国家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此以往,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将越来越低。政府定价逐步脱离真实的市场价格。
最后,政策托底降低市场风险,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非对称的价格支持政策打乱了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秩序。
(二)临时收储政策
临时收储政策是指政府发布临时收储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临时收储价格时,国家按确定的临时收储价格收购农产品。当市场价格远远高于临时收储价格时,国家将农产品放入市场。
临时收储政策在保障农民收益的基础上也有很多缺陷。
首先,政策调控在各个主要农产品中效果均不够理想。
其次,日益增加的儲备农产品增加了财政负担。国家财政不仅需要支付高额的收储费用,而且要建立专门的粮仓进行农产品的储存保管。有很大一部分农产品因为保管不善导致变质,成为损耗。
最后,国家收储不利于建立市场风险分担机制。长此以往,将导致农民对国家过分依赖,不利于培育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
(三)目标价格政策
目标价格政策目前仅在试点试行。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价差对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如何确定目标价格是一个关键问题。按照政策规定,以统一的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差对农民进行补贴,但是由于各地生产和市场情况不尽相同,该政策对农民的补贴力度也不相同。
除确定目标价格外,如何界定补贴数量也很难衡量。如果按播种面积补贴,农民可能谎报播种面积;如果按农户出售农产品数量补贴,农民可能上交假发票,黄宝出售农产品数量。
与前两种政策不同的是,目标价格政策自身的缺陷就是地方与政府目标不一致。目标价格政策执行过程存在激发人群矛盾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四、结论
随着时代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农产品的安全和基本供给,二是农民的利益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支持政策如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以及正在试验的目标价格政策存在着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这就使得提出更好的、更贴合时代背景、更具有可行性与效率的政策,能够达到保障农产品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这一任务更为迫切。